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雎不辱使命》(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长期以来,人们对文中的秦王形象早已形成了共识,认为这是一个阴险狡诈、色厉内荏又外强中干的残暴者,是一个与唐雎相对照的反面人物。代表这种观点的是配套的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该文的"问题研究"这样评价秦王:  相似文献   

2.
大多数参考资料都认为,苏轼的《石钟山记》里所说的"古之人不余欺"的"古之人"是郦道元。但笔者认为,只要仔细地加以推敲,就能否定上述观点,这个"古之人"应是为石钟山命名的人,而绝对不是郦道元。可以从这个句式本身出发,进而从文章所出现的人物阐述,再从苏轼的性格以及文章中的三处写疑去探讨。  相似文献   

3.
李来生老师: 读了你由<江西教育>编辑部转来的信,觉得信中谈到的"两个困惑"反映了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心声,因为它们也曾是他们的困惑. 对于困惑一,我们认为首先教师不急于下结论,不要轻易对答案进行评判,要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不妨先让他们说说这样说的理由.接下来引入文本,找出课文中写秦王的词句,分析人物特点.通过这些词句,学生自己会评判秦王是个怎样的人、理解作者写这些内容的意图.这样处理既能使学生了解文中的秦王是个恃强凌弱、虚伪无信的人,又能理解这样写反衬出蔺相如忠贞、正义、勇敢的正面形象.  相似文献   

4.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都涉及到这样一个基本观点:“在对外开放中,我们要善于吸收和借鉴整个世界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文明成果。”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观点,也是人们思想上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正确理解这一观点?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5.
《世说新语》中王戎是一个吝啬到骨髓的人物,然而他又是一个十分多情重情的人物,他会做出"钻核卖李"这样的事情,又会说"情之所钟,正在吾辈耳",历代学术名家多认为王戎的吝啬是本性,而慷慨和重情是伪装。本文从历史和人情的角度来分析王戎形象矛盾的根源,认为王戎的慷慨和重情是本性,而吝啬则是一种伪装,并进一步分析他伪装吝啬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精讲课文,就是对课文面面俱到,事无巨细地剖析讲述吗? 答曰:非也.精讲课文应该视教材的具体内容,特别是学生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对知识掌握的情况而确定精讲内容.有时,即使是教材的重点,也不能被精讲,因为学生运用已学知识与已获能力即可自行解决.总之,根据笔者教学体会认为这样三点可确定为精讲要点.一、抓住关键性词语. 名家名篇,不乏精采之处,通过这些地方的讲解,使学生在获得享受的同时看到自己的差距,这对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对理解能力的提高,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渑池之会"一部分中有这样两句话:"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这里的"令"和"为"两个诃的使用就很精采."令"字不仅祈使的口气.而且比较强硬,在秦赵两王之间,谁都不能用"令",但秦国这位御史却把秦王"请鼓瑟"的"请"字写为"令",这就活画出秦王逞凶逞强、蔑视弱小的嘴脸,揭示出企图称王  相似文献   

7.
《考试》2008,(4)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这一话题并不新颖,却具有永恒的价值,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主体性、有效性、生成性和情感性是一堂"好课"的重要特征,是我们追寻心中理想课堂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关老爷"是汉字王国中的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他的子孙特别多,比如"关心""关怀""关切""关照"……真是人丁兴旺啊!可是,人多了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惹得"关老爷"很不开心……(小博士)近来,"关老爷"心里有点儿不高兴,为什么呢?因为他老听人说他有几个孩子最近只顾玩耍,而把本职工作都给忘记了。究竟是谁这么大胆呢?"关老爷"决定来一次微服私访。  相似文献   

9.
《将相和》一文有这样一句话 :蔺相如说着 ,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这句话是一个求异思维诱发点。这个思维点可以诱发学生从多角度去考虑问题。因此 ,教师必须抓住“蔺相如真的要将和氏璧撞在柱子上 ,还是故意做样子吓唬秦王的”去诱发学生。这样问 ,能使学生认真思考、积极议论。他们会众说纷纭 ,有的认为蔺相如真的要将和氏璧撞在柱子上 ,如果不撞 ,秦王就叫手下的人来抢 ,和氏璧就落到秦王的手里 ;有的则认为这是蔺相如故意做样子吓唬秦王的 ,因为他摸透了秦王爱璧的心理 ,可以用撞璧来迫使秦王以城换璧……当学生对问题看法不一的时…  相似文献   

10.
在我的母校有一个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里蕴含着"强大"的真实含义。因为一个人如果只知自强不息,却不知厚德载物,那他永远只是一个强而不大的小人物。今天归结瑞典人的厚德载物就是两个字——不争。这种不争不是因他们软弱而不争,恰恰是因他们足够强大而不争:一方面,他们强大而与人友好相处;另一方面,别人因他们强大友好而不敢与之争,只能乐于与之友好。一个国家能达到这样自强而不争的境界,才是一种真正的强大。瑞典人的不争具体表现在"三不争"上。一是不与天争。对瑞典人来说,没有争分夺秒这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网络上热门的"艳照门"事件作为一个事例,在总结前人对于中国人脸面观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如此重视脸面及其影响的社会中,出现"艳照门"这种有伤脸面的事件的原因。笔者认为,由于中国人具有现实主义的哲学观,对于脸面的追求是具有现实主义目的的。要脸面,是为了达到良好的社会后果,刻意作出的一种印象整饰行为。在私密性情境下,中国人的行为随着情境而变化,使得"艳照门"一事不涉及到社会评价作用,也就失去了印象整饰的目的,因此当事人不会考虑到是否会损伤脸面,因而有了存在的可能性。但是由于网络环境的特殊性,使得这一行为被公众知晓,就造成了社会影响。当这一行为被他人评价之后,就造成了"丢脸"没面子"这一后果,以及名誉上的影响和现实中某些方面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12.
《荆轲剌秦王》中“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是一疑难句子。课本的解释是:“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我认为这样解释有些勉强。一、“竖子”应该指说话人的对方。在古汉语中,“竖子”在用作对别人的蔑  相似文献   

13.
改前语一个正常的人,总是会说话,会行动,会思考,这才是活人。可是,有些同学写的人物往往哑口无言,缺少活动,也不见思想,这样的文章自然寡淡无味。为什么这些同学笔下的活人却不"活"呢?因为小作者一味地用自己的话来叙述人物的语言、行动和思想,而不是让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自我表现"。下文《我的老  相似文献   

14.
不少同学在写人时常喜欢用一种介绍的语气,如“他学习非常刻苦”,“她是一个关心集体的有心人”,“王老师教学认真负责,讲课生动”……这种介绍式的语言当然也是需要的,但如果通篇都是这样的就不行了。这种“贴标签”、“作鉴定”似的介绍只能给读者一个概括的、笼统的印象,这样写出来的人物是“平面的”,“立”不起来。这就好比大幕未开前,一个人在给观众介绍剧中人物,而观众盼望的是:别老介绍了,快点开幕吧,让我们自己看戏,看人物怎样演戏。我们可不要当这样的介绍者,介绍得再详细,也还是隔着一层,平面的人总是瘪瘪的,干干的,而人本应该是…  相似文献   

15.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写到这样的情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读到这里,有同学认为其中的“万岁”是指秦王。这是误解。其实,战国以前,人们喊“万岁”,仅是表示开心或祝贺的一种习惯用语。早在《诗经》中就有“万寿无疆”的诗句,是用于民间的祝颂之词,可看作是“万岁”的“远祖”。后来的先秦历史散文《战国策》中提到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史学界一直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史记》有“人民性”,“处处从人民立场上来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支撑这种观点的主要证据有四:一是司马迁“大胆地歌颂农民起义领袖的历史功绩”;二是“写了不少游侠、刺客、龟策、日者、货殖等下层社会的人物”;三是“热情地颂扬了那些对国家民族有贡献、对广大人民有过好处的历史人物”;四是“司马迁从同情广大被压迫人民出发”,“敢于揭发和抨击那些强暴的统治者及其御用的大小爪牙的各种罪行。”这种观点及其证据是错误的。“人民性”是对人和事进行阶级定性的词汇,它与“有同情人民的表现”不同,它反映了一个人的立场是从人民利益出发的。而《史记》的出发点却是西汉统治阶级的政治利益。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中经常听别人这样说学生:想学的同学不用督促也能学得好,自己不想学习的同学督促了也没有用。这是一种典型的"二分法",单单强调学生自身因素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持有这样观点的人往往得出的结论是:老师管与不管都不重要,所以就理所当然地选择不管。我认为这种分类方法是不科学的,同样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持这样观点的教师是不负责任的。最根本  相似文献   

18.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两大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我国政治界、学术界以及历史教学界一直“只把新民主主义理论理解为革命论”,认为这一理论是阐释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动力、对象、前途等的科学理论。1988年,著名学者于光远先生提出与此不同的新观点。他说:“我的研究使我作出这样一个判断:‘新民主主义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论’这样两个密切不可分的组成部分。”这一观点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共鸣。笔者敬佩于先生的创新精神,却不敢苟同他的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9.
时至今日,从理论上反对“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一观点的人,大概已经没有了,可实际上多数学校并没有按全面发展的观点进行教学。笔者认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当是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而基础教育的改革应当从“副”课转正着手。  相似文献   

20.
《唐睢不辱使命》一文向我们讲述了唐睢这位安陵国的使者出使秦国,不畏秦王的淫威,以死相搏,使安陵国避过了一劫的事。他没有辜负安陵君给他的使命,其凛然正气使我们震撼。我们在赞赏唐睢的同时,不能忘记还有一个也值得我们赞赏的人——安陵君。安陵君对秦王所提的“丰厚条件”,并没有接受,而是婉言谢绝,因为他识破了秦国的骗局,可见安陵君是一个头脑十分清醒的君主。他意识到自己的婉拒势必会使秦王盛怒,于是就派唐睢去谒见秦王,而唐睢终不辱使命,使安陵国躲过祸国之灾。这又说明安陵君是个有慧眼的君主。试想如果安陵君随便派一个人去拜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