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物理课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只要教师能利用真实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能引起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探究的欲望。譬如在上引言课时,通过演示“把鸡蛋放在硬纸片上,把硬纸片突然弹出去”和“让冷水使烧瓶中的热水沸腾”及“用放大镜看指纹”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二、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为促进师生交流、对话创造良好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连,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而建立这种情感的前提是要建立一…  相似文献   

2.
自然教学激趣三法鲍静兴趣是学生探究知识的动力,学习效果如何,取决于学生有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1.选择科学性、趣味性实验,激发学生的观察欲望。例如在讲《磁铁游戏》一课时,可先把塑料小人固定在铁片上,然后用硬纸片做舞台,当纸片下面的磁铁随意晃动时,小人便...  相似文献   

3.
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诱发学生的写作情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欲望,才能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走进生活,自寻“材”路;自由想象,自主习作;注重实际,交际练笔。这都是激发写作情感,提高表达欲望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小学自然把科学定义为“探索大自然的秘密” ,重在体现把科学作为探究过程来传授。也就是说 ,自然教学应该把培养学生探索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两点浅显的看法。a .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兴趣是在一种好奇的情景和需要的基础上萌发的 ,并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在平时的自然教学中 ,我们发现一个小实验、一个小游戏 ,甚至是一句鼓励的话 ,就能把学生引入探索的情景。如教学《大气压力》时 ,教师拿出一只空杯子 ,装满水 ,然后盖上一张硬纸片 ,问学生 :“我把杯子倒过来会怎样 ?”学生回答 :“水会流出来。…  相似文献   

5.
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只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游戏活动无疑是一种既受学生喜欢又使教学行之有效的方式,它能将“趣”“学”“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以灵活多变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形成一种乐学的良好教学氛围。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要贴近生活,能充分反映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所学内容能应用到他们所熟悉的生活中去。学生在学过英语后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使用,不仅激发他们的兴趣,还有助于复习巩固知识。人的语言来自于现实生活,脱离了生活,就学不会语言,要让学生觉得故事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在生活情景中学会学习。教学时内容要生动有趣,让小游戏走进英语教学的课堂,可以满足小学生的表演欲望,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意味着把注意力放在发生的学习活动上,没有兴趣,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有效的课堂学习氛围,不仅能促进求知欲的滋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而且还会使学习变得愉快。中学生好奇心强,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使学生把平常的好奇心发展成为“科学的好奇心”。在科学课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既需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表独特见解,敢于与老师争论,或指出老师讲课中的失误及教材的不妥之处,又需要创设各种实验或问题情景,有效启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7.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教师: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学生:激发兴趣、进入状态。目的:通过教师设置的情景,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愉快地接受探究课题,以跃跃欲试的心态投入新课学习。操作提示:创设情景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实际需要和兴趣点,以便在学生的经验世界里取得共鸣,  相似文献   

8.
一、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的前提 1.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例如,在讲授"大气压"一节时,可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发现水并不流出,纸片也不下落,使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李萍 《山东教育》2005,(13):52-52
一、激发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前提 兴趣是一个人为求知识而从事某种活动的积极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往往与愉悦的情感体验紧密相连。例如我在讲“大气压力”一课时.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先将一个茶杯装上半杯水,用一硬纸片将瓶口盖住.用手按住硬纸片,然后将杯口向下倒置,松开按住纸片的手,结果纸片掉下来.水“哗哗”全部留了出来。  相似文献   

10.
所谓情景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并创设具有一定情感、以形象为主体的、主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就是“情”与“境”的有机融合,良好的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探索欲望,  相似文献   

11.
一、课堂上积极创设英语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是英语教学的原则之一。因此,运用直观的教具或生动的媒体创设情景,营造氛围,尽快把学生带入图画中的“情景”后进行教学,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与深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一、抓入门课激发兴趣 物理课是初中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比如象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还可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同样是电,通入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等等,使学生一接触到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可为今后的勤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音乐欣赏是使学生感受音乐,体会音乐,提高鉴赏能力的重要内容和形式之一,多媒体教室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把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例如,我在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这一课时,把音乐与中国人民解放军阅兵场面相结合,并利用“附件”中的“录音机”将学生的演唱配上伴奏录下来,然后全班欣赏,使学生享受到参与音乐活动的快感,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  相似文献   

14.
政治课教学情景的多样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促使知行转化和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5.
李素红 《湖南教育》2002,(10):32-32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激发兴趣。教无定法,但教而有法。如何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正是教学技巧之所在,即如何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较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创设情景。在政治课教学中,创设情境主要是通过设疑,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欲望,使其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学习心理的动力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课堂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  相似文献   

16.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引起学习的动机,但怎样让英语课堂教学变得更具吸引力,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的欲望,使课堂气氛更热烈呢?我的教学手法、策略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相似文献   

17.
一、创设情境,激发“参与”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对所学内容产生兴奋和期待时,兴趣就会迁移为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教学巾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从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激发学生实际出发,从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参与”的欲望。如“探索规律”一节,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语文第四册第四组教材紧紧围绕观察、动脑、动手、实践方面的内容编排,是向学生渗透创新教育的好课文,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呢?1创设情景动脑动手激发学习兴趣要实施创新教育,教师要善于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在学生有兴趣,有民主意识的情况下,他们的心理最放松,思想最开放,思维最活跃,最容易迸发创新的火花。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出发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动手创造的兴趣。例如,将《邮票齿孔的故事》一文的开课设计为猜谜语:“小方纸片真神奇,花花绿绿穿彩衣,无腿能把天下走,天…  相似文献   

19.
著名教育家杜威指出:“为了激发学生思维,必须给学生一个实际的经验情景。”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实际出发,想方设法地创设有效的语言情景来丰富学生的英语信息量。在课堂上精心组织好教学材料。设计一些教学活动。不断引入丰富的背景。创造多种情景,把教学内容和实际相联系,模拟真实生活情景,贴近学生生活,力求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活泼,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引发他们更大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学习英语,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帮助、  相似文献   

20.
王红霞 《学苑教育》2012,(20):68-69
问题情景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引领学生融入知识体系,主动去探讨知识。有效的问题情景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授数学知识也应让数学回归生活,将学生的生活体验融入到问题情景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