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高校开始对高考体育考生进行扩招以来,高考体育考生人数开始了逐年增多,每年都会有几十万人加入到这项专业的竞争当中.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高考体育考生的心理训练进行研究.通过对当前高考体育考生心理特点的发展情况研究,阐述了心理训练是运动一个重要环节,了解心理训练的作用,进而避免类似"克拉克现象"的发生,使高考体育考生在体育考核中赛出自己的成绩、赛出自我的风采.  相似文献   

2.
高考既是对考生智力的考查,也是对考生心理素质的考查。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充分发挥。那么怎样才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呢?一、增强自信心,避免"患得患失"高考是考生、家长、学校的大事,进入备考阶段,面对决定自己命  相似文献   

3.
从考试结束到录取工作结束这段时间,往往是许多考生心理问题的"爆发"期。家长、学校、教师及社会,都应密切关注考生考后的心理健康。高考前考生处于紧张的学习压力下,心理状态还是可控的。高考一结束,考生卸掉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考的临近,相当一部分考生出现了考前心理不适应症。在此,笔者为一些常见的考生心理问题开出"药方",让考生"对症下药",有备无患。  相似文献   

5.
高考结束,考生的梦魇有没有结束?根据以往的事例来看,一些考生自我感觉发挥不佳,惧怕父母责问,导致心理压力过大,出现失眠、焦虑不安等症状.还有平时成绩不错,但在这次高考中感觉发挥不理想的考生,考前考后的心理期待差距最大,即使能够上大学,心理上也易出问题.更有考生觉得自己"考砸"了,做出离家出走等"傻事"来.所有这些都说明,高考之后,考生的心理出了问题.因而高考虽然结束了,但是对考生的关怀不但不能结束,反而应当加强.这就要求做父母的,要树立正确的观点与认识,不要把孩子的高考当作"面子工程",要理性对待孩子的成绩;尤其是对考得不理想的孩子,要倍加关心,尽量多陪在孩子身边,与孩子交心、谈心,帮助孩子减轻思想包袱,走出困境,保证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网络上有许多关于高考考生是否需要进行心理辅导的争论,褒贬不一。笔者长期在基层执教,并从事高中生考试心理研究,认为考试应激反应强烈的高考生尤其需要考试心理辅导,但凡高考考生都需要进行心理辅导的说法不能一概而论。本文就高考考生考试应激反应强烈的心理行为和心理调适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7.
录取规模极小的保送生制度或自主招生环节中实施综合评价,而"云海工程"首次在高考中引入多元评价,以心理测验这一"非考试"的方式考察考生学科能力以外的综合素质,打破了"以分数论英雄"的单一评价局面,成为实施高考录取多元评价的突破口。"云海工程"报告考生成绩及个人素质的做法,使得考生拥  相似文献   

8.
"每年高考考后两周往往是考生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学生心理的突然放松容易造成巨大的心理反差,从而导致孩子在心理、生理上的不适应。"北京海淀某中学心理教师介绍说。许多学生在面临诸如此类的"高考综合症"时难以适应,不少学生高考后常常难以把握放松和放纵的度,由此引发了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9.
从高考试题的命题趋势看,上海、浙江一直是高考改革的试验田,上海、浙江试卷对"填空题"的重视是十分明显的,而且从填空题考查的作用和效果分析,通过填空题的考查更能反映出考生的实力。填空题具有杀伤力较大的特点,考生一不小心就会铸成大错,因此也给考生带来了一定的心理恐慌。面对数学高考,针对填空题这一特殊题型,考生必须高  相似文献   

10.
张承沛 《中国教师》2010,(Z1):28-29
高考体育足球专项的心理训练是高考足球专项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足球训练中,考生不仅承受较大的的生理负荷,而且也承受较大的心理负荷。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训练水平,即使身体、技术、战术训练再好,也难以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甚至会全盘皆输。文章对高考的足球专项考生心理训练的主要成果进行分析与研究,为高考足球专项考生及足球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