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词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7):136-137
二战期间,中国远征军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从1942年初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入缅援英,到1945年初中国驻印军和滇西远征军反攻缅甸取得胜利,三年中,中国先后出动了几十万大军入缅抗战。中国远征军在缅甸保卫战、印缅滇西反攻战中重创日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1942年6月,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缅甸沦陷。远征军一部撤退回国;一部退入印度、改称驻印军。中国唯一的一条国际运输线——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1943年3月,中国驻印军和滇西远征军反攻缅甸,至1945年1月,给缅北日军以毁灭性打击,并打通中缅印公路。反攻缅甸中的一次最重要、最惨烈的战役——密支那战役,就发生在这个时期。密支那战役是盟军与日军在世界最复杂的地形、最恶劣气候之一的缅北进行的一次战  相似文献   

3.
二战期间,中国政府应盟国要求,派遣远征军进入缅甸,援助英国对日作战,历经艰难险阻,付出巨大的牺牲,虽以撤退而告结束,却勘踏出一条收复缅甸的胜利之路,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作者在分析、综合、比较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比较权威看法的基础上来探寻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抗战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文章叙述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之背景、经过 ,阐明远征军入缅作战是国内抗日战争的继续和延伸 ,是适应远东抗击日本法西斯战争的战略需要 ,远征军在缅作战的态势 ,直接影响国内战场及东南亚战场的对日作战。揭示中国远征军为抗击日本法西斯作出的巨大贡献 ,昭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牺牲的民族精神。远征军入缅作战 ,为抗战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军队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于1942—1945年两次进入缅甸抗击日本侵略军。中国军队入缅抗日,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早日结束太平洋战争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文仅就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抗日,作一评述。 日军侵缅,仰光失陷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抢夺法、英、美、荷等国在东南亚的势力范围,掠夺这一地区的丰富资源,在偷袭美国珍珠港的同时还向马来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地大举进攻。1942年初,日本军队的两个师在泰缅边境集结,准备进犯缅甸。英国英缅军司令赫顿匆忙命令史密斯中将率领没有丛林作战经验的印度第17师和一个未经训练的缅甸师防守泰缅边境。1月20日,日军第15军第33、35两个师团从泰  相似文献   

6.
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件大事,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因而引起了史学界甚至文学界的重视.本文从当时的国际形势、与国内战场的关系以及为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等方面分析了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战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五十多年前,在我国西南边地保山、德宏及怒江、临沧一带,爆发了一场以保卫滇缅国际交通、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为目的的伟大爱国战争,这就是闻名于世的滇西抗战。这场战争,以日本军队入侵滇西为开端,前后延续两年零八个月时间。战争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1942年3月至5月为日军进攻阶段。这期间,中国政府为保卫滇缅国际交通线,应缅英当局请求,派十万远征军出国抗日,但因日军来势凶猛,加之缅英方面未能给予有效配合,援缅行动以失败告终,缅甸全境和滇西  相似文献   

8.
1942年,中国为抗击日本法西斯,确保滇缅国际补给线,派兵入缅协同盟军作战,我远征军将士英勇顽强,血战数月,令人感佩,然而,由于敌我实力悬殊,加之中英战略目标不一致和明显军内部不能协调一致导致指挥紊乱和中国远征军对缅甸的敌情、地形、民情等了解不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不足等各方面原因,导致了远征军惨败而归。  相似文献   

9.
明末清初的战乱及康、雍、乾时期的三藩之乱、改土归流、中缅冲突导致了中国军民落藉缅甸的增多;清初的移民垦殖政策、中缅边贸经济的长足发展和缅王朝奉行的政策促进了中国商民大量移居缅甸。清前期缅甸华侨骤增十余万之众,他们以聚族而居和散居于当地居民中的形式侨居缅甸,就两种分布特点而言,聚族而居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10.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人民不仅在自己国土上牵制和消耗了日军大部分主力,而且还在1942年春组成远征军开赴缅甸,转战中、缅、印三国与英美盟军协同对日作战,历时四年。中国远征军在这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作战。由于各种特殊复杂因素的作用,中国远征军未能完成预期的保卫缅甸的使命。但中国军队在缅甸的英勇作战,提高了中国军队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的地位,对亚太战场以至世界反法西斯战场,均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中国远征军英勇作战,重新打通了中国西南的国际运输线,保证了滇缅公路的畅通无阻,对中国大陆战场的总反攻,创造了条件。同时,也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必胜信心。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远征军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组织的一支远征缅甸的抗日部队,它从1942年组成到1945年1月,经过缅北初战的惨败、后撤整训、最后重返缅甸,反攻取胜,首尾三个阶段三年多的历史。远征军的抗日是中国人民八年神圣抗战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对太平洋战争的一个贡献。  相似文献   

12.
王晓燕 《红蜻蜓》2024,(12):2-5
<正>临危受命,远征缅甸1941年12月,中英两国签订《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1942年3月,戴安澜奉命率第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戴安澜从军部接到的任务是,不惜一切代价,坚守同古,粉碎日军的正面进攻。  相似文献   

13.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戴安澜(1904-1942),安徽无为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生。抗日战争中,曾先后参加过古北口、漳河、台儿庄、昆仑关等战役。1942年2月,日本侵略军为了切断盟国援华抗战物资的重要运输线——滇缅公路,向缅甸大举进攻。应盟国请求,国民党政府派遣了远征军共三个军约十万人赴缅参战。戴安澜时任远征军主力第五军第二○○师师长。5月26日,戴在缅甸茅邦地区光荣牺牲。同年秋,国民党政府在广西全州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段历史的回顾,亦是作者对故乡往事的追忆。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得手后,旋于1942年2月占领了缅甸,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遭受重创,日军侵入我国怒江以西的滇西地区。面对日军的入侵,滇西军民奋起反击,进行了游击自卫战,继而以重兵、名将进行大规模的反攻战,并取得了全面胜利。从而加速了日本侵略军的灭亡,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15.
1942年5月,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失利,损失惨重,十万远征军官兵伤亡三分之二。剩下的一部在史迪威、孙立人等人带领下逃亡印度;一部经中缅边境逃回中国云南省。 追击远征军并侵入中国领土的日军为精锐第56师团。该师团组成了由坂口少将率领的快速支队,乘坐汽车、坦克、装甲车迅速越过中缅边境侵入我领土。1942年5月3日,占领畹町。至10日,滇西(怒江以西我中国领土)重镇芒市、龙陵、腾冲相继被日军占领。日军一部曾于5月5日渡过怒江到达东岸(约四五百人)。刚好中国军队第11集团军(司令宋希濂)属下的第71军(军长钟彬、副军长陈明仁)的第36师一个团也抵达东岸。双方展开激战,最后怒江东岸的日军大部被歼,残部退回怒江西岸。以后第11集团军各部第36师、预备第2师、第87师、第88师先后到达怒江东岸。日军第56师团主力也到达怒江西岸。当时中国的重庆  相似文献   

16.
韩建岐先生《说“国变 ,宁南死”》(载《中学语文教学》1998年第10期 ,下称韩文)一文 ,材料或有失实之处 ,试订误如次。一、援引史料之误韩文称 ,南明至“1663年朱政权结束 ,延续19年” ;左良玉“军事变乱”导致弘光政权“迅即覆灭”。此说失据。关于南明政权起讫。据戴笠《行在阳秋》 ,永历十五年(清顺治十八年 ,1661)九月 ,清平西王吴三桂入缅 ,十二月初三 ,缅人执永历帝献吴三桂 ,永历朝亡。张习孔、田珏编《中国历史大事编年》 :“十二月 ,清军抵缅甸旧晚坡 ,初三日 ,缅人执永历帝献军前。”(第五卷 ,44页)…  相似文献   

17.
同古(亦译东瓜)是缅甸古都之一。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迅速占领了泰国、菲律宾、马来亚、香港等地,并积极准备侵占缅甸。缅甸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由于在欧战中的失利,远东军事力量薄弱,驻缅英军只有英缅第一师、英印第十七师和英国第七装甲旅,共约3万多人,而且主要是由缅甸人和印度人组成的雇佣军,战斗力比较弱,分别集中在毛淡棉、仰光和曼德勒三处。 1942年1月上旬,日军第十五军(军司令官饭田祥二郎)派第33、55师团从泰南越过泰缅边境,向驻缅英军发动进攻。在日军大举进攻面前,英军接连丧师失地。从1月19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是我国抗战时期一支功勋卓著的部队。1942年5月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战失利,日军从地面和空中同时向我西南重镇保山发动袭击。危急时刻,第十一集团军受命奔赴前线组织抵抗,并在此后全力承担怒江防线的守卫和滇西大反攻的主要作战任务,前后历时两年零八个月之久,为夺取这场著名反帝爱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西方某些资产阶级学者认为:英国实行“以印治缅”的政策,“是历史的偶然性,是出于统治的方便”。本文认为:英国推行“以印治缅”的目的在于巩固和维护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便于英国向东方其他国家、尤其是向中国进行侵略;同时,英国可以利用印度人更有效地统治和掠夺缅甸。这一政策的实施,加重了缅甸人民被压迫和被剥削的程度,破坏了印、缅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掩盖了英国殖民者与缅甸人民的根本矛盾,削弱了缅甸人民反英斗争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1942年至1945年以中国远征军为主的中英美盟军同日本侵略军在缅甸及中国滇西战场进行了一场现代战争的角逐和较量,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代价和牺牲,取得了胜利。中缅战场拖住了日本一部分力量,减轻了日军对英美的压力,打破了日本和纳粹德国会师中东的企图,也支持了中国国内战场,为世界反法四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军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精神,必将成为中国人民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