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大众》2014,(12):11-11
众所周知,长期有规律的有氧训练能够提高记忆力。不过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发现,在一段学习时期结束后立即锻炼也能够提高记忆力,只需要20分钟的健身就可以提高10%的记忆力。怎么样,这个研究结果是不是让人很激动呢?想要提高记忆力的同学们,赶快运动起来吧!  相似文献   

2.
《科学生活》2009,(7):37-37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研究称,阴天可以提高我们的记忆力。澳大利亚研究人员进行的记忆测试显示,在阳光明媚的天气中人们心情大好,但是记忆力较差。负责这项研究的乔伊·佛格斯教授说:"这似乎违反直觉,但是,些许的心情阴郁是件好事。在我们的记忆测试中,在阴雨天,人们的心情相对较差,而他们的记忆力表现  相似文献   

3.
《科学中国人》2005,(8):44-44
果蝇不仅能够“趋利避害”,还能通过微型脑“举一反三”,这样的“通感”能力过去一直被认为只能存在人类等高等生物中。7月8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发表我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果蝇跨模态学习的相互作用》,提出在一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果蝇在视觉和嗅觉不同模态之间的学习和记忆存在“协同共赢”和“相互传递”。  相似文献   

4.
2000年11月,《解放日报》刊登了一份振奋人心的消息: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3位科学家首次发现,人脑具有记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因为大脑中存在一种称为“NMDA接收器”,俗称“记忆闸门”,而且还有一种被称为CE的物质是打开“记忆闸门”的关键物质,这如同找到了“打开智慧之门的密码”。这一伟大发现,对人类是福音,因为谁也不愿意平庸。据称,这是研究人员首次对“记忆闸门”的记忆功能进行如此细致的研究。他们在实验中采用遗传技术繁殖体内带有“记忆闸门”的老鼠,而且可以根据给这些老鼠喂养CE物质来决定“记忆闸门”的关闭与开启。研究人员发现,当“记忆闸门”处于关闭状态时,老鼠的记忆能力受到限制;但在“记忆闸门”开启后,这些老鼠又可以重新记起它们学习过的内容;如果再次关闭其“记忆闸门”,老鼠又会再次忘记学过的内容。普林斯顿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记忆闸门”  相似文献   

5.
2001年11月,我们的学习记忆实验室,曾在国际上首次向人们讲述了果蝇面对矛盾的视觉线索时如何作出两难抉择的故事,它告诉人们,基于脑内的“价值系统”的抉择行为,也许不应被看作是人类或非人灵长类的“专利”。从果蝇的面对冲突的“两难抉择”到学习记忆的跨模态“协同双赢”,我们大约又走过了3年的研究历程。这是果蝇的“认知世界”里的又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果蝇的视觉和嗅觉两个模态的学习记忆之间,可以通过协同机制达到非线性的放大,而不是对两个模态的各自的学习记忆作简单的线性叠加。这篇论文得到了…  相似文献   

6.
在人们的印象中,饥肠辘辘会导致体能下降,无心学习。日本研究人员利用果蝇进行的最新实验发现,适当空腹的果蝇记忆力反而更好。来自东京都医学综合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给果蝇闻某种气味同时施以电击,让它们印象深刻地记住讨厌的气味,然后让部分果蝇停食9至16小时处于空腹状态。再次实施"气味-电击"实验发现,饿肚子的果蝇明显记性更好,在1天后都不  相似文献   

7.
你知道吗?     
我们为什么记不起婴儿时的事情?不久前美国科学家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人脑中主管长期记忆的神经区域是婴儿出生八九个月后开始发育,到两岁以后才基本发育成熟。人脑中具有长期记忆功能的神经区域在1岁以前尚未发育完全,一般情况下,人们只有在两岁以后才开始记事。这也可以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刚生下来的婴儿不会哭着“要妈妈”,但是,越长大反而越离不开妈妈。这是因为婴儿在出生9个月以前没有任何记忆力,不记得妈妈的模样,自然也不会要妈妈。(北京大学心理系任璐提供)地球上有多少种动物能模仿人类语言?鸟类学家研究发现,除人之外,有5…  相似文献   

8.
科苑新知     
科学家已经找到“长生不老药”科学家日前已经发现了使人在年龄增长的同时保持年轻健康状态的方法,据介绍,科学家们通过在果蝇中实验了一种“PBA”药物,结果发现果蝇的寿命可因此而平均延长33%,最高甚至可延长50%,而与此同时,果蝇的健康状况却丝毫没有发生进一步衰老的变化。在过去进行的实验中,生命一旦延长,则必然同时带来健康状况和性活力的减退。而在这次进行的实  相似文献   

9.
《发明与创新》2006,(5):46-47
俄人体冷冻术突破据俄罗斯《论据与事实》、《真理报》报道,像癌症和艾滋病这样的疾病目前仍属不治之症,然而科学家有望在100年内发现治愈这些绝症的良方。现代病人如果能陷入漫长的“睡眠”,等100年后良药发明时再“复苏”,那将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梦想。据悉,俄罗斯科学家一直在研究可以长期保存人体细胞的“人体冷冻术”,目前在老鼠身上的实验证明,俄罗斯科学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效。让”冷冻人体”在100年后复活,也许不久就将从梦想变为现实。上世纪4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就一直在研究“人体冷冻术”。然而,在动物身上进行的冷冻实验几乎全…  相似文献   

10.
彭文 《百科知识》2007,(1X):30-30
德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宄显示,人们睡眠时用电流刺激大脑,增强脑波,可能有助于提高记忆力。研究人员让13名医学系学生在睡前记忆46个单词,然后将4根电极接到每个学生的头皮上。学生入睡后,研宄人员利用模拟自然脑渡的低频电波对他们的大脑头皮进行刺激,每次5分钟,共进行5次,这种刺激不会使入睡者清醒过来,早上醒来后对学生们进行同样单词的测试。不接受脑刺激的对比组学生在醒来后平均记起39.5个单词;接受电流刺激的测试蛆学生醒来平均记起41.2个单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