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戏剧中潜台词的处理和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戏剧潜台词的挖掘可以更接近人物,感受形象和剧本的灵魂。舞台表演中,可以紧扣舞台行动发挥潜台词的魅力,运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潜台词丰富的内涵,还可以针对规定情境准确表现潜台词的内容。演员只有熟练把握潜台词的处理方法和技巧,才能使表演更加深刻,与观众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2.
“角色”一词本来是指戏剧脚本中所规定的人物的。社会心理学家们认为:在舞台上担当某一角色的演员,是按照剧中人的方式,即剧本对角色所规定的方式,或以剧中人的态度来对待周围的事物及自己的。他的表演是由场景、导演的指示、同伴演员的表演、观众的反应以及演员本身对角色的理解和扮  相似文献   

3.
崔薇 《文教资料》2008,(4):11-12
戏剧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不仅需要优秀的剧本,还必须经过舞台演出和观众接受才能实现其价值."沈汤之争"触及到了戏剧的本质及其价值定位问题,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围绕剧本的文学价值与表演价值问题而展开的.从二者的主次关系、接受群、艺术感染力和传播的角度来看,剧本的表演价值应高于其文学价值.剧本的创作是为戏剧服务的,其根本目的是可以通过舞台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戏剧.  相似文献   

4.
戏剧单元,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辅之以课本剧表演,不失为一种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好方法.大家知道,戏剧是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要素而成的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它由戏剧文学和舞台艺术两个相互关联的基本部分组成。剧本是戏剧文学的基础,但有了剧本并不等于就是戏剧,作为表演艺术,戏剧必须以舞台演出作最后的完成.教材中的戏剧单元,是以剧本的形式呈现的,因而又称做剧本单元.剧本是供演员舞曲演出所用的脚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具有舞台性.剧本中人物的矛盾冲突,要通过个性化的台词和人物的动作来加以体现,这一…  相似文献   

5.
<正>戏剧是一种通过舞台表演诉诸观众感官体验的艺术形式,是动态的、立体的、综合的,集多种艺术因素为一体。单从语言角度论道,戏剧不能直接与剧本画等号,剧本是纯粹的文本语言艺术,呈现的是静悄悄的语言,它只是演员表演的脚本,离戏剧语言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为什么这样说呢?同是剧本,造诣精深的表演艺术家会"化腐朽为神奇",蹩脚的表演者只能"化神奇为  相似文献   

6.
剧本≠戏剧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把《雷雨》、《窦娥冤》、《威尼斯商人》、《雷电颂》等四篇课文放在一起,列为“戏剧”单元,这是不恰当、不准确的。首先,它把“戏剧”等同于“剧本”,混淆了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查《辞海·艺术分册》,剧本是这样解释的,“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戏剧艺术创作的基础,主要由人物对话(或唱词)和舞台指示组成。”而“戏剧”则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因此,这是两个内涵完全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传统戏剧讲究所谓“第四堵墙”,它矗立在演员和观众之间,不仅让演员高高在上,而且使演员与观众泾渭分明,以引起观众对舞台产生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神秘感,从而增强演出效果。现代派戏剧则主张拆除表演中的“第四堵墙”,将舞台向观众开放,将表演延伸到观众之中,甚至积极鼓励观众参与表演,竭尽所能地调动演员与观众的情感交流,让台上台...  相似文献   

8.
文类解说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戏剧是通过舞台演出而诉诸观众感官的艺术形式,其中心是演员的表演.因之,又被人称为“舞台艺术”或“演员艺术”.在戏剧作品中,人物与人物之间,由于性格不同和所追求的目的不同而展开的矛盾斗争叫戏剧冲突.戏剧作品总是由一个冲突的提出、发展和解决而得到完成的.戏剧冲突的成功与否是戏剧成败的关键,所谓戏剧性正是由于戏剧冲突解决得独特、新颖、有丰富内涵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他借助于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但中学课本中所使用的“戏剧”概念与此不同,这专指戏剧的文学因素,即“剧本”而言。这样剧本作为戏剧文学,自然也就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在这个内容的教学活动中,往往注重分析戏剧冲突和人物语言,而忽视了剧本中的舞台说明,使舞台说明成了教学中的死角。现在看来,这实在是失策之举。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的戏剧单元,节选了  相似文献   

10.
戏剧教学指的是有关戏剧文学(剧本)的阅读教学。剧本是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戏剧的文学因素,是戏剧表演的基础,是比较特殊的记叙文学。剧本不像一般记叙文那样主要以叙述者的角度、口吻描述生活,而是主要以作品中人物的语言(台词)展示生活、构成内容。剧本的台词往往富于动作性——充分体现着人物的内心活动、人物之间的冲突及情节的进展。戏剧受舞台时空的限制,讲究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故而“集中性”是剧本的又一特征。  相似文献   

11.
从诗性的角度去阐述《长生殿》语言的审美意趣。达到审美体验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剧本本身,另一种是通过戏剧表演来传达。《长生殿》语言对前人作品有诸多借鉴,并从中翻出新意。其次,演员在戏剧表演中强烈的音乐感和画面感,使整个戏剧舞台充满诗性之美。最后,我们在研究剧本的时候,最不能忘记的是作者的情感,这是剧本诗意所在的根本。  相似文献   

12.
郑廷玉剧作的舞台效果任全高对于戏剧来说,舞台是连接演员与观众的纽带,是戏剧生命的载体,元剧作家普遍具有重视舞台效果的传统,郑廷玉尤为突出。他用他那支生花妙笔,传达他独特的思想个性,并通过戏剧舞台,通过舞台上演员的表演,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对社会的剖析...  相似文献   

13.
贾芳静 《考试周刊》2011,(38):67-68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剧本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与演员根据剧本进行演出。与剧本类似的词汇还包括脚本、剧作等,它以代言体方式为主,表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相似文献   

14.
<正>戏剧是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从文学角度说,戏剧是指为舞台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在近年中考作文中,通过编撰剧本来表现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从而表达主旨的佳作层出不穷。这类文章,多以对话描写为主,通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内容,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反映某一社  相似文献   

15.
传统文学体裁中,小说和戏剧最大的区别在于故事的呈现形式。小说是叙述者讲故事,戏剧是演员演故事。因此剧本最独特的文体特点在于其对话形式和表演提示,故而解读对话和动作就是阅读剧本最根本的方法。通过品味台词和舞台说明这一方法,深度解读《雷雨》中的周朴园形象。  相似文献   

16.
戏剧作为一种不同于小说、诗歌和散文的独特文学形式,不仅可作文本供读者阅读,亦能被搬上舞台让观众进行视听欣赏。苏珊·巴斯奈特提出的可表演性原则认为,戏剧的表演比阅读更为重要,要求译者考虑到演员表演的需求以及观众接受的需求。在可表演性原则的视角下比较莎剧《捕风捉影》梁实秋和方平两个中译本,有助于探究戏剧翻译对舞台表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一般意义上的戏剧文学是指戏剧演出时所依赖的本子,导演、演员一般都必须以剧本的规定情境为据进行再创造,通过舞台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激发观众情感,达到社会教育的目的,因此它具有冲突性、对话性、动作性、谨严集中性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9,(88):37-39
如今,戏剧教学逐渐成为语文教学失落的一角,日渐式微。目前剧本教学有四种"非语文"的现象,依次为:剧本教学成为"讲经说书课";剧本教学成"表演课";剧本教学成"表演艺术欣赏课";剧本教学成"大杂烩课"。必须探讨剧本教学有"语文味"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即"教什么"。一是学习通过矛盾冲突表现人物的手法;二是学习通过对话交代往事的手法;三是学习通过舞台说明交代背景的手法。  相似文献   

19.
黄娅 《快乐阅读》2012,(18):120-122
长期以来,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异同就已成为学术界以及诸多热爱戏剧影视表演的朋友们争论和研讨的话题。有很多人认为它们二者完全不能等同,或是一部分人只认可影视而摒弃了戏剧,还有的人认为舞台演员去演电影电视永远都是"虚假、夸张、造作"的,其实不然,大家的认为都较片面,它们除了"差异"还具有彼此的"结合点",两次获得男主角奥斯卡金像奖的达斯廷?霍夫曼说:"演员长期离开舞台,就会失去营养,在舞台上与观众活的交流,是演员的营养剂。"优秀的话剧表演"养育"了影视表演,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亲缘关系是割不断的,也无须去割断它。因此就这个问题,本文我将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同仁们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戏剧影视这两种像姐妹一样的表演形式。  相似文献   

20.
一般意义上的戏剧文学是指戏剧演出时所依赖的本子,导演、演员一般都必须以剧本的规定情境为据进行再创造,通过舞台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激发观众情感,达到社会教育的目的,因此它具有冲突性、对话性、动作性、谨严集中性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