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叙事性强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非连续性文本"在现代社会运用广泛,生活中随处可见,其实用性特征十分明显。学会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重要阅读能力之一。一、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缺失当前,我们的学生在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中表现出来的能力究竟怎么样,在对学生阅读素养分量表分析中发现,学生在访问和检索、整合和解释、反思和评价三个认知方面的表现都比较好;在文本阅读中反映出学生比较善于阅读小说、散文等连续文本,但在阅读图表、表格、清单等非连  相似文献   

2.
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除文字之外,多以统计图、图画等形式呈现。它的特点是信息量大、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在现代社会被广泛运用,比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海报、  相似文献   

3.
正"非连续性文本"是一个近年出现的新名词,它源自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新的名词背后有新的理念和新的价值取向,正确把握其价值取向是开展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前提。一、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材料:源自生活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  相似文献   

4.
"非连续性文本"容量大、承载能力强,在现代社会被广泛运用。小学语文教材以"连续性文本"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学生多向阅读能力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给学生增加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机会,注重阅读策略的指导,引导学生从中获取信息、得出结论,从而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丰富知识、拓展视野。  相似文献   

5.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目标和内容中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到第四学段则要求:"阅读有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自此,"非连续性文本"第一次进入了广大语文教师的视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非连续性文本"不是以前没有,而是没有独立为体系,没有引起重视而已。厘清原有教学中存在的缺失,明确接下去该怎样办是"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关键。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缺失"非连续性文本"在现代社会运用广泛,生活中随处可见,其实用性特征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6.
<正>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又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是在分析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概念的基础上,探讨初中语文开展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概念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它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通常用统计图表、图画、目录、说明书、广告等形式,来呈现信息的文本。非连续  相似文献   

7.
一、非连续性文本及其特质《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语文第三学段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增加了一个新亮点,即"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它基本  相似文献   

8.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一种新型的文本形式,也是阅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已成为2011年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教学中加强"非连续文本"阅读有利于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扩大其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为学生的工作和未来提供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的教育对这一阅读类型有着一定的重视,在教学中语文教师也对其教学策略进行着积极的探索,但由于我国对这一文本阅读研究仍处于积极探索的阶段,非连续性文本的课程资源仍存在着较大的缺失,导致其教学策略仍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之处,没有针对性,无法充分的实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价值。本文就以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为切入点,重点探究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其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非连续性文本"广泛运用于现代生活,指导学生学会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取需要的信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教师利用主题活动,可以有效获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资源,掌握基本阅读策略,促进文本整合,提高学生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10.
"非连续性文本"通常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具有概括性强、简洁等特点。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能反映出其英语阅读素养与"用英语做事"能力的高低,引入非连续性文本作为英语考查及测试的阅读题型,已成为一种趋势。笔者以区级调研真题为例,探寻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提升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非连续性文本群文阅读是进行"类文本"阅读训练与实践的重要途径,能够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重视并加强非连续性文本群文阅读方法、策略的指导,对提升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里出现了一个新名词——"非连续性文本"。这一内容的出现,具有时代意义。非连续性文本在现代生活中运用广泛,随处可见,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时代特征。学会从非连续性文本中获取我们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每个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重要阅读能力之一。例如,一些产品说明书、图表、图标等等这些非连续性文本都需要我们准确地解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把枯燥的非连续性  相似文献   

13.
【教学思路】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首次提出了"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并在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  相似文献   

14.
2001年起颁布实施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从修修补补到大规模的修订,历经艰辛而漫长的十年,终于以2011年版的新面貌和我们见面了(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版)》).在修订的具体内容中,在阅读方面提出了"非连续性文本"的新要求: 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第三学段课程目标与内容) 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第四学段课程目标与内容) 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它的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实用功能十分明显.学会从非连续性文本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初中学生应具备的一种阅读能力.[1]  相似文献   

15.
数学因其学科自身的特点,在数学语言的组成上大都是数学符号、数学公式、数学图表等信息,这些均属于非连续性文本的范畴。学生具备良好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既关乎学生的日常数学学习,也直接影响其在考试中的读题、解题能力。笔者根据调查发现,现阶段很多小学生在阅读数学图表,数学公式等非连续性文本信息时,"读不懂、读不完、对应不上"等问题时有发生。鉴于此,本文将围绕"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为抓手,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这一话题,分析了小学生数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与解题能力的契合性,并给出几点提升数学非连续性文本解题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提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是小学中高段学生语文教学的一项主要目标。以"图表式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实践为例,详细阐述该文本阅读的策略以及相关的微课设计。  相似文献   

17.
牛小娟 《成才之路》2023,(3):109-112
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与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共同构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体系。当前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还存在阅读文本材料枯燥、难以激发学生兴趣,阅读技巧和方法掌握不足、阅读能力明显不高,阅读训练不达标、阅读水平不能得到提升的问题。教师要在了解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实际的基础上,科学选择阅读文本、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划分阅读文本类型、传授文本阅读技巧,强化阅读文本训练、提升学生文本阅读水平,以促进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非连续性文本"是指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学段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提出,要让学生"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给新时期语文教学指出了一条新思路,我们要在教学中善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非连续性文本作为重要的阅读内容,明确指出:"阅读有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部分省份也将非连续性文本的考试要求明确列入中考考试说明。在考试形式上,有的在综合性学习中体现,有的在现代文阅读中体现。但是,反观日常教学,"几乎没有涉及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得不到培养"1。因此,本文将结合各地中考或模拟考  相似文献   

20.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叙事性强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是一种新鲜却又很常见的阅读形式,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一方面需要在思想上重视,在行动上践行,要切实提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载体、时间、平台,让学生方便阅读,更需要在具体的方法路径上给予科学的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