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彩的人物语言描写,能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能使读者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探寻人物的真实情感。在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中,作文题材多以写人记事为主,写人记事离不开人物语言描写,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和积累语言素材的良好习惯,运用合理的方法训练学生刻画人物语言的能力,为学生作文注入能量,用精彩的语言激活作文。  相似文献   

2.
邱成立 《教育艺术》2002,(10):53-55
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的独白、对话及其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描写 ,其主要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叙述、抒情和描写是记叙类文章的三大表现手法 ,叙述和描写又是最主要的表现方法。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 ,老师们比较偏重于叙述方法的指导 ,对描写 ,尤其是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关注不够 ,导致学生的作文看起来语句很流畅 ,条理很清晰 ,可总是给人一种干巴、乏味的感觉。那么 ,怎样指导学生写好人物语言 ,使小作者笔下的人物“活”起来呢?除了指导学生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外 ,还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指导学生写出有个性的人物语言。我经常…  相似文献   

3.
在四、五年级的阅读和作文教学中,怎样刻画人物,是大家经常讲授的。刻画人物最常用的四种基本方法——写外貌、写行动、写语言和写心理活动——高年级学生也应该作一定的了解。随着统编教材的教学实践,对写外貌为主的人物肖像写法,越来越受到更多教师的注意。我们也在教研活动中探讨了这个题目。现就九、十册教材的讲授,结合作文教学的写作指导,谈几点写人物肖像方面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4.
在写人的作文中,人物的语言描写非常重要,其中的对话描写又是重中之重。人物对话是刻画人物形象、发展故事情节、表现文章主题的重要手段,从这个角度上说,写好人物的对话是非常重要的。人物对话最容易反映对话双方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精彩导引】细节是我们在刻画人物时常常采用的一种方法。细节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一件事的细枝末节,还可以单独刻画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精彩的细节能把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个性鲜明。  相似文献   

6.
三年级是作文起步阶段,很多学生的习作都存在篇幅短、语言乏味等问题。小学阶段一般是学习写事的作文较多,写事就离不开写人,写人就要"说话"。人物"对话",则可以通过提示语的变化使之变得生动活泼,这样才能为文中人物"画皮刻骨"。  相似文献   

7.
史峰 《初中生》2015,(20):14-15
一篇好的作文,除了主题鲜明、结构合理、语言优美的要求之外,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也很重要.作文如果刻画好了人物的心理活动,读者就会被人物心理“同化”,则会认定你的作文“写得好”.有同学认为,人物的心理活动是“隐秘”的东西,不太好“展示”.其实,只要掌握了人物心理活动的展示技巧,心理活动就会变得“隐而不秘”.作家琼瑶最会在她的小说里刻画人物心理活动,惟妙惟肖的心理活动是琼瑶小说“深得人心”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作文训练中,描写人物是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如何引导学生写出的人物光彩照人,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正面写、侧面写、照应写、对比写、衬托写、用肢体语言写、运用"想象"写好人物的"细节"。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呼唤改革,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和写作冲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标题、立意、选材、构思、语言、人物刻画等方面进行创新,启发学生运用联想和想像进行创新作文。  相似文献   

10.
目前,许多学生写作文经常 陷进无话可说的尴尬境地,那么, 如何写出一篇篇内容充实、语言 生动的优秀文章呢? 一、描写叠加法 在写人记事的文章中,一般 离不开描写。就写人而言通常有 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描 写方法。学生在作文时应有意识 地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力求 全方位刻画人物的音容笑貌,把  相似文献   

11.
1.写出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写人的作文,从外貌对话等方面表现人固然重要,但行为动作也不能忽视。人物的行为动作总是他们性格和内心活动的表露。所以,刻画人物,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就离不开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写人物  相似文献   

12.
<正>在对学生的写人作文进行分析中发现,很多学生不能抓住人物的动作刻画人物的形象,首先不知道如何描写人物的动作,其次是不知道哪些动作能反映出人物特点。针对此现状,我们以高年级语文教材中多处出现的人物动作描写片断为切入点,进行教材重组,利用阅读教学让学生进行人物动作描写方面的积累,从中发现一些动作描写的写作规律进行仿写运用,从而提高学生写人作文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细小环节进行细致地刻画,目的是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在一篇写人叙事的文章中,只有抓住人物的显著特征,以突出其鲜明的个性。这样,我们的作文才会生动形象,具有可读性。  相似文献   

14.
许淑颖 《小学生》2013,(11):61-61
在小学的作文中,大部分作文是写人与写事的文章,其次是写景文章,再次是想象作文。要想让学生写好写人写事的文章,就得做好片断训练。我们是不是经常会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人要么是哑巴(没有语言描写),要么是木头人(没有表情描写和心理描写),这就是我们需要训练的人物的细节描写,其中包括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描写。限于篇幅,仅就在语言描写训练教学中所获得的几点体会谈一谈。  相似文献   

15.
三、刻画人物的常用方法 [存在问题] 小学作文教学,根据《大纲》的要求,不要过多过深地研究写作方法,那样反而会使多数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教学效果适得其反。我们插上几节作文知识课,只是简要地向学生介绍点写简短的记叙文所必备的知识而已。 学生作文,记事写人,当然是写得活泼一些好。不少学生笔下的人物,只是一味地干啊,干啊,既不开口讲话,也不动脑子想问题,写得呆板,平淡。 [教学目的] 1、通过这节作文知识课,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作文只摆出事件来是不够的。把人物写的生动活泼些,  相似文献   

16.
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细小环节进行细致地刻画,目的是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在一篇写人叙事的文章中,只有抓住人物的显著特征,以突出其鲜明的个性。这样,我们的作文才会生动形象,具有可读性。  相似文献   

17.
我们学生平日里的作文。写人叙事,单调乏味者众,感人肺腑者寡。所写之人往往千人一面,所写之事往往平淡枯燥。尽管学生都知道,要把人物写得鲜活生动,可从人物的外貌、神情、动作、语言、心理人手来加以刻画,然而一旦动笔,总不得要领,依旧写不出生动、传神之人。究其原因,我们教师讲的内容太多,范围太广,学生没有抓手,难以掌握,更不会融会贯通,学与写断然割裂。  相似文献   

18.
现在的作文教学一般来说都是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整个写作过程都在课堂上进行,教师命题,学生闭门造车,作文教学远离学生生活之源,导致学生作文语言成品化,结构模式化,人物事件虚构化,学生厌倦作文,更加谈不上写好作文了。在写作教学中进行有效观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学生作文,在描写人物外貌时,往往费了好多笔墨,可是给人的印象还是模模糊糊;写人的动作、语言,也是干巴巴那么几句。原因何在?主要是没有抓住这个人物的特点。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懂得写人一定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20.
不管我们写什么作文,人物几乎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在很多情况下,人物和事件都是靠语言活起来的。从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写好人物、写好精彩人物参与的事件,必须写出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努力做到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鲁迅语)。说白了,就是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描写好人物的语言,就可以显示出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