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愧说认真     
张亮 《新闻采编》2000,(4):25-25
从事科技编辑工作20多个年头,时常被人垢病为“过于认真”。半年之前,遇到一件事情,对我触动极深,谈到“认真”二字,再也不敢那么“欣然接受”,而且面有愧色。 中国科协组织下属各个学会编写的科学家传记,中国作物学会委托我起草高粱育种专家牛天堂的传记稿。如果单纯纪事,讲经历摆成果,轻车熟路,也难不住我;如果要写成纪实文学,我也有自知之明,断然不敢下笔。而这个传记的写作要求介于两者之间,既要写事,又要写人,以纪事为主,要写出科学家的主要成就与贡献,同时要写出他的精神风  相似文献   

2.
愧对鲁迅     
先生,你在晚年接受阶级论之后对国民性的批判没有停止,但也没有能够继续深入下去.  相似文献   

3.
愧对鲁迅     
先生,你在晚年接受阶级论之后对国民性的批判没有停止,但也没有能够继续深入下去。我为你而深感遗憾。我试图寻找你之所以如此的原因,首先发现的是你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黄海 《记者摇篮》2002,(3):45-46
  相似文献   

5.
“要素说” “矛盾说” “规律说” 方法论特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说新闻"改变了观众、听众对于新闻播音的刻板印象,主持人极具亲和力的风格和伴随性的语言态度,使"说新闻"引起了观众、听众很大的兴趣。其实",说"的这种播报方式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说新闻"的表层形式,而且还在于从便于观众、听众理解的角度出发,调动主持人的储备,发挥自身的优势,使新闻事件本身的要点及前因后果的脉络更为清晰,这种解释性的传播更好地帮助观众、听众接收信息。在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说新闻"以传播的互动化、节目的创新性、语言的生活化、观  相似文献   

7.
张洪 《记者摇篮》2004,(7):28-28,24
提到“说”新闻。这对于新闻播音员或者新闻节目主持人来说可能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但时至今日,对于当初“说”新闻的理解已经有了更深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当时怎么也不会想到原来新闻可以像现在这样去播的。对有声语言传播的研究本来就是无止境的。实际上这个话题对于一名新闻播音员(主持人)来说虽然不新鲜但却是很  相似文献   

8.
“何必认真”析石言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人们对"认真"二字似乎冷落了许多。即使有时提起,大多也是家长或老师教育孩子们的专用词语,诸如"要认真听课"之类。大人们对自己,对自己的工作常常将"何必那么认真"挂在嘴边,那口气、那声调大有一种饱经世故、...  相似文献   

9.
文章、报道的写作过程大体完成之后,就可以考虑投稿了。有的同志想的比较简单,稿子写完,寄给报纸或刊物就行了。不,请不要忙着把稿件寄出去。在投寄稿件之前,还有一些事情要做。一些经常给报刊写稿的人都深有体会:从作者手里寄出的稿件必须是一个合乎规格的“坯型”,寄给报刊后经过编辑加工,它才能变成一个完全合格的铮亮的部件。如果我们写作粗糙,毛毛草草,拿出的“坯型”不成个样子,那编辑部就很难采用了。如何才能给报刊编辑部提供一个合乎规格的“坯型”呢?那就得将已经写成的稿子再认真“顺”一两遍。首先,通过“顺”稿,看初稿是否通顺、顺当。一篇文章在“顺”稿过程中,如果看之生硬,读之别扭,思之费解,就要查查原因。可能会有如下情况:有的文字故弄玄虚,晦涩难懂,令人生畏,读不通;有的转折跳跃过于急促,缺少联系,硬邦邦;有的  相似文献   

10.
有位曾在国际上获奖的发明家,他的成果推广以后,为国家创造了几百万元的财富。他所在单位分配他两间住房,作为奖励。一家大报在报道中,说是给了他“重奖”。不少读者对这个“重”字不禁议论开了: “别说是在国际上获奖的发明家,为国家创造了那么多财富;就是普通居民,无所建树,分两间住房,也算不上什么‘重奖’。”“在他本单位,也许算‘重奖’,但在发行全国的报纸上称‘重奖’,就欠妥了……”显然,这条消息的宣传效果被上述评论冲淡了。要是“奖”字前面不加“重”字,就不会有上面那些议论了。在我们家乡,人们把对事物的本来面貌说到十分以上,称“超说”;说到十分,称“满说”;说个八九分,称“欠说”。从人们承受心理来看,对“超说”是反感的,对“满说”是有保留的,对“欠说”是容易接受的。上述报道中的“重”字,就有“超说”之嫌。而在我们的许多报道中,“超说”远未绝迹,“满说”普遍存在,“欠说”却遭冷落。例如,在“努力”前加“非常”,“优秀”前加“特别”,“科学”前加“十分”……几乎到处可见,好象不加副词或形容词,就  相似文献   

11.
刘芳 《新闻战线》2013,(2):92-93
1993年5月,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开播子栏目《生活空间》,标志着中国电视节目正式启动了"故事"这一概念。"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体现了电视界叙事意识的觉醒。此后,国内多家电视频道陆续推出了故事性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12.
“要素说”与“动静说”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稌年 《图书馆》2011,(1):34-36,42
"要素说"已广为人们所熟知,"动静说"则长期被人们所忽视。要素说和动静说都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理论上的丰碑,通过对两者的提出人的学科背景分析、两种理论的历史来源、受近代社会的影响和受美国哲学家杜威等影响的比较,对比了两者的主要共同点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13.
说来真是惭愧之至,虽然年纪已过“不惑”,但惑事仍多。近年来,“马太效应”四字常见于报端,就屡屡为其困扰。马太,本是基督教圣经故事中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但马太后面再加上“效应”两字,就不甚了然了。为在工作中免出洋相,暗暗(这也是爱要面子的缘故)求访其义,方才明白原来“马太效应”是西方的新词汇,意谓荣誉愈高者愈易得到新荣誉。这真是一桩大快事,因为这个具有理论色彩的词居然印证了我的见识。过去读报,由于闲工夫多,从要闻版到娱乐版。总是细细地看。虽然看后又每每忘记,但总觉得有些报纸的有些版面,文章的署名甚至行文的笔调都似曾相识,且出现的频率亦不低。稿子的采用率如此之高,是着实羡慕煞人的,于是也试了试,结果总是“黄鹤一去不复返”。后来才知道,报上所刊大多是名家之作。其实,这些文章也确实写得不坏,有情有理,文采斐  相似文献   

14.
说“转载”     
前一时期,人民日报先后转载了文汇报、解放日报、河南日报、新民晚报等地方报纸上的文章。细读之后,心中有两种感觉:一是新鲜感。这几年,报纸转载别人的文章太少了,除地方报转载人民日报社论外,其它的几乎看不到,所以,乍一读,犹如清风扑面;二是可以从一张报纸上看到更多的好文章。这样的转载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相似文献   

15.
说“美”     
究竟什么才算美,自古以来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到了现代,有一种新说法,美包括外表美和心灵美。苏联诗人马雅柯夫斯基曾有一句名言:“一个人的美不在外表,而在才华、气质和品格。”的确,假如没有内在的美,任何外表的美都不可能是完备的、长久的。而心灵美的人,不管外表是否美丽,总是受人欢迎的。像《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摩多,尽管相貌丑陋,但他的善良心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们都会喜欢他。在今天,大家都认为“心灵美比外表美更重要”。不过,我觉得现代社会,外表美与心灵美一样重要。打个比方,外表美像鲜花,心灵美如果实。只关心自己外表…  相似文献   

16.
说“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埭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水利工程,相关的记载在魏晋时期开始见诸典籍。考察汉字“埭”从产生、发展到后来逐渐淡出人们文字记载的经过,便可以勾勒出这一工程在中国水利史上的历史轨迹,了解到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作为水利工程的埭给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以及这影响在现代的回声。  相似文献   

17.
说“快”     
当由衷地感到欢畅兴奋的时候,古人常提到一个“快”字。如宋玉的“快哉此风”,如李贺的“青钱白壁买无端,丈夫快意方为欢”,如金人瑞(圣叹)在《西厢记》评点中的三十六则“不亦快哉”,“快”之一字自始至终具有一种极其丰富而又直观明了的内涵。这在明末清初的小品杂俎、书信尺牍以及小说戏曲的评点文字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快”之一词不仅用来吐露某种衷怀,如“快何如之”、“大呼快快”、  相似文献   

18.
说“气候”     
记得去年也是这个时候,我写了篇歌颂一位劳动模范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短报告文学,面呈给某报编辑。那位编辑看了良久,惋惜地对我说:“哎呀,这篇稿子写得例是挺不错的,事迹本身更是令人感动。只可惜现在不是  相似文献   

19.
说“疑”     
一位老记者在一次会议上说,他报道过上海牌小轿车提高了质量。但老是不踏实,怀疑其效果究竟如何? 是不实吗?不是。上海牌小轿车确有改进。但尽管该厂向国家止缴几倍于原来投资的利润,却没获得更新设备技术改造的资金,以致轿车质量很难再有大幅度提高。而从国外进口汽车所用的外汇,合起来可以改造几个汽车厂。这样,报道上海牌小轿车质量提高,有可能掩盖这一问题。但若揭示出问题,又很容易抹杀这个厂干部和工人的努力。他犯疑了。不是满足于登了稿子就万事大吉,而是继续作深入探讨,这体现了记者真正的认真负责精神,值得大大提倡。当然不能求全责备他为啥在动笔前不有所疑虑。能怀疑自己,对自己  相似文献   

20.
说“凌迟”     
凌迟,又称脔割、剐、寸碟,这些令人不寒而栗的字眼,意味着封建时代一种最残酷的刑罚,就是用刀把人肉一块一块从骨头割光。封建时代固然不乏各种惨无人道的酷刑,但我所以特别提到凌迟,是因为它还是作为正式刑罚列入法典刑律的。粗略翻阅了一下史料。隋唐时代,刑律中死刑只有绞斩二种。清代史学家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潜研堂文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