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课程改革中隐性课程的作用不容忽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作为整个课程的一种表现形态和组成部分,隐性课程日益受到了教育界的重视,但重视程度不够。本文从隐性课程的性质、作用以及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的相互关系入手,探讨了隐性课程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特殊功能,以及改革、完善显性课程,探索、重视隐性课程、发挥隐性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课程的时代状况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作为核心手段与途径在学校教育发展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理论、教育实践的发居与改革,无不主要指向对课程的探究与定位,以课程变革为主旋律。然而,课程的存在状况却令人担忧。历史发展表明,课程领域存在的问题突出地表现为理论的外化与冲突、实践的封闭与单向度、改革的失败与钊摆现象等方面的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就难以摆脱困境,课程改革就难以取得实剩与成功。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古代传统"学以成人,积以成性"的教育哲学,深圳市坪山区中山小学以国家课程创造性实施和校本特色课程开发为突破点,聚焦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习性养成,构建了"三类—六维—二层"的"六习"校本课程体系,并提炼出"习性准备—习性助学—多维习得"的"三环节"学科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课程研究的问题展示了不同历史阶段课程研究者所面临的紧张状态。在课程时空存在的历史中,课程从计划性维度走向非计划性维度。在计划的视野下,课程研制者将流淌的时间简化为空间的平面。随着课程参与者的不断争取,每一个课程参与者都在不同的时空里实现了课程研制,从而构造出一幅分形存在的计划。同时,这种努力将问题领域拉到非计划维度,研究者开始关注课程实施,关注超越时空的空白课程。课程评价领域也发生着同样的价值转向:从目标核准的评价到动态生成的评定。而所谓的课程存在的时间化历程正是人的优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规格的落实,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引起高职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本文首先对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现状进行梳理,通过对课程改革、课程资源整合、课程开发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学理性分析,进一步阐述了高职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课程构建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校课程的变化与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高校课程主要有以下几个变化: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数量的增加,高校的课程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高校评价的主要内容,人文课程与科学课程相互融合,通识课程的发展。高校课程存在以下主要矛盾:专业性和综合性的矛盾、规定性和选择性的矛盾、学术性和实践性的矛盾。高校课程有如下特点:重视在现实领域的基础上进行综合,重视对学科知识本身的研究,发现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7.
开放式课程分为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两大类,表现在开放课程结构、课程运作、课程资源和课程评价四方面。  相似文献   

8.
课程改革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关注的问题 ,现时代的发展要求课程提升人的个性 ,发挥人的自我能力 ,拓展人的自主精神 ,这一切使得课程个性化从被忽略的过去走到了不可被忽略的现在。本文力图探求课程个性化的必然性及其价值和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调研、归纳综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拓展和课程新编等校本体育课程开发形式从其内涵、特征以及具体的运用步骤方面进行剖析,以期为我国中小学推行校本体育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
课程落差是课程实施的实际情形与课程理念、课程计划之间的差距.课程落差具有客观实在性、动态可变性和学科差异性等特征,主要表现为领悟落差、运作落差和经验落差.课程落差形成的主要原因有课程协商运作不畅、学校课程领导乏力、教师课程能力不足和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目前,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更好地落实课程目标,减小课程落差,就需要达成课程共识,强化学校课程领导,提升教师课程素养,健全课程视导体系.  相似文献   

11.
课程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落脚点.当前大学课程建设面临诸多的困难与挑战,对此应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其内容包括:以更为明确的“课程目的”指导课程建设;将课程建设从“教师”立场转向“学生”立场;努力提升教师课程建设的能力和水平;让学生成为课程建设的积极力量;将社会需要作为课程建设的直接依据;以更加开放的课程视野推进课程建设;以新的概念来定义和建设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2.
课程论是旅游课程体系设计和建设的理论基础,没有课程论支撑的旅游课程体系设计与建设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从课程论的视角审视当前中国的旅游课程体系,发现教师中心和学科中心模式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学生中心模式则相对被忽视。中国旅游课程体系重视课程文件建设,但忽视了课程实现的建设。因此,中国旅游课程体系必须重视学生的话语权,加强课程实现的建设,方能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课程群的建设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课程群建设的内涵入手,阐述了课程群建设的目的和原则,并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课程群的建设与实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职校合格课程的建设要在教学大纲、教学资料、教学条件、教师队伍、教学手段、教学规范等方面均达到一定标准。合格课程建设过程中,有必要设立专门组织机构,并进行课程评估。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行课程建设责任制,建立课程建设专项基金。  相似文献   

15.
依据泰勒课程理论,在借鉴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物理学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了以前传统课程方案的弊端,探讨了物理学新课程体系的建设方案,阐明了新版物理学课程的特色,指出了新版物理学课程建设的措施,即加大植入课程的研发力度,极力推进实践课程的建设,增加综合素质课程和选修课的比例,提出了课程建设要适应国际化应用人才培养的需要,要适应通专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展示了创新课程的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16.
王襄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7):41-42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目标为导向,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以“必需、够用”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原则,加强课程体系内容建设和重点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7.
浅谈高职课程教学改革和精品课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提出要进行高职课程教学改革和精品课程建设。高职课程教学改革为促进精品课程建设提供重要基础,高职精品课程建设引领和带动高职课程教学改革,二者互相促进,共同促进高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课程群建设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建设模式顺应了高校教学改革的要求,也反映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趋势。本文以课程群的建设为理论依据,通过对体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宏观梳理,针对目前体育人文社会学课程改革的现状,以主题化教学的模式将体育人文社会学主要课程进行整合,构建成课程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课程群建设的一些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9.
十年课程改革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与“顸层”预设的理想境界相距甚远。“让我们和课程一起成长”作为课改新十年背景下学校课程领导的价值追求和实践策略,其意蕴是:让我们自己参与课程建构,让我们在课程建构中成长。其价值是:通过个体经验促进课程成长,通过建构课程促进自我成长。其推进策略为:让师生在反思学校课程建设的得失中成长,在认同学校课程建设的价值中成长,在探究学校课程建设的框架中成长,在实践学校课程建设的方案中成长,在构建学校课程建设的文化中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