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是先秦文学中的代表性作品,它以其独有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赢得了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虽然其曾被斥之为"邪说""畔经离道之书"。但《战国策》中的散文语言简练、生动又富有表现力,不仅具有讽刺和调侃意味,同时又具备教育功能,传达了人生哲理,因此在语文教育教学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将从《战国策》的写作技巧、艺术风格和寓言教学作用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战国策》对语文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战国策》中对语言的运用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策士们根据交际目的,结合当时语境选择最合适的语用策略成功地达到交际目的,可以说是上古语言交际的典范。本文以《战国策》为语料概括出常用的、相对稳定的六种策略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3.
李怀中 《学语文》2004,(4):53-53
《战国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策士的言论和活动。它不仅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还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文笔纵横,论事周密,语言生动活泼。《战国策》里有许多精彩的篇章值得我们细细探讨,《触龙说赵太后》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4.
《战国策》之所以被世人推崇,它精妙的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辩丽横肆是学界公认的主要的语言艺术特色。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语言特点,那就是用生活化的语言去解决很严肃的政治问题。换言之,《战国策》的语言呈现出政治话语生活化和生活话语政治化的语言特色。文章从具体事例入手.对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战国策》中的"是"字的用例进行穷尽式的搜集和整理,就其中的"是"字的词性和语法功能来讨论《战国策》中的"是"字的用法。文章认为,《战国策》中的"是"字作代词时,能够在句子中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和状语,"是"字还有形容词、动词的用法,以及由"是"字组成固定结构的用法。  相似文献   

6.
《战国策》是一部记述战国时期策士们的言论和活动的书。《战国策》在语言的运用上,是极为生动明丽的。刻划人物维妙维肖,细读篇什,人物音容笑貌跃然纸上。在表达思想内容上,有很多东西是值得今天深思而慎取的。就《邹忌讽齐王纳谏》一  相似文献   

7.
《石家庄学院学报》2022,(1):117-123
《战国策·中山策》是传世典籍中最早的中山史料汇编,然其所录以记言为主,缺乏明确的时间脉络。《战国策》中山史料可以划分为魏灭中山、中山称王和赵灭中山三个时期,在此基础上的史料系年可以纠正前人的诸多疏误。《战国策·中山策》的编纂并未完全遵循"因国别"和"以时次之"原则,出现了收录不全、史料窜入和时间凌乱等问题,此外在"除复重"方面也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8.
这篇文章选自《战国策·赵策》.《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按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顺序排列.《战国策》的文章特点是长于夸张铺陈,无论说理叙事,都表现了一种气势雄放的特点,语言流畅犀利,有声有色.描写人物也具体鲜明,栩栩如生.文中还不时使用生动的寓  相似文献   

9.
《战国策》在写人艺术上构思巧妙、写法多样、人物形象个性鲜明,颇有赏读和写作的借鉴意义。结合教材中的作品,探析《战国策》借助完整跌宕的情节、多样精微的描写、典型环境下的个性化语言和对比衬托等方面塑造人物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0.
《尸子》载"列子贵虚",《战国策》则言"列子贵正"。"虚"倾向于道家思想,"正"则接近于儒家思想。通过对"正"的分析,可知其已内化为诸子思想的精髓,随时代变迁而变化。再反观《战国策》相关记载,可知其有鲜明的针对性。因此,"贵虚"与"贵正"并不冲突。  相似文献   

11.
文章根据刘向《战国策书录》所述,对《战国策》的“国别者八篇”和六种“中书”资料进行分类考辨,进而参照《战国策集注汇考》和《战国策考辨》,对其编订体系进行简略考辨。  相似文献   

12.
“之”是《战国策》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它词性多样,用法复杂灵活,对《战国策》思想内容的表达和语言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主要论述“之”的动词、代词、助词等多种词性及意义,从而得出“之”是一个兼类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冯谖客孟尝君”一段文字在《史记》和《战国策》中都有,到底是《史记》撷取《战国策》,还是后人以《史记》文入《战国策》,不能简单定论。从两篇文章的主题看,《战国策》主题更集中,更有意义,似在前文基础上的改进。从内容情节的差异看,《战国策》文章细节的取舍、结构的紧凑、抑扬手法的运用等都比《史记》略胜一筹。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史记》中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是原创本,《战国策》的冯谖篇段是在《史记》基础上增枝加叶而成的文章。  相似文献   

14.
《战国策》中论辩语言华丽恣肆、极具文采、气势磅礴,说理透彻,逻辑严密,策士们通过论辩充分展示了沟通艺术。秘书人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在工作中承上启下,联系内外,沟通左右,辅助领导,因此,语言的运用十分重要。有沟通的地方就需要艺术,而在《战国策》的生动历史故事中及策士的精彩论辩中展现的高超沟通能力中寻找沟通艺术,学习和借鉴他们的沟通逻辑、沟通语言、沟通心理可以更好地开展秘书工作。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战国策》的书名和编著者,历来说法众多且各执一词。本文首先根据刘向《战国策书录》所述,对之进行分析辨缪。其次,依据《战国策》原文,对其编著者进行简略考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四个方面将《史记》与《战国策》的人物描写艺术进行比较,认为《史记》继承和发展了《战国策》的人物描写艺术。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战国策》常用词研究正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本文选取了《战国策》中的“讲”、“让”两个常用词,并对其在《战国策》中的用例、词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战国策》作为我国先秦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历史散文著作,历来都有众多学者对其进行探究,但大多数人都从战国策士风貌,以及其语言叙事方面进行论述,其实在《战国策》中有不少评述性文字,这些评述文字仿佛像是故事叙述的隐含作者,以一种通览全局的视角向读者讲述故事,其评述文字短小却精辟独到,极富特色。  相似文献   

19.
[设计思想]《邹忌讽齐王纳谏》是《战国策》中的名篇,文章语言浅显,但文言知识集中典型,是学生学习文言知识的好素材.同时,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说理委婉而富有鼓动性,充分体现了《战国策》的行文特色,又是感受史传文学艺术魅力的范本.因此,本课力求言文并重,兼顾文言知识的学习与文本的鉴赏,并尝试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体验,力求在学习方式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20.
《战国策》高诱注在注释内容、方式、方法、术语运用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文献价值和历史价值。现存高注对《战国策》的词义、文意、校勘等进行了较准确的解说;依据高注推知今本《战国策》的部分讹、脱、衍情况,也可帮助我们了解刘向本《战国策》的某些原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