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期,“德育教育”一词,接连出现在不少报刊文章中。10多年前,当“德育教育”一词刚刚面世时,就受到不少专家学者的批评指正。然而时至今日,它的使用大有习非成是之势。对此笔者作为一个从教40余年的德育工作者,心中很是不安。出于一个德育工作者的职业责任,要维护德育本身的科  相似文献   

2.
消息来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消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事关传媒声誉,所以西方主流传媒机构大都对消息来源尤其是匿名消息来源的使用十分审慎,并制定具体明确的操作规范,这些规定对正在与虚假新闻做斗争的中国传媒来说同样富有借鉴价值。一、路透社关于“消息来源”的规范路透社的每篇报道(有极少数例外)都应清楚明确地交代消息来源。这样做有两个理由:一是为了使订户能对报道的可信性作出自己的判断,二是为了在报道受质疑时保护自己的声誉。  相似文献   

3.
人民日报今年3月10日第五版头条刊登的《对当前音乐演唱风气说几句心里话》一文中说:“我们要吸取世界各国真正好的东西,扬弃别人不好的东西,不能不加区别地‘兼收并蓄’,更不能把别人都已扬弃的糟粕当成好东西照搬过来。”其中“扬弃”一词用得不当。  相似文献   

4.
“极限”一词在一些新闻稿中经常出现,如“在死亡极限条件下飞行,开辟出一条死亡航线。”“侦察兵们在极限条件下工作几个小时”等等。这种对“极限”一词的使用往往并不十分准确。“极限”一词的定义有两种。第一种是纯教学的定义,在此不拟赘述。“极限”的另一个定义是对某种事物的最高的限度,如轮船的载重量“极限”,火车和汽车装货高度的“极限”。在实际操作中轮船的载重量必须低于载重极限,否则就会沉船。火车和汽车货物标高等于或超过极限  相似文献   

5.
文有仁 《新闻三昧》2005,(10):26-26
从苏联解体以后,我国传媒上开始出现“前苏联”一词。例如:“前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前苏联共产党领导前苏联人民打败纳粹德国”;“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1989年访问中国”;“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无产阶级推翻沙皇,于1922年建立了前苏联”;等等。  相似文献   

6.
刘道锋 《编辑之友》2011,(4):108-110
一"吊唁"溯源《说文解字》:"弔(作者注:即"吊"之异体字),问终也";又"唁,吊生也"。"吊"是追悼祭奠死者,"唁"则是慰问遭遇丧事的生者(即死者的亲属),可见,在古代汉语中,"吊"和"唁"是在意义上密切相关的两个语词。但在古代汉语早期,"吊"和"唁"都是单用的。"吊"单用表示"追悼祭奠死者"的意义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在《左传》《国语》《论语》《仪礼》《周礼》《礼记》《孟子》《庄子》《荀子》《吕氏春秋》等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时间的表示。《国家标准》补充或者明确了以下三点:一是年、月、目的标记方式,可按GB/T7408─94的52.11中的扩展格式处理。如1994年9月30日,可写作1994─09─30;1994年10月1日,可写作1994─10─01。年、月、日之间使用半字线“─”。当月或日是个位数时,在十位上加“0”。二是时、分、秒的标记。在必要时可按GB/T7408─94的5、31.1中的扩展格式处理,并明确指出时、分、秒的分隔符号是冒号,而不是居中的比号。如04:00(4时)、15:40(15时40分)、1412:36(14时12分36秒)。三是含有月、日简称构成的词组,如涉及…  相似文献   

8.
指称新闻采写编评者的“记者”一词,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进入中文报刊,并被普遍使用,但最初主要指报刊的评论写作者而言。在这一过程中,日本报刊“记者”一词的使用和松本君平《新闻学》一书的汉译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日,我在查阅一些资料时,对“发行“一词的始用年代有新的发现。“民国四十年”,由潘承弼、顾廷龙编纂成书的《明代版本图录初编》卷八书林部分,收有明代天启(公元1621-1627年)年间由周尹喜撰、宋陈显微注、明朱蔚然所校的《关尹子》书影一页,并附编纂“图录”者的按语:“按此为诸子全书之一,合刻诸子凡十五种,每种书面各题坊斋藏版及发行书铺名。此本题读书坊藏版杭城  相似文献   

10.
1988年,王益、朱光暄、薛钟英等人,曾考证“出版”一词的来源。当时认为它是从日本引进的外来语,最先使用的是梁启超,时间是1899年12月。1991年吉少甫又进行考证,改为梁启超最早使用此词是在1899年8月,提前了4个月。最近发现,去年上海汉语大词典出  相似文献   

11.
解青 《传媒观察》2011,(6):60-61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飞速发展,大量新生事物不断涌现,语言文字作为社会交际的工具,在词语的使用方面格外活跃,新词新语大量产生,外来词语大量涌入。作为传播新闻的工具——"新闻语  相似文献   

12.
13.
“新闻”一词的出现及其内涵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学界普遍认为,在我国,新闻一词首见于唐代。然据笔者考察,从词源学角度看,新闻一词至少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唐宋以降,新闻一词的使用频度日益增多起来,其涵义也随着时代的推移而不断发生变化,这一流变与我国古代新闻观念的历史嬗变相一致,也反映了古代新闻意识觉醒的必然过程。  相似文献   

14.
2004年2月由湖南卫视首次推出的《超级女声》,作为大众声乐文化活动通过电视、通信等现代科技和现代媒介迅速走红,如今《超级女声》的喧闹声在比赛结果水落石出后逐渐远去,可是当初与“超女”等一起“暴发”的“PK”一词却在媒体上丝毫不减火爆,成为2005年流行语,我们只要稍稍留意一下报纸、杂志、网站等各类媒体,就会立即感觉到“PK”的运用之广、作用之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多次就停止使用"蒙古大夫"一词提出要求,但各地因不当使用"蒙古大夫"一词引发名誉权纠纷的案件仍有发生,部分案件还出现了矛盾激化的局面。为此,最高人民法院郑重提出关于停止使用"蒙古大夫"一词,依法保护蒙医药工作者名誉权的司法建议。为避免出版物用语不当引发蒙  相似文献   

16.
晓言 《中国广播》2007,(11):79-79
提起“炒作”一词,不少同志的第一反应:它是个贬义词,认为媒体运用炒作手法,炒作新闻制造轰动效应、提升自己争取受众、拉动广告的做法,会降低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7.
编辑①(edit)以公开发表文献为目的,按照一定的方针确定选题,组织、选编、修改稿件和装帧设计等工作,是新闻出版工作的中心和首要环节.既是事务性的劳动,也是知识性的创造,对出版物质量的优劣有直接的影响.②(edit)简称“编”.将零散资料或单篇著作汇编成册,并对内容加以编排、整理的著作方式.包括整理、编定、编订、选辑等.③(edit)用计算机处理信息时,通过数据的增删编排对数据格式加以修改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人们说起"退还庚子赔款"的交涉成效必举美英,并以清华学堂、粤汉铁路等为例说明,却很少有人关注荷兰的"退还庚款"及其使用。据说是因为"真正退回者除俄国外,只有美英荷三国,荷兰所占比例极微,无足轻重"。经过查阅中荷两国中外文资料证实,荷兰所获赔款和"退还"占比虽少,款项主要用于水利,在水工试验所建设和资助留荷培养人才等方面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来,一家报纸报道某地成立了“粮食银行”,笔者初始以为该地粮食部门也设立了银行,待仔细阅后,方知该地粮食部门办了一家专门为群众免费保存粮食,群众随时凭条去取的企业。此外一些地方又出现什么“绿色银行”、“森林银行”等。笔者认为,给单位定名时请不要随意使用“银行”一词。银行是一专有名词,指经营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的金融机构。由于其经营货币商品的特殊性,我  相似文献   

20.
兀立 《新闻三昧》2005,(6):56-56
重头新闻、重点报道,作一个好的标题,能起到“题好一半”的作用。但这次,汇报周玉明对张云泉的报道,写的长篇报告学(上下、4月7日8日分两天登完),为何起了《天生的信访局长》这样一个标题呢?遗憾,很遗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