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明上河图     
北宋末年,他用瘦金体亲笔在一幅画上题写了五个字:清明上河图。他一定是喜欢这幅画的。兴许他陶醉于画中当朝王都汴京人烟稠密、店铺林立、飞虹卧波、舟船往复的繁华景象,兴许他陶醉于图画所反映出来的自己强大的权力下民众一派和乐的气氛,兴许他仅仅是喜欢这幅画。他喜欢它的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清明上河图     
北宋末年,他用瘦金体亲笔在一幅画上题写了五个字:清明上河图.他一定是喜欢这幅画的.兴许他陶醉于画中当朝王都汴京人烟稠密、店铺林立、飞虹卧波、舟船往复的繁华景象,兴许他陶醉于图画所反映出来的自己强大的权力下民众一派和乐的气氛,兴许他仅仅是喜欢这幅画.  相似文献   

3.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绘画中极其珍贵的代表作品,在世界艺术长廊中也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的作品。这是一幅表现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和汴河两岸清明时节风俗世情的长卷。画面的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绘市郊的景象。初春的清晨薄雾尚未散尽,一片枝芽萌动的小树林,[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清明上河图     
这幅《清明上河图》,详尽地描绘了十二世纪初期,北宋都城汴梁(开封),清明节这天,汴河两岸,从城郊到城内,繁华热闹的景象。以这种风俗生活作题材,除了反映各阶层生活动态与人情风俗外,也表现了国家繁荣人民安乐的场面。全画为长528.7厘米,高24.8厘米的...  相似文献   

5.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字正道。宋徽宗时为宫廷画家。 《清¨月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所绘景物.都具有典型代表性,时代气息浓厚。画而细节的劐画十分真实,如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人物的衣冠服饰,各业人员的小问活动等等.描写肄体人微,生动=F富,其反映社会生活和物质文明的广阔性与多样性,有着文字难眦替代的正献史料价值,是了解12世纪中国城市生活极其重要的形象资料。 《清明L河图》.长卷,绢本.淡没色,纵24 8麒米,横528 7厘米,撼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张择端  相似文献   

6.
"咻——"一阵晕眩袭来,上一秒还趴在课桌上打瞌睡的我,此时却置身于一条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发生了什么?周围的人们穿着长袍,路边的建筑古色古香,街边还有一条船来船往的大河!这是哪里?等等,这场景有点儿熟悉——这,这不是我刚刚在书中看过的那幅《清明上河图》吗?我竟然穿越到了《清明上河图》里!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三段来分析和欣赏<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及高超的表现手法,第一段汴京郊区农村景色疏林薄雾,掩映着几家农舍如交响乐一般,点出了北宋当时的清明节特有的时间及特有的风俗,为全画拉开了序幕.第二段即虹桥段,也是全画最精彩的一段,矛盾曲折性的场面,使读者产生悬念.第三段通过市俗生活的细致描写等生动地揭示了北宋汴京繁荣之景象并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  相似文献   

8.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绘画中极其珍贵的代表作,在世界艺术长廊中也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传。——《清明上河图》  相似文献   

9.
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CETA)在2010年1月14日-15日于广东省肇庆市举行2011年的第一期沙龙,北京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研究人员齐聚一堂,畅想Web2.0时代的大学教学模式,分析实现理想中的大学教学会遇到哪些问题,高校教师怎样应对,共同探讨Web2.0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未来趋势以及教育如何利用好Web2.0技术进行教与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在宋徽宗时期的翰林画院任职时画的。后来由宋徽宗题写画名并收藏。后金人攻陷汴京(今开封)之后,此画流落民间。到了明朝嘉靖年间,当时的宰相严嵩听说此画在员外王振斋手中,便派总督王忏去买。王振斋惧怕严嵩的权势,但又舍不得将画卖给他,于是就请人临摹了一幅送给他。严嵩不知是假,在公开炫耀时被装裱过此画的师傅点破。严嵩恼羞成怒,以“欺相”之罪抓王振斋关于狱中,从王振斋口中得知真迹在其舅舅陆治手中,又利用权势获得此画,而王振斋却死于狱中。严嵩知道他以权势夺画的内幕王忏最明白,于是借王忏于雁门…  相似文献   

11.
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余辉认为,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并非只是简单的描绘百姓风俗和日常生活,在商业繁荣的表面之下暗藏玄机,明线下交织着一条令人心悸的暗线。从文献中可知,汴京是十二世纪初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达137万,8厢120坊,绝大多数建筑都是砖木结构。北宋经历了40多次特大火灾,因此消防是当时朝野最关注的严峻问题。当时汴京的防火措施非常严密,每个坊都设有一座望火楼,专门观测火警。楼下有被称为"潜  相似文献   

12.
本文考释了在《清明上河图》流传史上两个影响颇广的未解之迷,即,瘦金五字签及双龙小印佚失之谜和该图在南宋时期有无摹本,刻本传世之谜.  相似文献   

13.
《清明上河图》(人教版第十二册第24课)是一篇说明文。课文比较详尽地评介了《清明上河图》这幅古代极其珍贵的绘画作品的内容、特点及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李语嫣 《科技文萃》2005,(11):188-190
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忠实而详尽地反映800年前北宋汴河两岸百姓生活风情的<清明上河图>,宽25.8厘米,长534.7厘米,是徽宗宫廷画院张择端留给中国绘画史上的不朽杰作.此幅恢宏大气的无价之宝一问世,即被徽宗皇帝珍藏,并用他独创的瘦金体在画上题写了画名--清明上河图.其后的800年风雨沧桑中,此画辗转于包括严嵩、毕沅、嘉庆、溥仪等权贵之手,现为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  相似文献   

15.
《清明上河图》是“九义”教材第十二册最后一组课文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怎样引导学生在独立阅读中知图意、识价值呢?一“、读进去”,知图意《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清明时节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东角子门内外和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课文分三个部分介绍画面内容,可这样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6.
史实 《科技文萃》2005,(11):186-188
张择端,字正道,南北宋之交的画家,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在宋徽宗朝任翰林画院画史时所作.图系绢本,淡着色,画幅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它是一幅用高度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升平时期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7.
在宋代,风俗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绘画表现的主题及绘画的题材范围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改变,多数画家开始关注乡村生活,关注平常的社会风俗活动,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描绘民间习俗和城乡生活的风俗画精品。  相似文献   

18.
<正>与我纠结了几十年的一幅画,是世人皆知的《清明上河图》。我是画山水出身,初识它时却给我以强大的震撼。一个画家居然敢于把一个城市画下来,古今中外唯有这位宋人张择端。当时我二十岁出头,气盛胆大,居然发誓要把它临摹下来。现在想来,我对它的痴迷与我对民俗兴趣的潜质分不开。  相似文献   

19.
《清明上河图》题名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清明上河图》画的是清明时节的观点 ,是错误的。这个观点并不是历来就有的。它产生于明代的《清明上河图》造假活动之后  相似文献   

20.
国亡图逸张择端,字正道,南北宋之交的画家,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在宋徽宗朝任翰林画院画史时所作.图系绢本,画幅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它是一幅用高度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升平时期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