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传媒对科学的误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力丹 《新闻界》2003,(4):9-10,18
现在传媒对科学的报道在整个报道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例如美国华盛顿新闻博物馆2001年公布的美国公众评选出的“20世纪世界100条重大新闻”中,科学新闻占了37条,比例相当高。原因在于最近100年来,生活中的科学因素激增,人们对科学的关注近年也呈上升趋势。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相对较低,但近年也呈上升趋势:1996年全国第三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时,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只占被调查者的0.3%,而这个数字在2001年的调查中已经上升到1.4%。虽然不令人满意,但上升速度是很快的。根据新华社2001年10月的报道,除了正规教育渠道外,我国科学信息的传播渠道中…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协2010年底公布的第八次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落后于日本、加拿大、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这充分显示出中国人整体科学素养偏低。该调查还显示,中国公众最感兴趣的科学信息是医学与健康,选择比例为82.7%。调查同时显示,我国公民获取此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由此可见媒体担负着普及  相似文献   

3.
公民科学素养与图书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维新 《图书馆学刊》2002,24(Z1):68-69
公民科学素养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是落实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一项关于公众科学素养状况的社会调查表明:在公众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了解程度,公众对科学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的了解程度,公众对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的理解程度等方面,我国公众符合科学素养条件的人只占0.3%.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科协“六大”上指出:“科学精神是人们科学文化的灵魂。”在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科普理念从“传授科学知识”向“公众理解科学”到“科教节目得到了迅猛发展。它突破原有的狭窄定位,变部分人需要为人人都需要。但媒介应充分认识到,在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弘扬科学精神、理解科学思想、提高国民科学素养。这样,才能抵御和防范邪教与伪科学的侵蚀,在突发疫情、灾难面前处变不惊、从容应对。  相似文献   

5.
公众的科学素养不仅包括科学技术水平、数量、人员知识结构,还包括人们对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运用和理解。有调查显示,我国在前两项中并不逊色,而后两项却远远不够。这说明公众科学素质的提高并不完全取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我国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与此同时,近年来一些封建迷信、巫术邪说沉渣泛起,有的还利用了高科技的手段,如计算机算命等。更让人震惊和难以理解的是,在“法轮功”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高新尖端技术正日益深入平常百姓家,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学问。为紧跟时代的潮流,避免出现笑话,人们现在对科技比任何时候都关心。 然而另一个不容乐观的事实是,我国公众的基本科学素养还是比较低的,据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仅为14‰,而欧共体国家1989年已达到4.4%;美国1990年达到  相似文献   

7.
道路何在     
我国科普期刊约有300种,是实现“科教兴国”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宣传力量。怎样办好这些科普期刊,至关重要,对此提出以下几点想法。一、科普期刊要办成推动国民提高全面科学素质的一支精锐、强劲的方面军,发挥推动广大读者掌握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科学认识论的导向作用。提高国民全面科学素质是“科教兴国”国策的根本要求,作为大众传媒的科普期刊在这方面具有很大优势,科普期刊的生命线在于此。我国国民科学素质亟待提高,自1992年起,我国参照国际通行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方法,从科学术语、科学研究方法与过程、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应加强科普文献信息的开发与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普献对于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方法、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现阶段我国国民科学素养不高的情况下,图书馆应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条件.积极进行科普献的开发和服务工作.为“科教兴国”和两个明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最近中国科普研究所发布了<2004中国科普报告>,指出科普图书出版有四大看点:一是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比2001年增长了约0.6个百分点;二是报告特意提出促使科学与人文从分隔走向交融,实现"融通文理",科普工作仍需努力;三是2003年全国没有去过任何公共图书馆和图书阅览室的人的比例高达75.7%;四是在"关于公众获取科学技术信息渠道"的调查中没有提高科普图书.  相似文献   

10.
2012年两会期间,百余名两会代表委员致信《中国科学报》,呼吁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提升科普工作地位,代表委员们认为:“科普工作关系着我国社会的科学发展与和谐稳定,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也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像重视科技创新那样重视科学普及”.①科普工作“这个关乎民族兴旺发达的大问题”由此再次引发公众关注.科学传播的载体很多,但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公众获取信息的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作为“社会公器”的大众媒体成为科学传播的主要渠道.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由高到低依次为:电视(87.5%)、报纸(59.1%)、与人交谈(43.0%)、互联网(26.6%)、广播(24.6%)、一般杂志(12.2%)、图书(11.9%)和科学期刊(10.5%).②大众传媒已成为向公众传播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普及科技知识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1.
科技的发展促使人们对电视科普节目愈来愈多的需求。因此,许多国家非常重视对公众科学素养的培养。电视节目更是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在我国科学水平以及公众的的科学素养不断攀升的情况下,公众对科普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想要把科普节目做得好看,并为科学找到最适合的电视表达方式,达到广泛传播且有引领价值高度的效果,更是难上加难。于是,一档高科技、高质量、高品位的科普节目,由江苏卫视推出的国内首档大型科幻科普综艺节目《从地球出发》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2.
美国“图书馆作为公众科学社区中心”项目旨在通过公共图书馆社区锚点的身份扩大公众科学的实践范围、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在全美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值得我国学习借鉴。本文利用网络调查法对该项目进行研究,分析其实践举措,为我国公共图书馆推动公众科学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具体来说,可通过吸引民众参与公众科学项目、开展公众科学项目科研数据管理与共享服务、提升图书馆馆员公众科学服务能力和构建以公共图书馆为枢纽的全国公众科学协作网络等措施,将公共图书馆打造成为公众科学的社区中心,支持公众科学的普及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力文 《传媒》2022,(15):49-51
《中国国家地理》在2000年10月转型为科学传媒,采用全新的办刊理念,旨在通过激发公众对科学的热爱和思辨来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中国国家地理》内部自我裂变、驱动发展,逐步形成了三大核心理念:内容为王、垂直深耕和跨界创新。内容为王是立身之道,注重报道美、体验美、沉思美;垂直深耕是服务之本,内部孵化子刊《博物》,与中华书局合作推出《中华遗产》,影视、图书和新媒体公司纷纷加入《中国国家地理》传播系统;跨界创新是提升之策,建立三重用户体验,提供“行”“知”“悟”的实践机会。《中国国家地理》引领公众热爱科学并参与其中,每一次自我裂变都是科学传播的使命使然。  相似文献   

14.
张红  张奕 《新闻前哨》2008,(7):77-78
电视在我国已经成为最重要、最广泛、最为群体所接受的信息传播形式。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2001年82.2%的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电视.2003年为93.1%,2005年仍高达91.0%。可见。近些年来,通过收看电视获取科学文化知识已经成为社会大众建立科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公众素养是科技发展的土壤。离开了这个群众基础,即使我们能够实现“上天入地”,也很难持续不断地推动创新。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一、繁荣科普出版的前提是建设科普创作队伍2001年,中国科协公布的中国公众具备科学文化素质的比例是14‰,即每千人中只有14人具备基本科学文化素质。这个数据是美国的1/23,欧盟的1/15,可见我国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而科普图书正是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载体,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对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建立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的愿望正在增强,人们渴望阅读更多的科普图书。由此可见,我国必将迎来科普图书出版事业的一片繁荣。近年来,科学普及事业已从“科学普及”(pop-ularization of science)阶…  相似文献   

17.
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已经日益为大众所认识,大众传媒在培养和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进一步发挥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功能,强化传播效果,是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和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要求。①农民工作为在城镇长期或短期务工的农民,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所针对的重点人群之一,是我国公众科学素养提升较为薄弱的一环,  相似文献   

18.
科技新闻报道涉及各个科学领域,专业性很强。如果只是堆砌术语,自然可以保证报道的准确性。但读者是非专业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报道通俗易懂,避免枯燥乏味的行文叙述。由中国科协公布的最新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1.4%。  相似文献   

19.
大众传播媒体是我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重要渠道.在现代形式多样的大众传媒中,报纸以其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传递及时、可供反复阅读和思考、报道翔实深入等特点脱颖而出,成为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的重要媒体.2005年进行的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民通过报纸所获取的科技知识和信息的比例为44.9%,仅次于电视媒体.其中立足于都市、面向普通市民的都市类报纸,具有版面多、信息量大、价格低、报道内容广、报道角度多等优势,更是在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提高科学素养公众须要科普 进入新世纪,我们面临新的挑战.当今,国际竞争已不限于某个领域的竞争,说到底,是国家整体实力的竞争,是国家整体素质的竞争.公众科学素养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所处的位置.而科技普及的竞争,就是提高国民科学素养的竞争.专家指出,最基本的科学素养包括树立科学精神,对科学知识(术语和概念)、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基本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