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湖北省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湖北省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采用压力及压力应对方式问卷,对省内10所职业院校在校大学生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共发出问卷1 014份,回收有效问卷974份,结果发现:1)37.78%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承受着较高的心理压力;2)在面对压力时,很多学生采用的应对方式是消极、被动和不成熟的;3)在处理压力时,理想的应对方式是寻求心理咨询人员的帮助,但在实际生活中却不愿意选择咨询人员,最不理想的应对方式是寻求班主任或辅导员的帮助,同时在实际生活中也不愿意找老师和班主任或辅导员.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广东高职生的挫折应对方式现状,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应对方式问卷》对广东15所高职院校的1539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广东高职生更倾向于采用积极的挫折应对方式,对调整心态等积极应对方式的使用较为频繁,而对推诿等消极应对方式的使用相对较少;(2)广东高职生挫折应对方式的使用频率在性别、年级、出生类型变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因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变化而承受了较大的职业压力,出现了较明显的职业倦怠现象.文章以应对方式作为中介变量,探讨了教学效能感、应对方式和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对五年制高职一、二年级300名学生经历的校园暴力行为及应对措施进行调查得知:在对自己半年内是否有相关暴力行为的评估方面,有与人吵架行为的学生最多;其次,有作弄或取笑人这类行为的人数居第二;有通过武力或武力相威胁、抢劫、索要他人钱财或强迫他人做不愿做的事情的人数所占比例最少.五年制高职男女学生暴力行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一年级,而一年级学生所报告的暴力行为比二年级学生多;学生在经历暴力事件后倾向于不报告成人,二年级学生尤其突出.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338名青海高职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黄希庭等编制的青少年应对方式评定问卷为工具,研究不同性别、民族、专业、年级在应对方式上的差异。结果表明:高职大学生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会更多地采用问题解决、求助等积极方式来处理,而较少采用幻想、退避等消极方式来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寻可能影响消化道溃疡治疗后复发的因素,旨在为临床减少复发风险提供科学干预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80例消化道溃疡患者,观察患者治疗后1年内复发情况,并分析可能影响患者治疗后复发的因素。结果:入组80例消化道溃疡患者1年内复发48例,复发率60.00%(48/80),将其纳入复发组,未复发32例,未复发率40.00%(32/80),将其纳入未复发组。复发组吸烟(是)、饮酒(是)、终末期HP感染(是)、溃疡直径(≥2 cm)、近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是)占比均高于未复发组,复发组心理弹性水平低于未复发组(P<0.05);组间性别、年龄、睡眠质量及病灶位置比较(P>0.05);经多项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是)、饮酒(是)、终末期HP感染(是)、溃疡直径(≥2 cm)、近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是)、心理弹性水平低下均是导致消化道溃疡患者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吸烟、饮酒、终末期HP感染、溃疡直径较大、近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心理弹性水平低下均是导致消化道溃疡患者治疗后复发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7.
由于高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又面临着"高考"的重大压力,是心理冲突和行为问题的高发阶段,而有效的应对方式是预防心理疾病的关键。故为预防高中生的心理疾病,有必要就其应对方式展开研究。本文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湖北省咸宁地区300名高中生进行了调查,以了解高中生应对方式的特征,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高职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关系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职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法以165名职教教师为被试,研究了职教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结果:在职业倦怠的各维度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存在教龄差异,其中,教龄5~10年时职业倦怠程度最高;直接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求助)可以有效地缓解情感衰竭,提高个人成就感.结论: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的各维度上,教龄在5~10年的教师在情感衰竭和少成就化两个维度上与其他教龄的教师有显著性差异.直接的应对方式可以有效缓解职业倦怠程度.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趋于成熟。不同年级大学生在自责因子存在显著差异。大一、大四学生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学生;文科在幻想因子上显著高于理科。蒙汉族在解决问题和求助两个积极应对因子上没有显著差异,在其他几个消极应对因子上,蒙古族大学生显著高于汉族大学生;应对方式不存在性别和来源地差异。根据内蒙古大学生应付方式的年级、专业和民族特点,引导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拓展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蒙汉大学生应对方式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蒙古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肖计划编制的《应付方式问卷》,对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和内蒙古财经学院的158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的应对方式不存在性别和来源地上的差异;在自责因子上,大一和大四高于大二和大三,且差异显著;在幻想因子上,文科高于理科,且差异显著;在解决问题和求助两个积极应对因子上,蒙汉族没有显著差异,而在其他几个消极应对因子上,蒙族大学生高于汉族大学生,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中介因素,应付方式影响着应激反应的性质与强度,进而调节着应激同疾病间的关系。研究以女大学生为被试,探讨女大学生应付方式的特点。结果表明,女大学生的应付方式以工具性应付方式为主;引导采用积极合理应付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应更侧重于低年龄、理工科、非独生子女的女大学生。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自评抑郁量表对重庆市某高职院校23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自我概念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抑郁与应对方式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自我概念和抑郁在专业上有显著差异,应对方式在专业上没有显著差异;自我概念和抑郁之间差异显著,自我概念和应对方式之间差异显著,应对方式和抑郁之间差异显著。高职院校应该加强高职学生对各种社会生活事件正确应对方式的引导与训练,尤其是应该注重加强对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有更多消极表现的高职学生进行教育与训练,使他们逐步形成积极的应对方式,以更好地适应现实环境,更好地发展自己、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和探讨高职院校农村大学新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应对方式的基本情况,发放“大学新生社会适应自评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经过统计分析发现:高职院校大学新生社会适应性的城乡差异性不明显;在独生子女与否维度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和家庭关系维度存在显著差异。高职院校农村大学新生倾向采用成熟的应对方式。最后针对以上结果提出若干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男性服刑人员社会支持和应付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应付方式问卷对242名男性服刑人员的社会支持及应付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解决问题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自责与社会支持总分等存在显著负相关。(2)解决问题与年龄、文化程度存在显著正相关;自责、幻想、合理化、社会支持总分等与服刑时间存在显著负相关。(3)无前科的服刑人员的社会支持总分和主观支持得分显著高于有前科的服刑人员;无前科的服刑人员的自责得分显著低于有前科的服刑人员。(4)有配偶的服刑人员的社会支持总分等显著高于没有配偶的服刑人员;有配偶的服刑人员的解决问题、求助的得分显著高于没有配偶的服刑人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应对方式、人格特征和心理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问卷、EPQ、SCL-90对高职院校1300名学生进行测评。结果外向性与具有普遍适应意义的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一些适应不良的应对方式、心理症状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神经质和精神质与适应不良的应对方式、心理症状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具有普遍适应意义的应对方式与心理症状得分呈显著负相关,适应不良的应对方式与心理症状得分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聋人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81名正常在校大学生,166名聋哑大学生的应对方式研究发现:⑴聋人大学生六个应对因子的均分均高于正常大学生,其中“自责”和“合理化”“解决问题”、“退避”四个应对因子的均分差异显著。⑵聋人男大学生使用六种应对方式均多于正常男大学生,其中“合理化”、“自责”、“解决问题”和“退避”应对因子均分增加达到显著水平。⑶聋人女大学生使用六种应对方式均多于正常女大学生,其中“自责”和“合理化”应对因子均分增加达到显著水平。⑷聋人男大学生的“解决问题”、“自责”、“合理化”三个应对因子高于女生,女生的“求助”、“幻想”、“退避”三个应对因子均分高于男生,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高师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挫折应对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师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挫折应对方式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量表测量法对某省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挫折应对方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1)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性别差异显著,而城乡、专业、年级差异不显著;2)在挫折应对方式上,大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专业差异显著,在性别、城乡和年级上均无显著差异;大学生的消极应对方式在性别、城乡上差异显著,在专业、年级上均无显著差异;3)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挫折应对方式有显著相关。高—低自我效能感组的大学生在挫折应对的积极应对方式上差异非常显著,在消极应对方式上无显著差异。结论:一般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大学生挫折应对方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离异家庭初中生应激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方法:对131名离异家庭初中生分别采用应激生活事件问卷、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量,进而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构建了潜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离异家庭学生的应激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对症状总分有直接影响(权重分别是0.45、-0.21、-0.48、0.78);结构方程分析表明,离异家庭学生的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对症状总分的影响比正常家庭学生的更大(离异家庭学生的权重为-0.48和0.78,正常家庭学生的权重为-0.14和0.35);离异家庭学生的应激生活事件对社会支持的影响比正常家庭学生的更大(离异家庭学生的权重为-0.49,正常家庭学生的权重为-0.28)。结论:应激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作用得到结构方程模型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程文香 《科教导刊》2019,(10):181-183
本文通过对职校生应对方式与网络使用不同状况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职校生网络使用状况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不同网龄、上网次数、网络使用群体的职校生在积极应对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消极应对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上网时间的职校生在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上都存在差异;每次上网时间较短的职校生更倾向于使用积极应对方式;网络使用成瘾的群体、网龄比较长的、每周上网次数比较多的、每次上网时间比较长的学生在应对方式上更倾向于使用消极的方式;网络成瘾与职校生的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职校生的应对方式越消极,越容易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法对708名被试研究对象考察了应对方式的特点、性别和专业差异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发现:大专生多采用解决问题、求助等积极应对方式;男生多采用解决问题策略,女生多采用求助策略;文科学生多采用解决问题策略,理科生倾向于自责和退避;社会支持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