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文清 《培训与研究》2007,24(10):14-15,32
白居易的讽谕诗大多是"以情为主而义附之,所以成为为时而著、为事而作的诗,"主要作品有《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具有丰富的现实内容和思想内容,白居易的讽谕诗对后世诗人关心政治和民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其讽谕诗创作也存在不少缺陷,这是由作者创作的主旨所决定的。过分注重"为时为事"、"补察时政"的创作原则,影响了讽谕诗的情致韵味。  相似文献   

2.
对《蜀道难》艺术成就的推崇,前人几乎众口一词;而对其立意旨趣,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立足《蜀道难》的思想内容,结合其创作背景、诗人当时的创作状态和创作初衷对该诗的旨趣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李白的饮酒诗在其诗歌创作中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时期的饮酒诗,思想内容是各不相同的。各个时期的饮酒诗真实地反映了诗人的性格特征和思想矛盾,总体上展示了诗人的心灵历程,勾勒出了一条清晰的诗人思想发展线索,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体现了诗人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
《咏贫士》七首思想内容丰富,借歌咏古代贫士来抒发己志。诗中所咏贫士的事迹分别见于其他史籍中,其中皇甫谧《高士传》是其主要的材料来源。陶渊明对材料的选择和构思不仅体现了其诗的创作特色,也体现了诗人的思想情感取向。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左思各人生阶段活动、思想及《咏史》诗的内容、风格、诗题等的综合探析可知,《咏史》诗创作时闻应为永康元年(300)至太安二年(303)某一集中或较短时间内,是诗人对生命历程作深刻总结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羁旅行役是诗歌创作的传统题材之一,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旅诗的创作处于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大量的诗人作家都开始关注个人的荣辱得失,开始寻找自我的生命体验。谢朓作为这一时期的伟大诗人,由于受到人生际遇的影响,开始创作行旅诗,他所创作的行旅诗都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色彩,并且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萧统在《文选》中列入了他的9首作品,可见对谢朓所创作的行旅诗的肯定。以谢朓的被收入《文选》的这几首行旅诗这类文体作为立足点,从行旅诗的概念界定、思想情感和成就等方面,展开具体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李菁菁 《文教资料》2012,(34):103-104
以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的诗集《天真与经验之歌》中的《飞虻》为语料,结合诗人的个人经历与诗歌的创作背景,解读飞虻的寓意,认为:《飞虻》一诗强调了追求平等自由的思想,以及为了思想飞翔可以舍生忘死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文章论述了学者型诗人马德俊的创作历程、诗集《神秘的玫瑰园》的思想成就和艺术风格,认为马德俊的叙事长诗《穆斯林的彩虹》是一部回族文化史诗,《神秘的玫瑰园》意蕴深刻,内容丰富,手法新颖多样,风格独异鲜明,堪为新时期诗苑中一枝奇葩。  相似文献   

9.
周诒蘩是晚清湖南地区创作成绩突出的一位闺阁诗人。她的词集《静一斋诗馀》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在思想性、艺术性上均具有独特性。  相似文献   

10.
十八世纪英国伤感主义的杰出诗人托马斯·格雷以一首著名的《墓园挽歌》把伤感文学推向了顶峰。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诗人在表达伤感内容的同时,在形式上又结合了古典主义的创作要求。《墓园挽歌》不仅成为那个时代,而且是今天最完美的诗篇。  相似文献   

11.
王节 《现代语文》2009,(4):110-112
[课文解读] 《秋大》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何其芳早年创作的一首诗作。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表现了一派明朗纯净的诗意诗风。无论是从诗歌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还是从诗歌所具有的审美情趣而言,这首诗都比较符合现代初巾生的欣赏口味和认识水准,适合培养学生初步鉴赏优美诗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身居人境 心系桃源——叶芝诗作《茵纳斯弗利岛》译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茵纳斯弗利岛》是叶芝的早期代表作。该诗集中表现了诗人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厌弃和对田园牧歌生活的无限向往,具有逃避现实的唯美倾向和鲜明的浪漫色彩。本文在翻译该诗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它的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并对读我国晋代诗人陶渊明的《饮酒》(其五),进一步说明这位杰出诗人早期诗歌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3.
《鞍状山上的雪》是美国"垮掉派"诗人加里.斯奈德的一首蕴含着生态主义思想的小诗。该诗虽然篇幅短小,但文学形式和思想内容都非常丰富,对于读者深入理解斯奈德的思想和创作具有重要意义。这首生态主义诗歌在文本的解构与再解构中实现了意义的两极互动,而此间的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格化集中体现了各种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诉求。  相似文献   

14.
在文学上,威廉姆·布莱克是英国第一位藐视情理规则、反对18世纪古典文学传统、珍视个人想象的浪漫主义诗人。《虎》诗为布莱克创作并被收入到其诗集《经验之歌》中,是一首反映作者进步思想的著名中短诗。诗人在诗中运用了听觉意象、象征意象、动感意象、引喻意象来具体表现其思想,读起来使人感到铿锵有力、气势磅礴。对《虎》诗进行评论,旨在领会诗中的深刻涵义、挖掘其中的美学价值、借鉴诗歌中的创作技巧。  相似文献   

15.
南宋后期,魏庆之编的诗话总集——《诗人玉屑》是对宋人诗话的集成性选编,从保存南宋诗话资料的意义上来看,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诗人玉屑》的诗法论为当世及后代诗歌创作与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其中"命意"说所提倡的诗学思想与创作理念尤为重要,堪称中国古代诗学举足轻重的篇章。  相似文献   

16.
郭小川诗歌的思想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的思想美,是诗的灵魂,是诗最重要的美学内涵之一,也是诗创作和评论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尚书·尧典》,就高标出了“诗言志”三个大字。这古老的“诗言志”旗帜被一代一代的诗人和诗论家高举和传递下来。在世界诗史上,进步的诗人和作家,同样也十分重视诗的思想,形成了一个可贵的传统。雨果说:“诗存在于思想中,思想来自心灵。诗句无非是美丽身体上的漂亮外衣”。因此,重视思想,追求诗的思想美,是古今中外优秀诗人共同的美学主张,也  相似文献   

17.
《长乐诗话》成书于梁章钜创作生涯的早期,缘起于梁章钜对区域诗学的关注,内容多限于介绍长乐一县的诗人及诗歌创作情况,反映了梁氏早年的诗学思想。《长乐诗话》编纂以时为序、以人为目、因人存诗,又杂采方志文集资料,解疑补缺,创新性地从家族诗歌创作史的角度编纂诗话,使得长乐县史上许多不存于文学史却颇具文采的诗人及其作品流传下来,对于后人了解长乐县的区域文学及家族文学创作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8.
徐敬德不仅是朝鲜李朝时期性理学气本论的思想代表,也是一位诗人,其《花潭集》卷一共收录了他创作的八十九首诗歌,其中有近十二首哲理诗,再加上其诗作中属于说理的诗语和诗韵,约占其诗歌总数的百分之十五。其哲理诗有《天机》、《有物》、《观易吟》、《冬至吟》、《挽人》等等。本文结合徐敬德哲学思想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及主要的哲学思想观点,分析了其哲理诗中所蕴含的极具思辨性的性理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
《过故人庄》是孟浩然的诗歌代表作,本文通过考察孟浩然的生平经历,说明《过故人庄》是诗人仕途失意,重返故乡后的作品,当中应隐含了诗人仕途无望,决心投身田园的思想。本文亦解读了《过故人庄》的用字和典故,指出诗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决心归隐田园的志向。因此,《过故人庄》的创作旨意除了是表达诗人对田园风光的赞美,以及抒发对友人的真挚情谊,还流露了诗人放弃仕途,决心归隐田园的心愿。  相似文献   

20.
济慈的《希腊古瓮颂》与叶芝的《驶向拜占庭》这两首诗的创作虽相隔一个多世纪,但在写作技巧与思想意义上却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二者都表达了诗人对理性和完美永恒的追求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