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谈《芙蓉镇》的人物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华的长篇小说《芙蓉镇》,“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唱出了一曲“严峻的乡村牧歌”。它一问世,就轰动了文坛,国内有人称它是近年来反映当代农村生活长篇小说的“一个重大的突破,一个新的标志”;国外旅法华侨、汉学家李治华先生则称它是“一部罕见的杰作”。《芙蓉镇》驰名中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作家成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众多反映极“左”路线时期中国农村生活的小说中,古华的《芙蓉镇》以其独具的思想和艺术的奇彩,给读者眼前留下了一片美的亮光。作者用他那支特有的山花流水般的风俗画笔,不但给我们描摹了一幅幅含义深邃的风情民俗图,还给我们刻绘了芙蓉镇这个“小社会”,其实也是一个小小的个性世界,一个生活的整体,一个艺术的群体,并通过其中的人物,在风云激荡的年代,互相之间展开的一场  相似文献   

3.
《芙蓉镇》人物形象塑造得失谈司瑞昌《芙蓉镇》自从在1981年第一期《当代》杂志发表以后,不仅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一版再版,而且还获得了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茅盾文学奖”。这说明《芙蓉镇》这部作品以它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感人的艺术力量,赢得了读者的欢迎,经受了...  相似文献   

4.
湘西永顺县王村是一座具有两千年历史的古镇,因电影《芙蓉镇》在此拍摄故又名芙蓉镇。它位于酉水之滨,上通川黔,下达洞庭,素有"楚蜀通津"之称。芙蓉镇四周青山绿水,镇区内是曲折幽深的大街小巷,临水的土家吊脚木楼以及青石板铺就的五里长街,处处透析着淳  相似文献   

5.
品茶     
今天,小姨夫请我们一大家人吃饭。走进一间包房,看到一幅《迎客松之图》正挂在墙上,包房中间被一幅别致的屏障间隔开来。说它别致,因为它面对餐厅的一面是“百寿图”,面对茶厅的一面是“百茶图”。  相似文献   

6.
笑容     
《蒙娜丽莎》曾使众人为之倾倒,蒙娜丽莎成了举世公认的“微笑之王”;但是,在我心中却有一幅不是名画却胜似名画的“微笑”之作。或许在他人眼中,它  相似文献   

7.
一、古诗词与音乐的关系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以极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古诗词与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都是可以合乐歌唱的文学样式。《诗经》三百零五篇,篇篇都可合乐歌唱,所以说“弦诗三百,歌诗三百”。司马迁也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毛诗序》云:“诗言志,言之不足,则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相似文献   

8.
历史的车轮辘辘碾过,辙印似乎随风飘去,又似乎留在人们心里的某个角落。“文化大革命”对平民百姓的世态情俗、生活都产生影响。古华的《芙蓉镇》展示了山村芙蓉镇真实的风云画卷,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主义观出发,带领读者走进芙蓉镇,走进历史真实,探索芙蓉镇的真善美。  相似文献   

9.
《春》说课     
<正>[课文精析]春天展现着美丽的世界,春天带来簇新的希望。朱自清的散文《春》就表现了这种意蕴。作者用清新、活泼、优美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春日图景。《春》有丰富多彩的表达艺术,其中之一是一幅一幅地展示美好的画面。《春》全文共10段,写作思路为“盼春—绘春—赞春”。其中,“绘春”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具体结构为:第2段写春之新鲜,第3-6段写春之美好,第7段写春之活力。  相似文献   

10.
写景状物、借景抒情的文章,历来是中国散文的“主力军”。文学史上,无数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幅隽永的图画:唐朝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被誉为千古绝句,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为后人传唱;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写尽了北平之秋的清静悲凉,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画绝了世外小屋的美轮美奂。  相似文献   

11.
《芙蓉镇》是古华长篇小说的代表作,获首届茅盾文学奖。小说描写了芙蓉镇20多年的政治生活和人世沧桑,再现了“大时代”、“大社会”的政治风云和历史轨迹.揭示了“左”的错误是怎样从局部问题发展成为全局性错误以及后来又是怎样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指引下得到根除的全过程,塑造了王秋赦、胡玉音、秦书田等个性鲜明的人物,结构精巧,叙述技巧高超,语言雅俗共赏。  相似文献   

12.
《芙蓉镇》深层结构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芙蓉镇》,当代作家古华的长篇小说。八一年,小说出版后,很快获得“茅盾文学奖”。八六年,搬上银幕,在国产影片普遍遭到冷落的情况下,却意外叫坐,获得广大观众的热烈好评。《芙蓉镇》为什么具有如此大的魅力?为什么在新时期的长篇小说创作中独占一席  相似文献   

13.
《岳阳楼记》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散文名篇,它描写了岳阳楼所在的洞庭湖风云谲变、波澜壮阔的山光水色.颂扬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伟抱负。作者描写洞庭湖景色,精心选择了两幅画面:一幅是秋雨连绵的阴天图景,另一幅是风和日丽的春天景色。而这两种图景,也正暗合了观景之人的两种不同心境。  相似文献   

14.
电影《芙蓉镇》符合20世纪新时期电影人道主义主题内涵。同时,它还揭示了特殊年代中女性的生存境遇。不同女性的表现使电影充分展现了女性人格的复杂。在此基础上,《芙蓉镇》彰显出其在女性研究方面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5.
芙蓉镇     
小维 《现代语文》2005,(12):43-43
《芙蓉镇》是根据古华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 在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芙蓉镇,人称“芙蓉仙子”的胡玉音跟丈夫黎桂桂开了一个豆腐坊,以卖米豆腐为生,夫妻俩用省吃俭用攒下的钱盖起了新房。可这一切却引起了国营饮食店的女经理李国香的嫉妒。  相似文献   

16.
《周易》之中 ,有《损》《益》两卦 ,在古代备受推崇。在古人看来 ,《损》《益》两卦充分体现了“变通趋时”、“与时偕行”的观念 ,是对《周易》“时”观的高度概括 ;它体现了“损上益下”、“以上下下”的为君之道 ,以及君子的全身之道 ,凝结着儒家改过迁善、提高精神境界的价值追求 ;更为突出的是 ,它还集中体现了天地之道和《周易》学说的基本特征 ,《损》《益》之道也就是《易传》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 ,由此 ,“足以观天地之变” ,“足以观得失”。正因为如此 ,古人青睐《损》《益》两卦 ,高扬《损》《益》之道 ,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似文献   

17.
千古名赋《滕王阁序》因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垂不朽矣”,千百年来,此联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思。王勃在描写登楼远眺之景时,选择了“最富有孕育性的那一顷刻”,人们正是在“前前后后都可以从这一顷刻得到最清楚的理解”(莱辛《拉奥孔》)处进行赏析,认为它描绘了一幅优美之景。笔者认为,此联强大的艺术魅力,还在于它抒发了真挚的感情,使读者如同看到了诗人自身的形象。  相似文献   

18.
读后感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影评、书评、剧评等分析评论式的文章,它一般只是就作品谈作品,如《一幅驰名中外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图——读黄传惕〈故宫博物院〉》,另一类是就原作的某一方面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看法,属于《××启示》一类的发挥式文章。这里要说的专指后一类读后感。读后感,顾名思义,是“读后”之“感”。“读”是吸收理解,“感”是联想表达。“读”不清,“感”不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作的《沁园春·长沙》和《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集》里最有代表性的两首脍灸人口的佳作。这两首词均由景入情 ,展现了毛泽东同志早年博大的革命情怀与革命斗志。《沁园春·长沙》渲染了一幅万类霜天竞争自由的湘江秋景图。层林、漫江、百舸、鹰、鱼等所绘之景 ,都是那么的恬适与美好 ;《沁园春·雪》泼墨而成一幅气势盛大的北国冰雪画。“千里万里之冰封雪飘”的广袤 ,“长城大河之莽莽滔滔”的庄严 ,“山原之银蛇蜡象”的壮美 ,其景象之大气乃诗家之所仰。两首词描绘的意象均是春兰秋菊 ,各放其采。回忆风华少年时的峥嵘岁…  相似文献   

20.
《桃花源记》原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一篇序 ,它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晚年作品。该作品用记叙方法讲述了晋太元年武陵一位捕鱼人因捕鱼而迷路 ,偶然间进入“桃花源”的情节。通过叙述“捕鱼人”在“桃花源”的见闻 ,为我们描绘出这样一幅动人的图画 :“土地平旷 ,房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画图清新 ,自然和谐 ,能使人感受到这是一幅和平宁静 ,安居乐业的生活画面。其中“往来种作”突出了人人的辛勤劳作 ;“怡然自乐”可以看出桃花源人“丰衣足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