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元代科举教育式微,"庙学一体"的县学由人才培养转向民风教化。庙学形制、规模较宋代发生了较大改变,重庙而轻学。地方庙学释奠礼仪和宋代不同,释奠时间、礼仪规格、程序都更繁琐、严格。通过山西元代庙学的考察,可以窥见元代乡村儒家思想信仰和教育发展状况,为元史研究提供相应资料。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区现存两通与元代顺州庙学相关的石碑,记载了顺州儒学的相关信息。结合地方志资料,可以看到顺州庙学的修复扩建过程及学官、生员等问题。此外,碑文还反映出当时警巡院儒学、蒙古字学、阴阳学等情况。  相似文献   

3.
羊群庙元代石雕人像装饰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代蒙古人的装饰,以往仅局限于传世的画迹及少数的墓葬壁画。本文借助正蓝旗羊群庙元代祭祀遗址出土的3座汉白玉石雕人像的实物资料,对于元代风靡一时的“垂练”“婆焦”类发式、“比肩”“云肩”类服装、“独科花”“升龙”类纹饰、仪态与杯具的时代特征等诸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证,从而勾勒出了元代蒙古贵族装饰的基本面目  相似文献   

4.
庙学是“庙”与“学”的结合体,既是祭祀孔子的阵地,也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场所。问津书院,也称新洲孔庙,始建于西汉,因“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而得名。唐朝黄州刺史杜牧在此立庙祀先圣,开兴教办学之先河,形成“庙学合一”体系。问津书院在一千多年庙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精深学术为依归的教育宗旨,以修身立德为主体的教育目标,以服务保障为指向的教育管理。上述教育理念与办学实践,实为古代楚黄之地庙学教育的典范,其办学治学的经验主要在于坚持立德树人的方针,培养德才兼备人才;贯彻学术自由理念,践行名师治校原则;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实现教学相长目标;注重规约章程建设,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倡导多元主体模式,吸引民间资本办学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学”之后,孔子和儒家学说的地位不断提高,孔孟之道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和教育的基本内容。祀孔与传播儒学逐步形成“庙学结合”的教育规制,而良吏名宦也必须贯彻“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思想,以兴学立教作为重要职责。研究和总结唐宋至清代潮州“庙学结合”与良吏兴学的情况和历史经验,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台湾庙学相关情况的简要探讨,认为尽管庙学这一独特的文化教育形态是封建政治的产物,但对于学校发展、人才培养,以至促进社会稳定都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探讨了闽台在庙学方面存在的深厚渊源.  相似文献   

7.
书院自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教学机构,便开启官学化的发展历程。尤其在崇儒的视域下,为维护政统、彰显道统和赓续学统,书院又行走在“庙学化”的道路上,通过对官学中庙学礼制的因袭与创新,将祭祀空间与教学空间予以合理建构,呈现出“完全庙学化”和“不完全庙学化”两种相关联的教育形态,既为书院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又促使书院努力践行“成圣成贤”教育目标及树牢书院人儒教文化信仰的神圣使命,所形成的书院庙学文化又深刻影响到韩国、日本等中国周边诸多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8.
根据历史资料,笔者对元代漠南地区汪古部的多语教学,净州路和集宁路的儒学,云中云内丰州的教育和进入中原的汪古部教育以及集乃路的各类教育和应昌路,全宁路的教育了探讨,认为,当时漠南地区的教育达到了相当的规模,为当地社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这对了解内蒙古地区教育的历史以及当今对西部文化教育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北宋福建庙学经过初期、中期、末期发展,使得唐末五代出现的星星点火扩展为遍地开花之势,全路各境均有庙学分布.但各地庙学的空间分布不均衡,大致可分为庙学发达区、一般区、落后区.从空间分布角度观之,北宋福建庙学呈现出斜“土”字形架构、“中间大两头小”、区域梯度差异等特征.进一步研究表明,正是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区域性、人口数量及地域开发等因素影响着北宋福建庙学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0.
宋代福建庙学从分布密度看,闽东最高,莆仙次之,闽南和闽北又次之,闽西最少;从政区分布角度看,福州雄居八闽之首,建宁府和泉州次之,汀州又次之,南剑州、漳州、邵武军并列第四,兴化军最少;从新建数量看,北宋远多于南宋,就北宋而言,仁宗朝最多,真宗朝次之,其余几朝相当。进一步研究表明,正是由于自然地理环境、政治改革及当政者态度、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教风尚、北人移闽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才形成宋代福建庙学时空分布不均衡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元世祖至元末年,随着江南儒学小学的逐步建立,元代小学到大学的二级教育体制建立起来。小学和大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管理也趋于定型和完善。在蒙古统治之下,江南儒学的大小学呈现出一些与中原王朝统治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宋代是儒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宋学的初兴促进了儒学的发展,宋初大儒的学术、思想或从横向,或从纵向对周子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宋初各派的代表人物学术思想的梳理中,可以看到,宋初的学术发展是周子理学产生的文化、学术背景,而周子理学正是宋初各家学派整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学热"和海外孔子学院的遍地开花,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日益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不研究孔子和儒学,而孔庙是祭祀孔子的礼制性建筑和儒学精神的物质载体,因此,研究孔庙对于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学术界对孔庙的研究取得长足发展。本文通过以时间为轴分类、分主题的梳理方法,将近二十年来的孔庙研究成果予以综述,肯定所取得的成就的同时指出不足,并对未来走向提出期许。  相似文献   

14.
"庙学合一"是东北地区古代传统教育的原生态格局,东北地区文庙客观地反映着东北地区文化和教育的演变历史,具有明显的政治教化、社会文化教育、劝学等传统教育功能,千百年来,一直是传承儒家文化和扩充中国教育历史的"活化石"。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其教育遗产价值发生了重大变化,只有立足于时代发展的需求,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合理对接,重构东北文庙教育遗产现代价值体系,才能使东北地区文庙深厚的文化和教育底蕴得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俞樾与经学人才的培养--俞樾、阮元经学教育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樾是晚清著名的经学家和经学教育家,他主持杭州诂经精舍等书院长达30多年,培养了大批经学人才。这些人活跃于江、浙地区乃至北京、广东、湖南、湖北、安徽各地。他们或为山长,或任教职,或以官员身份引领提倡,从而扩大了汉学在这些地区的影响,浙江地区更因之成为汉学的重要基地。在经学教育中,俞樾继承了阮元"尊经崇汉"的宗旨,并提倡"独得之见"和学术创新;同时尊重门生的学术取向,且重视求异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明初,兴学重教,广设儒学.儒学教官多途并举,严格选任,使这一时期的教官选举呈现出独特特点,促进了明初儒学教育的勃兴.  相似文献   

17.
今天的广西地区自古就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生产力水平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缓慢。但到明朝时地方教育基本与内地的正规儒学教育相同步,正规、明确的儒学教育大大加快了广西融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步伐。在国家教育制度不断完善的前提下,广西地方官员与各界人士努力推行儒学教育,致使儒学教育在战火纷飞的广西社会中不断强化,为清朝广西儒学教育的繁盛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孔颜之乐”是宋明理学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对这一问题的讨论集中体现了宋明理学家们的苦乐观。明代理学虽然是对宋代程朱理学的继承,但是在对“乐”的看法上又有所差异。与宋代程朱苦乐观相同,明代理学家们如曹端、薛瑄和胡居仁等也用“天理”来诠释“乐,”也认为“乐”是心中“纯粹天理”境界,但是由于他们比较注重人生实践,对于宋代理学家们要求“格”那无穷无尽的“天理”感到既不切实,又有脱离人生的感觉,于是明代的理学家们大都把“理”诠释为“当然”之则。故而他们心中之“乐”主要是与所当然之“理”合而为一境界中所体会到的无忧与心安。  相似文献   

19.
试论汝南许氏望族的形成──兼论许劭月旦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氏得姓于唐尧,许由为其始祖的地位不可否认。东汉中晚期汝南平 舆许氏大望族形成,许 之后具备了门阀世族资格。两晋南北朝时政 治失势,由一流门阀沦为二三流地位。汝南月旦评为许劭、许靖二从兄 弟主持。世人对其褒贬不一,但处于东汉末黑暗腐败的政治环境中,它 在扶正压邪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是历代文人向往的舆论监督 形式。  相似文献   

20.
理学诗派不限于宋代,不过成就较大的、研究较为充分的还是宋代的理学诗派。本文从诗学思想、诗歌创作两个方面总结了理学诗派整体研究的成果,重点评介了邵雍、朱熹这两位理学诗人的研究成果,并对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