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王卫红 《职教通讯》2017,(33):22-24
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方法及策略,引导学生释放出自身内在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强大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学习转化力。"学习力"是由学习能力、学习转化力、学习毅力、学习动力和学习效率等多种因素组成的一种合力,课堂教育教学要注重解放学生的"学习力"。根据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习力"的现状分析,提出解放五年制高职校学生"学习力"的举措: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2.
学习动力是影响学习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探索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对于达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使高职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的需要,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学习动力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在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调查,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现象越来越普遍,应引起高职院校相关部门和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通过调查分析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旨在帮助高职生提升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4.
高职生学习动力系统及其校域调控与开发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生学习动机不强、兴趣不高是高职教学面临的难题。高职生学习动力产生于一个完整的动力系统,调控与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系统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通过高职生学习动力系统的要素激发、教学设计和校域情境影响力合成等路径,可以达到引发动力、增强动力、调节动力和凝聚动力等目的。  相似文献   

5.
高职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是阻碍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缺乏的行为表现,提出了如何提高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职教育的教育模式和教育主体具有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殊性。认真研究和分析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动力系统,激发高职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成才的积极性、主动性,是我们高职教育的首要任务。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了解和明确高职学生学习成才的内在动力系统。这一系统包括学习需要、学习兴趣与爱好、理想和信念等。要帮助高职学生确定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引导和培养学习兴趣,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从而达到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7.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学习动机指的是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又称"学习的动力".由于学习目标指引着学习的方向,可把它称为学习的诱因.学习目标同学生的需要一起,成为学习动机的重要构成因素.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策略,为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职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缺乏是高职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制约因素,本文结合现阶段对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契机,根据教高2006[16]号文件"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的精神,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开发,提出了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力和兴趣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是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取得良好学习成绩的重要条件之一。如何培养和激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一个值得我们大家一起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研究性学习与探究学习、发现学习、自主学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人们对既有一定联系又有所区别的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发现学习、自主学习进行了许多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但在对它们内涵的界定和彼此关系的看法上,却说法不一.因此有必要把这些问题整理、分析清楚,以便人们更好地对它们进行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和我国学习方式转变的方向。为了研究中小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笔者对分层抽取的440名教师和14 406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转变,但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有所欠缺;女生、低年级和城市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相对较好;教师获得的教学支持、教学自主权和教学方式对学习方式转变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以成绩为导向的教学能力却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学生的母亲学历、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内在学习动机等对学习方式转变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学业压力越大越不利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增强教育管理的民主性,提高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3.
论学习型组织与终身学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学习、有行动的团队组织 ,自从上个世纪 90年代彼得·圣吉 (PeterSenge)的《第五项修炼》一书问世后 ,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对于终身学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学习型组织在现实社会各个层面中得以充分利用 ,促进各类团队终身学习的持续发展 ,以最终实现学习化社会为目的  相似文献   

14.
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学习化社会,实现终身学习,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它一方面要求学校向社会开放,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多次受教育的机会,形成开放、灵活、发达、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一方面要求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形成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环境和氛围,使学习成为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5.
RBL的学习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基于资源的学习(Resources-Based Learning,RBL)所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基于学习设计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文中分析了目前RBL的学习设计模型、RBL资源的选择和资源的学习支持属性等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了RBL学习设计中的学习环境设计模型、RBL中的资源生命周期及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型,为深入开展RBL的学习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主动学习与学习动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教育十分强调学生以主动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对于教学活动以及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性。针对小学阶段学生学习动机发展的年龄特点,我们认为,应当将各类动机结合起来,着重培养小学生的认知内驱力,以此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17.
创知学习就是创造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案、新活动、新方法、新技术的学习,它不仅是人的本质和人的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与传统学习有本质区别;创知学习和以创知为基础的终身学习是人类学习的新境界;要搞好这两种学习,就必须改变观念,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和完善终身学习制度。  相似文献   

18.
《历史教学》2005第1期刊登了刘俊利先生《基于实践的研究性学习反思》,对于研究性学习主阵地在“课堂”;“标准”下的“多元”;灵魂是“问题”等认识,本人原则上认同。但有些具体问题的看法不敢苟同,如“体验式学习不能归属研究性学习范畴,它与探究式(研究性)学习、有意义接受式学习一起构成当前中学历史学习的三大主要学习方式。”我认为至少在认识上有以下三个误区:  相似文献   

19.
运用自编问卷对51名教师和100名学生进行了大学网络教学师生互动状况的调查。结果发现:师生均认为网络环境下师生的互动更灵活和广泛,但由于网络技术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这种互动较表层,深度不够,缺乏情感上的沟通。其中,学生的认同度更趋一致,教师除在年龄上差异显著外,在教龄、性别、学历、所教学科及职称上也存在一定差异,年轻的、教龄不长的女性教师认为大学网络教学师生互动性更强。  相似文献   

20.
论学习自由与研究性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自由是学术自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理念,它不仅在历史上对高等教育实践产生过重要影响,而且对当今的高等教育实践仍具有重要价值。鉴于学习自由的实践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通过研究性学习实践学习自由是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