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定远先生曾经说过:"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就必须在品析语言文字上下工夫。"又说:"如何解决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问题,归根结底要通过语言文字这个载体去实现。"由此可见,语文课上,教师一定要在学生对文本充分朗读,  相似文献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存在着一些矛盾,即教材内容"多"与"实"的矛盾;上大课与因材施教的矛盾;教学方式单一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重点是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语文要简简单单教,要教出语文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语文味"是一种整体美,是语文教学一种特色。教出"语文味"就是要引导,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的熟整练吉林王怀玉"熟"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俗话说:"熟能生巧"。对教师来讲,要做到:一熟大纲,吃透教学大纲精神以指导教学,对知识的重点、难点、教学的目的要求熟记于心。二熟教材。要明确本学期教材与其它学期教材的联系;熟悉每个单元的讲读重点、...  相似文献   

5.
蒋玉根 《生活教育》2012,(14):51-52
"比较还原法"是对小学高段学生进行语文意识渗透的一把利器。在教学中,通过比较与还原来渗透语文意识一般有以下几点策略:从强调处引发矛盾,进行比较还原;在类比中揭示矛盾,进行比较还原;从语序中发现矛盾,进行比较还原;从情理中提出矛盾,进行比较还原。  相似文献   

6.
案例教学已经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相比于传统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效果更加显著。为了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和改变教学现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引进了案例教学。案例教学的关键是案例,一方面,教师在选择案例的过程中,要遵循成功的案例教学的共性:案例的目的性、整体性和典型性;另一方面,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案例选择上也有自身的个性:案例选择的"本"与"末"的矛盾、"此"时代性与"彼"历史性的矛盾、"过"与"不及"的矛盾。要想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案例教学的效果突显出来,教师必须做到理论与实际、教与学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孙文安 《考试周刊》2011,(42):49-49
吕叔湘先生说:"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等技能,没有什么不同的性质,不过语文活动的生理机制比游泳、打乒乓球等活动更加复杂罢了。"也就是说,要学会使用语文的基本技能,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完成,才能达到"准确"、"熟练"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不但加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影响到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自身内部的矛盾,而中国的"和"文化恰恰是解决这一矛盾金钥匙,与此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和"与"异"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人文素养主要有:如何很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较好地解决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教师要帮助每个孩子的智力、德行、感情、体格各个组成部分达到和谐状态,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小学语文教学对于文学素养的养成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只有全面深刻地把握好小学语文和人文的关系,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教学的春天才会最终到来。本文从"挖掘名篇,积淀人文素养"、"情感熏陶,迁移人文素养"、"语文实践,提高人文素养"和"文化建设,提升人文素养"四个方面阐述了培养和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我们认为是哲学思想。语文字词教学,要与"思维和存在"对应;句子教学,要与"精神和物质"衔接。我们运用哲学思想指导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抛弃唯心主义教学观,树立唯物主义教学观。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语文、应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适当采用绘画法、表演法,就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一种手段。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实现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多学科间的互相渗透"。一、绘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蔡元培曾...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习语文就是要形成与发展最基本的语文素养。讲明白一点,学习语文就是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先生这样认为:"学习语文无非八个字,‘读读写写、写写读读’罢了。"  相似文献   

14.
张勤 《考试周刊》2012,(20):38-38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同时明确指出:"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  相似文献   

15.
高燕 《教育导刊》2010,(7):85-87
本文围绕着体现低年级儿童运用网络环境学习语文的特点,探索了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与信息技术能力的整合及尝试利用网络多媒体环境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笔者认为,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低年级语文教学,教师的"引导"是手段,学生的"发现"是目的,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地发现、探索、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从本质上说就是提升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语文学习的终归目的在于"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想象、联想、记忆、分析、归纳、比较、质疑等思维训练。"可见,这种教育是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诚然,语文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处处充满着生活气息,生活中也无时无刻不存在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17.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十分重视课堂的德育渗透和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并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师生教材,和谐共振 教学过程存在着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矛盾,这三对矛盾成为语文教学的原动力。但是,语文教学又是讲究教和学的和谐统一,讲究师生共同参与互相配合的双边互动,而且要合理地处理它们之间的矛盾,使之渐趋和谐,同处共振状态,进而进行渗透德育,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教育境界。  相似文献   

18.
薛小玲 《语文知识》2016,(21):54-55
著名教育家顾黄初先生在《重读叶圣陶》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想,我们要找到解决现实中那些困惑的正确道路,恐怕还得‘重读叶圣陶’。"时至今日,再细细咀嚼顾黄初先生当年倡导"重读叶圣陶"的深意,我想,要在课堂上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还应该在守正创新、少教多学上多动脑筋。  相似文献   

19.
著名小学语文教学专家张田若先生说过:"阅读教学一定要把写挤进去。不但要挤进去,而且要挤得巧。语文教学一定要解决写得少的问题,让写占有一席之地。"一个"挤"字,道出了当今语文课堂的"唯说唯读",道出了读与写二者是不可割裂开来的,它们唇齿相依,互相促进,互相发展。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紧扣课文内容,找准写作点,在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程度和密度,把写的训练有机有度适时地融合于阅读教学之中,把“写”挤进阅读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掌握好语文教学,要从以下五方面着手:一、语文教学的模式问题;二、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性","思维性"三、语文教学的包容性问题:"只有语文学好了,其他的功课才能学好。"四、语文教学的效率问题;五、语文学习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