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担负着积累语言的任务。怎样培养小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呢?一、指导学生掌握积累语言的方法(一)背诵法。"背诵是积累知识、丰富语言材料的好方法"。(《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所以积累语言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背诵,但不是死记硬背,  相似文献   

2.
秦庆华 《班主任》2012,(10):45-46
正奇奇是个非常马虎的小男孩,桌上的书本用具总是横躺竖卧、参差不齐,书包里也是乱七八糟一大堆东西;铅笔不是芯断了就是没削好,橡皮随处扔;写起字来经常心不在焉,不是多个"点"就是少个"勾"。为了帮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采取过多种方法,但都无济于事。可一次偶然的班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从根本上讲是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 ,而不是单纯传授作文知识。作文知识可以教会 ,作文能力不是教会的 ,而是教师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的。我们认为要培养学生作文的综合能力 ,应建立在引导学生综合积累的基础上。所谓综合积累 ,是积累习作素材 ,积累语言 ,积累写作方法 ,积累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一、怎样训练学生进行综合积累?积累是有意识、自觉地捕捉 ,没有教师的训练 ,就没有学生积累习惯的形成 ,因此综合积累的核心问题是教师训练学生进行的。那么 ,究竟怎样引导学生进行综合积累呢?(一)积累素材。1 在生活中积累。教师要经常…  相似文献   

4.
<正>好习惯将伴随孩子的一生,使他们终身受益。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关键一点就是没有好的学习习惯。习惯的培养主要在小学,而学生需要养成的习惯很多,最为主要的是听、说、写的习惯。那么,如何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听、说、写的习惯呢?一、倾听的习惯据说,一个人70%的知识靠听得来。有人问一个高考状元:"你的学习经验是什么?"他说:"我没有特别勤奋,也没有参加课外辅导班,就是上课百分之百的听课,老师讲的我特别专注地听。"倾听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获取信息的必要手段,而学生会不会听,要靠教师的训练。  相似文献   

5.
伊势丹、新光天地……那不是咱们工薪族能常去"采购"的地方,一年里可能也就打折的那几天会疯狂地转一大圈,然后很谨慎地在打折堆里将自己中意的一件选回来。平常真  相似文献   

6.
一、什么是知识的积累学习在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有许多的学习方式,而其中的"积累学习"就是一种较好的学习形式。"积累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学好高中语文,在不断进行汉语言文字、词汇、句子、文段、文学、文法及文化常识的知识和素材积累的同时,进行语文学习方法和生活的积累的学习。这种"积累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学习,它包含语文知识和语文学习习惯两个积累层次,尤其强调学生有意识培养学习习惯。语文学习离不开语文基础  相似文献   

7.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就是说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好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一个逐渐培养的过程,一旦形成便受益无穷。课程标准在阅读目标中十分强调语言的积累,"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  相似文献   

8.
<正>叶圣陶先生对于教育的本质有这样的论述:"把某些精要的东西为自己的血肉,养成永远的习惯,终身以之,永远实践,这才对于做人真有用处。"所以,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学好语文最有效的方法。第一,好的积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是一门积累的学科,要想学好语文,就必须养成常积累的好习惯。《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句话:"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阚荣芳 《小学生》2012,(10):62-62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重在综合,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个性品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针对于此,笔者认为"读写结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方向之一,切实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其中,尤其以阅读和写作更为重要。一、由浅入深,大量阅读开卷有益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但是,开什么卷,什么时候开什么卷,都是影响"开卷有益"的重要因素。学生因年龄和知识积累的不同,适宜读的书也不同。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经典名著、报刊杂志,没有好与不好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之别。  相似文献   

10.
柏拉图在《泰阿泰德》中分析了三个关于"知识"的定义,其中第二个定义称"知识就是真信念"。我们想要分析的201a-c一节反驳了这一定义。照理说,无论是从文本本身,还是从文中苏格拉底的态度上讲,这一反驳都应该是简洁明了的。但是,现有对此的阐释不仅相当复杂,而且还引发了诸多困难,从而影响了人们对柏拉图知识论的理解。实际上,这一部分论证的核心不是对比知识和真信念,而是直截了当地指出,"真信念"并不涉及知识性的"真",因而也就不可能是知识,从而反驳了"知识就是真信念"。  相似文献   

11.
记录是阅读的一种方法,如果长期反复地使用,以至上课时、阅读时、看到有用的知识时都会很自然地拿出笔记本来记,于是用记录本积累语文知识,就成了一种学习习惯。那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利用记录本积累语文知识的习惯呢?  相似文献   

12.
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他还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就学习而言,如果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就算积累再多的知识,对长远的学习依然是无益的。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园共  相似文献   

13.
何经华 《大学生》2012,(Z4):130
人生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无知无力",就是你知识不是很丰富,身体也没长好的时候,你只是一个小孩,还在念书。第三个阶段是"有知无力",你积累了很多知识经验,可是你年纪大了,有想法也做不动了。只有中间的三十年,是"有知有力"。我们现在大多处于"有知有力"的第一个十年里,在这个阶段,大家的工资基本上是没有太大差异的,你的同学也许早你一年升个组  相似文献   

14.
语文学习究其本源是个习惯的问题,没有好的学习习惯,也很难学好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语文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适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所以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应该要在小学时期进行培养。通过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教师们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抓起。本文就从培养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以及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入手,着重调查现今低年级小学生所突显的不良语文学习习惯并力求寻找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方法,为小学生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学习的空间,促使他们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  相似文献   

15.
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曾说:"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是传授语文知识"。的确,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课,教学并不只是单纯地让学生学习一定的语文知识,还应包括语言的积累、语文能力、学习方法和习惯、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这些都可以称之为语文素养。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这些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16.
杨志勇 《新教师》2022,(1):44-45
<正>课外阅读是学生知识积累的重要途径。教师要传授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要让学生学会享受阅读,愉快地接受知识和文化的熏陶,从而让阅读成为"悦读"。一、启发学生,让他们了解课外阅读的意义阅读是吸收,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大量阅读,才能积累更多的课外知识,才能更好地展现自己;只有增加阅读量,才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17.
语文学习中积累和梳理都很重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课标的这段话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在高中阶段,学生应该注重积累和梳理语文知识,这是形成语文素养的一个极重要的途径。同时,养成这样的一种习惯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学生学习数学内动力当为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知识的积累和层次的提高,就没有学习的动力。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古训已在当今的教育同行中形成共识。学习兴趣是学习动力的重要心理因素,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突破口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学生在语文教育中要获得的最基本的东西首先应当是知识的积累,基于此,笔者从两方面来谈小学高年级语文积累和运用。一、帮助学生学会知识积累的方法,汲取语言营养第一,背诵是积累知识、丰富语言材料的好方法。积累语言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背诵,但不是死记硬背,要在阅读时进  相似文献   

20.
一、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写作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知识积累、语言积累,就不可能写出好的文章。在《红楼梦》中,香菱初学写诗就写出了那样的好诗,决非偶然。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她把全部副精力都用在写诗上,执着地追求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是她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但除此而外,也还有一些不可忽视的因素。首先,香菱有良好的资质,入园前总能忙中"偷空儿"读几首诗,这证明她决非"俗人",且酷爱钻研学习。入园后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