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科技期刊是科学评价、学术交流、知识传播和科学传承的重要载体1。科技期刊以其技术的先进性、坚实的理论性、强的时效性而为读者提供最新的科技信息和前沿理论,指出世界科技的发展方向,是反映科学技术创新水平的窗口2。科技期刊报道范围的界定及与时俱进调整,是办好科技期刊的一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
科技期刊上网模式的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期刊应选择何种方式上网呢?笔者对中国科技期刊上网的模式做了一些思考,认为科技期刊最好能自主上网,建立自己的服务器,并由科技编辑承担制作网页的任务。1科技期刊建立自己的服务器的必要性以网络为载体和传播形式的期刊被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期刊,是继磁盘期刊和光盘期刊之后的第三代电子期刊。科技期刊能否自主发行网络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刊的现代化水平。国外许多著名期刊(如Science,Nature等)均以建立网站、自办网页的形式发行网络版。建立自己的服务器,编辑部在自己的主页上设置读者信箱、征稿启示、图书征订…  相似文献   

3.
随着因特网的发展 ,因特网用户的数量正在迅速增长。相当一部分科技论文的读者、作者和编辑都在使用因特网进行资料的查阅和信息的交换。利用动态网页技术建立基于因特网的科技期刊编辑信息发布系统 ,处理诸如来稿登记、稿件的发送与接收、稿件处理情况查询、发布编辑部信息等等编务工作 ,可以提高编辑部办公自动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增进读者、作者和编辑之间的相互沟通。1 系统组成与功能基于因特网的科技期刊编辑信息系统是编辑部与作者、读者交流的网络平台。系统中包含的基本栏目有 :最新动态、投稿中心、读者信箱、交流园地、文献检索…  相似文献   

4.
党报的进一步改革,需要在多方面努力,其中最重要的也是当务之急的就是如何留住老读者,吸引、扩大新读者。(1)党报的新闻报道要调整工作的观念和思路,更换工作方法和手段,放下“架子”,做群众的知心朋友。(2)党报的报道内容要随形势的发展而发展,在满足读者需要和占领舆论阵地的策略性问题上要有相应的变化与调整,要为读者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3)党报的形式也要创新,新颖别致是吸引读者的重要因素。(4)党报要积极参与到报业竞争的行列,融入现代新闻传播事业的过程,进而引起读者的关注,成为他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网络功能的介绍,论述了科技期刊上网的意义,回答了人们关心的科技期刊为什么要上网、如何上网和上网做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赵大良 《编辑科技》2001,13(4):65-67,76
通过对网络功能的介绍,论述了科技期刊上网的意义。回答了人们关心的科技期刊为什么要上网、如何上网和上网做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因特网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在网上,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被输入、处理、传送和发布,不但方便快捷,而且包容性强,文字、图表、照片、声音、动画和影像,都可以根据受众的个人需求进行点对点或点对面的传送。鉴于因特网在信息传播方面的显著优势,世界各国的大众传媒包括报纸、电台和电视台,在过去的5年中,纷纷在因特网上开设自己的网络站点,势头越来越猛。截止1997年10月,世界各国仅上网的报纸就达3600多家,而其中1700多家是在1997年上网的。美国因其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其网络大众传媒的发展起  相似文献   

8.
科技期刊的上网编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期刊的上网是科技信息传播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科技期刊上网编辑过程中主网页的设计、期刊资源数据库建设、文献信息分类检索等方面系统论述了科技期刊网上结构的总体设计思路,并对科技期刊上网编辑中的三审工作、网上的在线服务和上网后的安全维护提出了一些经验和见解,以期对科技期刊的上网编辑工作提供有借鉴意义的编辑策略.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期刊上网的形势与思考   总被引:41,自引:7,他引:34  
随着因特网和网页技术的发展,科技出版界迅速被波及。1998年,中国的科技期刊也通过各种途径纷纷上网。对此形势进行分析,指出应综合期刊编辑部自办主页与大规模科技期刊网站的特长,充分发挥网络信息量大、时效性快、交互性强、便于分类查询检索、读者量大等优点,更好地为科技期刊的出版、发行服务。  相似文献   

10.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传播信息的出版物之一的科技期刊的生存和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科技期刊已不仅仅只是服务于科学技术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技术进步,与此同时,它还要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逐渐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技术产业。2003年国家又加大了对出版业的改革力度,在这样的形势下科技期刊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面对国内、国外科技期刊的冲击,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做好期刊本身的市场定位,即读者定位、内容定位和形式定位。一、读者定位众所周知,衡量期刊成功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发行量,即读者的多少。因此,办好一本期刊,首先要明确本期刊的读者对象。科技期刊不同于时尚类期刊,时尚类期刊的读者对象非常广泛,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别、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爱好都可以找到自己喜爱的杂志;而科技期刊的读者对象非常有限。一般来说,科技期刊都是指特定的专业期刊,它们有与之相对应的读者群,如材料类科技期刊的读者主要是从事材料技术研究的科技人员;电气自动化类科技期刊的读者则主要是从事电气自动化方面研究的科技人员。此外,科技期刊按其内容又可分为学术性期刊、技术性期刊、科普性期刊等。学术性期刊是...  相似文献   

11.
谈谈编辑上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特网技术使计算机的功能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和更广泛的应用。它对我们传统的工作、生活、文化乃至思维方式 ,对我们的未来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同时 ,它也会给传统的出版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编辑作为一名信息的传播者 ,应该充分地认识和利用因特网为出版工作服务 ,因此编辑要积极创造机会上网。下面就谈谈编辑“触网”首先会碰到的两个问题。怎样上网编辑上网通常有两条途径 :一、拨号上网一台计算机、一个调制解调器 (Modem)、一部电话就构成了上网的硬件基础。此外还需选择一家因特网服务商 (ISP)和拥有必要的上网软件。因特…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期刊上网的形势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因特网和网页技术的发展,科学出版界迅速被波及.1988年,中国的科技期刊也通过各种途径纷纷上网.对此形势进行分析,指出应综合期刊编辑部自办主页与大规模科技期刊网站的特长,充分发挥网络信息量大、时效性快、交互性强、便于分类查询检索、读者量大等优点,更好地为科技期刊的出版、发行服务.  相似文献   

13.
试论图书馆因特网络资料的收藏标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传统图书馆的资料收藏以印刷出版物和手稿为主,并存有电影胶片、照片和唱片及录音材料.近20年来,录像带、录音带、缩微胶片和电脑光盘(CD-ROM)等影音资料和电子资料也大量进入图书馆的收藏目录.然而,给传统图书馆带来真正巨大冲击与震撼却是90年代中后期因特网的飞速发展.因特网作为信息资料来源之一,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注意,同时也对各类传统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和挑战.为了迎接这种挑战,世界各级各类图书馆迅速做出了反应,在馆内设置了大量网络计算机,供读者使用.然而,这是否就体现了图书馆的真正内涵呢,我认为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因为这忽略了图书馆的最基本功能--信息资料的收藏与管理.图书馆除了能上网查询资料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因特网上资料的收藏与管理.  相似文献   

14.
国内新闻界     
我国已有80多家报刊上网据统计,我国目前已有80多家报刊进入了世界最大的互联网——因特网,其中包括《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北京日报》、《市场报》等。因特网上大量的信息为报刊提供了一个新的消息来源。在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江南晚报》从因特网上看到亚特兰大奥林匹克公园爆炸的文字和图片,立即将这一消息翻译成中文,抢发在当日的晚报上,成为国内第一家报道此事的报纸。  相似文献   

15.
论科技期刊的市场定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曾晓东 《编辑学报》1999,11(2):81-83
科技期刊与市场的联系体现在刊物本身、发行、市场这三个环节。科技期刊的市场定位就是要解决好这三个环节中主要问题。讨论了科技期刊市场定位中的社会功能定位、内容定位、读者定位、形式定位、发行方式和价格定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新闻得与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提高,网络正快速成长为新闻的一个重要来源。新近一项调查媒体发展趋势的民意测验表明,美国新闻读者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年纪较轻和教育程度较高的美国人,以及那些查询金融信息的人,越来越倾向于从因特网上获取信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统计报告显示,在中国1690万网民中,有60%以上的人在上网时主要是获得新闻方面的信息。 网上的信息丰富多彩,为什么大多人上网要去看新闻呢,这自然是网络新闻自身魅力所致,利用网络发布新闻和时…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任何一台联网或拨号上网的计算机,只要键入http://www.xinhua.org,http://cww.com或http://www.china.com中的任何一个,就可以进入因特网新华社网站,获得更快更多的新闻、更详更全的资料。 一、上网先看“新华社快讯” 新华社快讯是新华社为网络用户免费提供浏览阅读的快讯新闻。快讯每天播发国内、国际新闻80条,有信息量大、时效快、短而精的特点。内容涵盖国内、国际重大新闻和重要地方新闻、台港澳新闻。快讯从每天清晨9时至深夜23时不间断发稿,重要新闻随到随发。通过新华社网站读者可在第一时间获得重大新闻信息,而不必要等到晚上的电视新闻和第二天的报纸新闻。快讯是网络用户了解世界、认识中国的第一窗口。 为方便读者查阅,主页上还设有免费的“热点关注”和“报刊要闻”栏目,及时报道当天新华社热点新闻和国内主要报刊的重要新闻。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臻完善、信息服务水平的迅速提高,世界各国众多的报刊在因特网上创办电子版已成蓬勃之势。而在色彩纷呈的因特网上,新加坡《联合早报》电子版以其内容丰富、传播迅捷深受海内外华人读者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同时有力地推动了海内外华文电子报业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科技期刊现代化探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汪道友 《编辑学报》2001,13(Z1):8-10
讨论了科技期刊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期刊管理工作现代化、期刊编辑工作现代化和期刊上网;计算机网络技术给期刊信息的传播、交流带来了革新;未来期刊的发展方向和重要的出版形式--数字期刊.  相似文献   

20.
一、科技期刊传播的信息特征从传播意义上理解,信息对接受者(信宿)来说是事先所不知道的,它能消除信宿对事物的某种不确定性,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能使人们获得新的认识。①科技期刊信息揭示科技领域的内在联系或规律,是读者事先所不知道的,它能消除读者对相应专业领域的某些问题的不确定性,帮助读者使科技活动有序化。1.科技期刊信息具有独特的传播广度和深度信息必然要传输,“信息存储”实为不同时间点而空间点相同的事物间的信息传输。不可能有不传输的信息。科技期刊信息的生产传播是建立在专业科技期刊基础之上的。专业科技期刊作为精心选择、忠实记录、优化传播、连续积累和储备知识的载体,是科学知识最高层次教育和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及时传播和交流着70%以上的信息知识,在有的新兴学科这个比例甚至高达80%以上;而且这些广泛传播的科技期刊信息渗透到了各个专业的科学技术研究、生产、管理以及家庭生活等各领域的不同层次。事实上,科技期刊中的稿件即作者工作的新经验、课题研究的新成果、专业发展的新动向等,无疑代表着科技发展的水平,是科学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科技期刊编辑系统这一动态的信息体系的收集、审核、编辑加工,以科技期刊(含电子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