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将叶圣陶先生的编辑思想概括为:坚定的从业信念、强烈的思想内容表达观、读者至上的服务宗旨和大写的编辑人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作为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和出版家,在编辑生涯中,文学期刊编辑活动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研究价值.在文学期刊编辑工作中,他能够更好地根据特定时代文化发展的要求,自觉地引导文学期刊和文学创作者的努力方向,坚持贯彻文学教育的理念,对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国著名教育家、语文教材编辑家叶圣陶,在语文教材编写上做出了诸多开创性的工作。他在语文教材理念的先进性、体例的科学性、选文的典范性、文体的多样性、注释的创新性、练习的启发性及图文的互补性等方面卓有建树,对当下语文教材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发意义,同时对语文教材编辑人员的编辑工作也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其先进的理念,一切从学生出发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有着永恒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魏红岩 《出版史料》2012,(4):100-102
张中行(1909~2006)先生在社会上有许多称谓,然而他从事编辑工作的时间长达近半个世纪,因此,编辑则是他一生职业的准确称谓。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教材编辑工作为例,探讨教材编辑模式。随着远程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以来稿加工为主的教材编辑工作模式不断受到冲击,策划编辑与文字加工编辑分工合作的模式(以下简称"策文模式")成为必然的选择。本文用辩证思维方法分析在该模式下教材开发过程中策划编辑与文字加工编辑的关系,以期从理论层面认识理解此模式,最终达到提高教材编辑工作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文章所讲的叶先生的"细",并不含地域这一层因素在内,而是特指他为人行事之细。读先生的日记,或是感怀他的文章,常常使人惊叹莫名于他的细。编辑书稿之细,春风化雨之细,待人接物之细,可以说他的细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具的。但是,这种细,又决不让人同"琐屑、琐碎"一类的词联系在一起。个中缘由,实因这细中可见出大,细微之处可显出先生的真学问、真性情、真精神来。  相似文献   

7.
8.
在教育出版中,教材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要想做好教育出版,必须懂教材,了解教材的思想性、时代性,科学性、人文性,适切性、灵活性等.提高教材编辑的综合素质是做好教材的前提和保障,教材编辑除了具有其他图书编辑应有的能力外,还要做一个有思想的学者型编辑,具有科学与人文精神,形成综合学科视野,能胜任教育培训工作,具备多个环节的沟通能力.在数字出版趋势下,教材编辑还要懂得利用新技术、新媒体.  相似文献   

9.
教材编辑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都以促进文明的传承与人类的发展为己任,它们相融与相通。一方面教材编辑在编辑活动中通过教材传播文化与文明,渗透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指导教学与人才成长,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将教学理论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验证其科学性与可行性,促进编辑有针对性地选择与加工,以使教材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一生有60多年致力于编辑出版工作,他对编辑职业的认知经历了由不知到"知之"的阶段,他对编辑职业的热爱由"好之"升级到了"乐之"的境界。叶圣陶的编辑思想和实践证明:对编辑职业的"知之",需要具备自信心、责任感和认真的态度;对编辑职业的"好之",需要从浓厚的兴趣和全身心的投入中培养;对编辑职业的"乐之",需要从作者的感激、读者的好评和同事的敬业乐群中体味。追忆叶圣陶对编辑职业"知之、好之、乐之"的心路历程,旨在承继和弘扬其敬业、乐业精神。  相似文献   

11.
编辑和教师职业职责各异,却有许多共同点,可以说殊途而同归,异曲而同工。首先,编辑和教师所从事的都是精神产品的生产;其次,编辑和教师所从事的都是知识文化的传播;最后,编辑和教师都具有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严伟 《现代出版》2000,(4):25-25
1999年的高校扩招让许多大学出版社措手不及,多年不动的教材动销了,而且不够数,许多有订数的教材缺口很大,教材供应中暴露出的编辑和销售方面的问题主要有:  一、教材编辑出版没有强烈的时间观念。按一般的程序,编辑提出选题计划表,预测教材有多少学校选用,每个学校有多少学生,能用多少年,大致算出第一次印数,如果不亏本,再考虑立项编辑。这一程序有时用时太多,教材市场已明显出现需求,决策却迟迟未定。2000年年初,各地已有市场信息,在高职高专无现成教材可选的情况下,谁的教材上市早,谁的工作做得细致,就具有抢占先…  相似文献   

13.
作为以编辑为终生职业的出版大家,叶圣陶为当代出版事业留下了值得继承的宝贵精神遗产,并引领一家四代人投入到这项事业中来.本文从家教、家学、家书三个方面入手,梳理叶氏家族经过代际传承逐渐形成的家风,以期揭示这个当代编辑世家以怎样的精神尺度,指导和规训家庭成员的生活和行为,并通过几代人的践行而形成的编辑作风、编辑思想和编辑传统.  相似文献   

14.
阿正 《编辑之友》1995,(4):60-61
从心理年龄谈起──我看“青年编辑”阿正【福州】某次聚会,不少老同学对“现在的大学生”表示了许多不满。那挑剔的语气仿佛一些老年人凑在一起谈论“现在的年轻人”似的。我虽未跟着说什么,但却颇爱听,像是有种共同的心境。事后一想,十分吃惊:我们毕业不过十年八年...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质量,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做好中小学教材编辑工作责任重大,须耐心谨慎;涉及面广,须紧紧围绕新课标开展编辑工作;专业知识要求高,须不断充实自己;品牌形成难,须做好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6.
大型出版项目除了作为主体部分的正文的编辑工作之外,还有若干辅助性内容的编辑工作。文章将前种编辑工作称为大型出版项目编辑工作中的"大工作",后种编辑工作称为大型出版项目编辑工作中的"小工作",并以编辑《星火燎原全集》为例对此展开分析,就如何做好"大工作"和"小工作"阐述己见。  相似文献   

17.
正一1923年的春天,我的爷爷叶圣陶经朱经农先生介绍进商务印书馆工作,正式开始了他的编辑生涯。那年他29岁。1982年,爷爷为刚刚创刊的《出版史料》写了一篇题为《我和商务印书馆》的文章。人们常常引用的爷爷说的"如果有人问起我的职业,我就告诉他:我当过教员,又当过编辑,当编辑的年月比当教员多得多"那句话,就写在这篇文章的一开头。  相似文献   

18.
正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编辑出版家。从1923年初正式进入商务印书馆算起,一生有60多年致力于编辑出版工作。曾先后创办或编辑过《诗》月刊、《公理日报》、《小说月报》、《妇女杂志》、《中学生》等数十种报刊;编纂过《小学国文课本》《中学国文课本》《开明小学国语课本》《开明国文讲义》等教科书,并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和新中国成立后长期主持了全国中小学、  相似文献   

19.
怎样做编辑出版?编辑出版人的价值和责任是什么?今天的一些出版人对这些问题在回答是有失偏颇的,如在组稿、选稿。用稿时纯粹以市场利益为标准面忽视了编辑出版“书行天下,传承文化”的使命,在职业定位上将编辑出版工作仅仅视为没有创意的“为他人作嫁衣”、挣钱糊口的生计,等等。老一辈编辑出版家对前述问题给出了另外的充满智慧和人格魅力的答案,值得我们去发掘、学习。在这方面,叶圣陶是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20.
教材是独具特性的出版物,兼具意识形态与专业知识架构特征.在国家大力倡导美育的背景下,音乐教材的编辑应具备基本的美学素养,并体现在教材编辑工作中.教材编辑对沪版普通高中《音乐》教材的审读加工注重学科核心素养与编辑美学的结合,从版式风格、图文谱布局、内容层级设计方面力求助推"以美育人".对高中《音乐》教材这种针对特定群体的艺术类学科出版物,如何把握知识重点、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做到既能呈现精炼、经典的内容,又表现出独到典雅的审美品位,这些是教材编辑在工作中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