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试论高校学报的专业化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十年来高校学报专业化改革研究的回顾有关高校学报专业化改革的讨论始于1995年,据查,十年来,参与此问题讨论的有关文献达100篇之多。主要围绕着4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1、关于学报专业化的内涵。一般来说,学报的“专业化”是相对学报的“综合性”特征而提出的一种概念与价值趋向。有人称之为分科办刊,或专科化。它要求学报发挥自己的优势,按领域、按学科、按专业划分出版内容。有人认为,学报的专业化,“即以本校、本地区的学术研究强项为支点,兼顾本校、本地区人文资源和学报已形成的特色,分学科、分专业办学报。”(况荣华,高校学报…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报治散治滥与专业化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学报治散治滥与专业化改革●郑良勤高校学报是我国期刊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存在着突出的“散”、“滥”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不少理论和实际工作者提出许多措施和建议,进行各种尝试,但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认为,要彻底解决高校学报的“散”、“滥”问题,再...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专业性学报的“专”和“集中”,还是综合性学报的多学科性和跨学科性,归结起来,其作用都表现在它是文献内容的提供者.从文献应用角度和学科分析角度看,数字化打破了高校学报综合性和专业性学报的边界,是解决长期以来困扰高校学报专业性和综合性选择这一两难问题的突破口和融合点.数字出版的在线、互动、搜索引擎和大储存量,极大地满足了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高校学报面临的现实危机和必须转型发展的原因,阐述学报转型发展难点,提出了具体转型路径选择。目前,高校学报远离办刊初衷,无法反映高校的学科建设水平。“SCI、SSCI至上”的科研评价体系使学报无论是在高校还是在学术期刊体系中被边缘化已是不争事实。现行学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制约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更为致命的是稿源匮乏,生存空间严重被挤压。专业化转型成为其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服务高校学科建设的需求、国际学术期刊发展趋势和近年国家政策导向、非核心学报生存之路的拓展等是高校学报专业化转型的主要动因。高校学报要由综合性期刊逐步向专业化期刊转型,带动期刊的专业化、特色化和集约化发展。打破固有办刊观念,创新体制改革,根据高校学科发展水平与实际办刊条件,采取不同的专业化转型路径,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欧翠珍 《出版科学》2008,16(3):49-52
我国高校学报就专业化发展进行了多方探索与尝试。但到目前为止,综合性学报仍居主体地位,学报专业化发展的一些设想因相关体制与政策障碍而难以落到实处。鉴此,宏观层面的管理政策与规章应有新的思路:稳定存量、改革增量,建立新的学报刊号资源的审批机制;有进有退、进退结合,建立动态的高校学报的进入与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6.
论文提出影响我国图书馆员专业化发展的障碍主要有,缺乏准确的职业定位,继续教育薄弱,职业倦怠普遍存在,以及图书馆业务工作外包导致图书馆的核心竞争能力的降低,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包括制度保障和专业发展战略两方面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报与高校学科建设是协同互动的关系,但目前我国的高校学报,特别是综合性高校学报已不能充分代表高校的学科建设水平,两者关系逐渐疏离.文章提出,高校学报被边缘化,转型成为其谋求发展、为学科建设提供更优质服务的理性选择.世界学术期刊发展形势、稿源情况、政策导向是促使高校学报转型的主要动因,专业化是转型的主要方向.高校学报要根据学科建设水平与办刊现实条件,选择不同的专业化转型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走向专业化是当代高校图书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的发展趋势本文从馆藏的专业化、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服务的专业化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这是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中对我国高校学报的释义,其中申明了学报三个重要特性,即归属的高校性、内容的学术理论性和出版(媒体)类别的期刊性,高校学报既是高校整体工作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整个出版事业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学术期刊数字化、网络化的背景下,聚焦高校学报的专业化建设问题,认为文献使用的专业化不能完全替代高校学报自身的专业化建设。通过对学术期刊的整体策划、资源整合等层面的分析,提出四点应对策略:挖掘高校学报自身优势,打造鲜明特色;整合媒体,利用数字化推进专业化建设;高校、政府、行业等共同支持,共同推进;整体策划,塑造品牌,积极推进高校学报的专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正今天,"办刊宜分科"的学术期刊发展规律已成为国内外期刊界的共识,从"SCI"、"EI"检索的期刊情况看,专业期刊独占鳌头,学术期刊"专业化"办刊更是大势所趋。根据杜文涛对全国大学学报的调查研究表明,影响因子0.4的大学学报中,大部分为专业性期刊,而SCI收录的大学学报也均为专业性期刊[1]。期刊专业化其核心理念有两个:一是期刊内容主要囊括某一个或某几个专业领域,一是期刊工作者的独立地位和独特作用[2]。  相似文献   

12.
学报改革的专业化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报是反映高校学术研究成果的学术理论之刊,其发展必须适应学术科目内在分类的特点,绝对不能将它们行政化、单位化。在我国各类期刊中,高校学报恐怕是读者最少的。它基本没有个人订户,也少有单位汀户每期学报印好后,如果也有什么发行的话,那就是分发校内各部门和邮寄各兄弟院校它没有经济效益,因少人阅读,也谈不上社会效益如此缺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报联合办刊、专业化是必由之路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根本改革高校学报办刊模式的呼声越来越高,似乎高校学报已到了不从根本上废弃现有的办刊模式就无法生存的地步。面在研究者们所设计的方案中,又几乎众口一词地要求高校学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走联合办刊之路。“实现这一改革,将是学报走出困境,蓬勃发展,屹立于世界优秀期刊之林的必由之路。”^①改革高校学报是势所必然,各家学报在近年来都不同程度地对传统的一些具体做法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4.
李勤 《新闻知识》2007,(6):82-83
目前,我国高校的办刊模式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知名大学和规模较大的师范大学主办的人文社科综合版学报和自然科学学报。第二种是专业性理工科大学或人文社科大学创办的本校学科方向的学报。第三种是部分高校主办的以本校专业方向命名的专业性学报。第四种是地方性综合大学或师范专科高等学校  相似文献   

15.
高校学报影响因子是衡量其办刊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越来越得到社会认可。本文作者采用中国知网2009~2013年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数据,针对2008~2012年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情况,分析我国30家农业高校学报的影响因子变化。结果发现:排名靠前的农业高校学报创刊时间都比较早;稿件质量高,学校科研综合实力强;主编、审稿团队、编辑的全面把关是影响因子靠前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朱正余 《编辑之友》2011,(4):105-107
2001年10月27日,经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正式颁布实施。这次新修订的《著作权法》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对内提高了对著作权人的保护力度,对外则进一步加大了我国著作权保护与国际接轨的力度,也标志着我国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做好了法律上的准备。著作权又被称为版权,其内涵和外延相当广泛,它是一系列权利的总称。依法保护著作权工作,是每一个出版人和期刊工作者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校学报同质化的风险规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学报同质化现象表现在六个层面:其一是环境层面,各高校办学思路趋同导致学报作用同质化;其二是理念层面,各高校学报办刊理念大同小异;其三是体制层面,典型的国有国营特色;其四是内容层面,封闭式的大拼盘;其五是形式层面,千刊一面;其六是运营层面,手法相似、运作雷同.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报是我国期刊业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最富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期刊。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学报在我国高校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许多高校学报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优秀稿件匮乏、学术水平下降、发行量萎缩、读者面减小、网络化程度低等问题。笔者认为,学报综合性的办刊模式是学报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为对急于寻找改革方向的高校综合性学报改革提供借鉴,对具有代表性的、已经成功进行专业化转型的三种类型的高校综合性学报的转型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从新闻出版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导向,行业学会的鼓励和支持,期刊主管主办单位的认识,以及期刊管理者和从业者的决心和行动的角度对高校学报专业化改革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高校综合性学报进行专业化改革是高校综合性学报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0.
以57家河北省高校学报为研究对象,从类别分布、区域分布、创刊时间、出版周期、传播情况、影响因子和特色建设7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指出高校学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