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具体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它具有的复杂性是其他学校的经验所不能说明的,是理论所不能充分验证、诠释的。在一定程度上,只有深入这所学校具体的生活场景,了解其运作机制,认识其人际关系、规范、制度等,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因此,要提高教育素质,还要从“课堂教育层面”跳到“学校组织层面”;学校管理也应植根于本校的土壤,认真分析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立足于学校实际从事管理活动,既不能照搬其他学校的模式,也不能简单地把学校作为一般政策、规则等的应用场地。基于以上背景,校本管理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具体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它具有的复杂性是其他学校的经验所不能说明的,是理论所不能充分验证、诠释的。在一定程度上,只有深入这所学校具体的生活场景,了解其运作机制,认识其人际关系、规范、制度等,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1]因此,要提高教育素质,还要从“课堂教育层面”跳到“学校组织层面”;学校管理也应植根于本校的土壤,认真分析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立足于学校实际从事的管理活动,既不能照搬其他学校的模式,也不能简单地把学校作为一般政策、规则等的应用场地。基于以上背景,校本管理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  相似文献   

3.
阎德明先生(其文见《中小学管理》1998年第9期)及所有持“四要素”观点者认为,校长负责制是“上级宏观领导、校长全面负责、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的一种具体的学校领导体制。但笔者认为:这“四要素”中除了第二个要素可取外,其他纯属多余。试想一下:有哪一所学校可以脱离上级宏观领导?即便是民营学校,也是要经过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并接受其宏观领导与指导的。至于“支部保证监督”就更是令人匪夷所思。  相似文献   

4.
学校管理机制不外乎两种模式——科室管理和级部管理。科室管理即学校的教导处、政教处、团工委、总务处等各个科室形成一个并列的管理层面,它们以校长室为“龙头”,众星捧月,团团围绕“教育教学工作”这个工作重心,形成整体、有序的学校工作四大板块:教研活动、思想教育、课余文化建设、后勤保障,将学校的教职员工紧密地团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5.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名校长出名校”,这是长期的教育实践所证明的带有普适性和规律性的结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都需要通过校长的具体工作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校长首先是一个专业岗位(不能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干部岗位),校长的专业知识、理论水平、管理艺术、教育理念、文化底蕴、人格风范等要素,对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着学校是否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  相似文献   

6.
“学校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管理的一个新概念,也是教育发展的一种新理念。教育分宏观层面和微观基础,学校是教育的微观基础,因而具有与教育不同的属性。“学校服务”是学校的产品,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不一定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市场可以是“学校服务”的调节器。政府要通过调控“学校服务”来保证教育的公平,学校要经营好各自的“学校服务”品牌,还要构建在“学校服务”理念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7.
公共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服务的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公民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指出:“教育不仅在学校,学校之外,还有许多机关,第一是图书馆。”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公共图书馆是人民的终身学校。”可见图书馆在社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公共图书馆服务所具有的全民性、全程性、自由性的特点是任何其他教育机构所不能代替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法制建设的逐步加强,学校在内部管理制度层面上的建设日趋精细化、标准化、科学化,将制度的触角延伸到各管理层次的每个角落中。从表面上来看,学校工作事无巨细,皆有章可循;事无大小,缘有人来管。但事实上,却与此相反,仅限于“表层”的、精细化、标准化(甚至科学化)的管理制度并不能与学校效能产生必然关系,甚至是负相关的,  相似文献   

9.
“封闭式管理”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中成了一种向往和追求,为多数学校所信奉和采用。它宣称是教育质量的保证,是有效管理的保证,也是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但其宣称与其践行又是不一致的。造成这种不一致不只是学生和家长主动的自我要求,也不只是学校的利益驱动,它有着深刻的制度性原因。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法制建设的逐步加强,学校在内部管理制度层面上的建设日趋精细化、标准化、科学化,将制度的触角延伸到各管理层次的每个角落中。从表面上来看,学校工作事无巨细,皆有章可循;事无大小,缘有人来管。但事实上,却与此相反,仅限于“表层”的、精细化、标准化(甚至科学化)的管理制度并不能与学校效能产生必然关系,甚至是负相关的,到头来,理应成为有效管理机制的制度,并没有产生相应效能。为什么会这样呢?寻其根本原因,除却学校管理机制和制度,管理者的因素我们必须考虑。  相似文献   

11.
“能教而不能研,能研而不能教”,这是目前教育中的一个特殊现象。究其缘由,关键是能研究的老师没有找对研究的方向;能教的老师没有形成良好的研究习惯和科学的研究方法。除此之外,学校管理层面上的疏导缺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有些学校只管“教”不管“研”,或者有的学校突出了“研”而忽视了“教”,逐步丧失了研的落脚点,这样,  相似文献   

12.
学校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由互相联系的各个层面组成的一个有机体,而各个层面又是有许多环节组成,这就是学校管理的整体性。学校管理的整体性不能简单理解为各部分的累加和组和,学校工作中的各个层面和环节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每一环节都需要重视和加强,必须全面抓、协同抓.不能顾此失彼,忽视任何一方面,否则就影响整体,进而影响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提升理念 炼达校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训是依据教育宗旨,体现教育理念,寄托教育理想,体现办学特色,彰显学校文化,具有教育、管理、经营、发展功能的教育文化经典,是一所学校个性化的“教育方针”和“行动纲领”。从传播角度看,它是学校的一张“文化名片”,有宣传功能;从管理角度看,它是师生共同的“座右铭”,有软约束力;从教育的角度看,它是学校的“隐性课程”,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从学校发展角度看,它是学校的“灵魂”,指导教育行为并彰显办校特色。然而,如此重要的教育行为,闻见之中却是“问题多多”。  相似文献   

14.
刍论学校教育中的“标签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及其他教育在无意中经常给儿童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当儿童被贴上诸如“老实、胆小”、“调皮捣蛋”等标签时,他们就会作出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而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标签效应产生的机制如下。  相似文献   

15.
校长在学校教育中的实践是“学校管理”。他需要有明确的“管理”意识.而不能总是停留在“教师”的角色意识上。他是学校管理者。需要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管理理念,需要意识到学校变革的方向、学校教育日常生活形态改革的内涵,需要将学校的发展、新型学校的创建,视为管理的目标追求。在学校这块土地上,集聚发展的力量.推动学校教育不断发展,不断实现学校教育的价值。而这样的实践,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没有同定的道路可走.只能不断研究、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重建。只有在这样的研究性实践之中.才可能生成新型的学校与新型的校长。  相似文献   

16.
王玉生 《山东教育》2004,(10):20-20
综观每一所学校,各种规章制度无不细之又细,比如“规范化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建设,“精细化管理”若干措施的出台,这些的确促使学校的管理水平得以提高,并提供了一个稳定发展的平台,其对学校教育发展的贡献是明显的。但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程方案的实施,这种刚刚建立起来的管理平台已不能  相似文献   

17.
“和谐学校”,是教育和谐的具体体现,它直接表征着教育和谐及其实现度。创建“和谐学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提高学校软实力的必然要求。要构建“和谐学校”,必须“依法治校”;实行“人本管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干群关系以及融洽的学校一家庭一社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学校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是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其基本思想是:1、以学生的需要为核心,视学生为“消费者”。2、持续地提高教育质量。强调教育的不断“增值”。基本特点是:坚持教育质量管理的全面性、全员性、全程性。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推行“教育全面质量管理”至今。以瞩目的成就得到世界各国教育领域的关注。并加以研究和应用。学校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应用的时间并不长。它所产生的结果也并非十分完善,但它带来了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强调以“学生为本”。并提供了一条教育管理的全新的思路——注重对“过程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学校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之为“推进现代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及通向新世纪的金钥匙”。其归根结底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涉及观念、人和物三大层面,包括师资、教育内容、结构、传递方式,教育目标,学校管理诸多内容。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大力推进以学校现代化为重点的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辉县市是一个县级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东南麓,人口78万。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94所,在校学生14万人,是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市)。进入新世纪以来,辉县市以市场经济的理念经营教育,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面对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和学校管理的日益加强,辉县市教育的发展没有在物化层面和管理层面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