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文学作品的主题是文学作品解读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文学理论如何看待和阐释这些问题,对日常的文学解读和语文教学有重要影响.本文对文学作品主题的模糊性问题、多主题问题、形象大于思想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2.
接受关学等近代文论认为,读者是作品意义的建构者。文学作品教学应提倡多元解读,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个性表达。但是,在近期的文学作品教学过程却也出现误读和拓展过度等多种不良现象。本文拟从当前文学作品解读的多元泛滥现象出发,寻求文学作品教学多元解读的界域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3.
接受关学等近代文论认为,读者是作品意义的建构者。文学作品教学应提倡多元解读,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个性表达。但是,在近期的文学作品教学过程却也出现误读和拓展过度等多种不良现象。本文拟从当前文学作品解读的多元泛滥现象出发,寻求文学作品教学多元解读的界域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阅读占据着非常突出的地位。文学作品具有多义性特点,不同的读者对于同一文学作品有着不一样的理解与认识,这使得文学作品多元解读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必要内容。多元解读不但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语文课改的必然要求,研究初中语文文学作品多元解读意义非常重大。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阅读占据核心地位,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仅身负重任,而且处理的都是最基础的问题。文学作品的开放性与多义性尤为鲜明,由于读者生活经历与审美理念等差异较大,所以对相同文本理解不同。那么,在中学阅读教学中通过正确方式更好解读文学作品极其重要。在本文中,分析了中学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多元解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多元解读对策。  相似文献   

6.
对近年来文学作品教学的“过度诠释”(其实也是语文教学的“无序”和“失控”)现象,早就有专家提出过批评,不必赘言。笔者欲探讨的则是问题之另一面,即怎样正确而恰当地解读文学作品——既不走火入魔,又能落实到位。笔者觉得,在中学语文教学这一特定范畴里,认识和处理文学作品的难度主要不在于专业水准,而在于解读理念。我们知道,一个文本(文学作品)的解读是需要定角度分层级的。知识和能力永远是我们根本无法回避也绝对不能放弃的教学追求。无论我们的语文教学理念怎么更新如何发展,万变不离其宗,背离了教学的宗旨必定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相似文献   

7.
文学作品的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存在着以生活的本真观照作品内容、以另类的视角标示个性的解读、以内容的概述替代意蕴的品味、以花哨的拓展掩盖实质的虚无等一些违背文学作品教学实质的现象,理应引起中学语文教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文学作品的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存在着以生活的本真观照作品内容、以另类的视角标示个性的解读、以内容的概述替代意蕴的品味、以花哨的拓展掩盖实质的虚无等一些违背文学作品教学实质的现象,理应引起中学语文教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毕大林 《文教资料》2012,(28):27-28,60
文学作品的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日显重要,它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认识社会和人生、树立良好的品德修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往往突出其政治思想性,造成了文本意义解读的概念化、单一化,造成了学生思维的僵化。而文学作品是以形象反映生活、揭示社会和人生的,形象本身的内涵具有复义性、丰富性,因此,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必须打破传统,走出单一化、概念化的死胡同。本文将通过对文学作品具有的复义性特点的论述,提出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的复义性阅读,鼓励学生对各种文体的文学作品的意义作独特的、多样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以往语文教学一个积弊是,作品阅读教学关注的都是语言问题,是对语言的解码和编码,漠视人的精神生命。在表现论、存在论视野下,首先关注的是人,是与言语有着密切关系的言语生命,是言语和生命存在的关系。当前文学作品文本解读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指向言语生命的解读,言语生命解读不仅是解读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符合新课改理念的。  相似文献   

11.
文学作品是小学生汲取文学营养的主要材料之一,它对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可以说是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小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受到自身的性格、生活环境、兴趣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呈现多元化。本人结合自己的多年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如何提高小学生对文学作品个性化解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文学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长期没有得到重视。课程改革让文学教学获得了应有的地位,文学教学研究也逐渐受到教育研究者们的关注。为什么要确定文学教学内容,如何确定文学教学内容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针对初中学段文学作品教学内容面临的问题,从对文学作品的整体把握和细节化探究、对文学作品的正确解读和体验式感悟以及对文学作品的形成解释和生成性评价三个方面,阐述文学教学内容确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白爱娃 《时代教育》2010,(7):106-106,113
多媒体技术因便捷和优越而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进入英美文学教学环节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源,拉近文学作品与学生的距离,有利于学生解读文学作品.同时也造成了教师主体思想和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受限的局面.本文旨在反思多媒体环境下英美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位置。在教学实践中,常见教师未能明确其"文学"身份,而把它们附属于"文章"之中进行教学,或者被当作语言材料和应试训练的例文,文学作品教学因而陷入枯燥、机械、苍白、乏味的境地。因此,倡导文学作品的教学要追求"文学味"。教出"文学味"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文学视角解读文本,二是用文学方式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非常重视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当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主题的多元解读和人物的立体分析则是达此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中学语文课本里所选的文章,除少量的说明文及其他应用文外,大多数都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个复杂的存在,为读者留下了多元解读的空间。教学的功利化关闭了语文课程中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空间,多元解读一旦废止,个性解读更无从谈起。学生的阅读个性没有了,教师的教学个性也被捆绑囚禁,文学的美丽、文学的魅力,乃至文学的生命,就将在我们的语文课里一并丧失。  相似文献   

17.
与一般意义上的历史著作相比,文学史有其特殊性。文学史除了要有历史的连续性、系统性,还应该体现出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在高校文学史教学中,不能偏重讲授文学的外部历史而忽略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也不能只选读文学作品而不注重文学作品与作家、时代背景之间的历史关联。如何兼顾文学史的文学性与历史性,是从事高校文学史教学的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大学英国文学教学中如何处理文学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如何讲解文学作品中的社会背景,如何在讲解文学作品时传递出独特的英国文化,是每一个英语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从教材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目标有所改变;英文文化因素两个方面解读如何在大学英国文学教学中传递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学语文教学领域,散文和诗歌的教学应该说效果是不尽如人意的,其原因既有教师文学素养不高方面的问题,也有教学方法不科学,违背文学作品特别是散文诗歌作品解读规律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化发展、培育创新精神是新的课程标准提倡的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文学作品以其自身独有的魅力,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阅读群体,由于受其知识积累、生活经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在解读文学作品时,往往把握不住作品的"经典".在重视个性化解读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留住"经典".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文学作品的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