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非常著名的议论性散文,在统编新教材必修上作为第六单元的第二篇文章出现。第六单元所有文章都紧紧围绕"学习"展开,《师说》涉及到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从师学习",在话题上与第六单元吻合。而《师说》作为一篇典范的议论性散文,在高中学生的议论文写作中也尤其具有指导意义。故此,本文试对《师说》的逻辑进行解读和释疑,以期对高中阶段议论文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师说》是韩愈倡导古文运动的一篇庄严宣言,也是其关于古文文体、文风改革理论的主要实践。《师说》立意高远,气势雄浑,语言练达,论辩有力,充分体现了散文艺术美的生动内涵,这些都是《师说》绝响后代的美学要素。文章试图从艺术美角度来把握《师说》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教学时发现,人教版必修3《师说》练习一设题和答案不尽完善,提出与同行商榷。该课练习一题目是:"这篇课文论述了从师之道。看看课文的第一段是怎样逐步推出论点的,第二、三段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按照题目的理解就是《师说》的论点是"逐步推出"的,言下之意就是论点在本段末。而通常的  相似文献   

4.
韩愈在面对中唐“耻于为师”的风气时,创作了我国第一篇教育论文《师说》,提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三大职能,并以身作则,形成“韩门学派”,传播了儒家思想。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师说》对现代教育的深远影响,结合当下的教育政策,论述《师说》学习的重要性、老师的教育职责、师生之间友好关系,指出《师说》在重视思想引领、尊师重道、尊重学生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徐娟 《贵州教育》2013,(14):47-48
早在唐朝时,韩愈便在《师说》中对老师的涵义做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样一个界定。现在,在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的学校升旗仪式上,一名高三学生对韩愈《师说》中的"传道、授业、解惑"作了如下解读:新时代意义的"传道",应理解为教会学生做真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观念等;所谓"授业",即要教会学生创新;而"解惑"则是营造一个师生关系融洽的氛围。总而言之,新时代意义的教师,就是要用高尚的情操感染人,用正确的观念引导人,用丰富的知识武装人,用综合的能力塑造人,并永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美。这篇发言顷刻在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学校迅速将发言印发给全体教师,并展开讨论,从一个全  相似文献   

6.
韩愈的《师说》是一篇阐述“师道”的经典传世佳作,并集中反映了韩愈的教学思想。透过《师说》,对韩愈的教学目的观、教学内容观、学习观、教师观及师生观等教学思想进行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工作中反复向学生讲解韩愈的《师说》,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好,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习好呢?《师说》一文就给学生给出了答案:适应教师. 在新时期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指导下,教育教学过多关注的是教师如何适应新时期的学生,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们讲《师说》,总不免要提一下唐代古文运动。那么,《师说》与古文运动是个什么关系呢?弄明白了这一点,对更好地理解这篇课文无疑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9.
《师说》教学的个人见解韩愈的《师说》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是一篇精典的议论文。可是,这篇文章有没有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什么,语文界一直争论不休。论之者说有,辩之者说无,争论双方,各执一端。殊不知受苦的却是教学一线的执教者,家父聂正才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0.
《师说》教学的个人见解 韩愈的《师说》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是一篇精典的议论文。可是,这篇文章有没有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什么,语文界一直争论不休。论之者说有,辩之者说无,争论双方,各执一端。殊不知受苦的却是教学一线的执教者,家父聂正才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1.
《师说》是中学语文课本里的一篇经典文章。任何一个高中语文教师对这篇文章都应该是烂熟于胸的,但是,教什么,为什么教,为什么这样教,实事求是地说,很多教师并未多加思索。按照经验和惯性,大多数教师讲这篇文章中的古汉语常用词,讲古汉语特殊句式,讲文章的对比手法,分析"教师的价值功用",鼓励学生要"真诚向学"。  相似文献   

12.
《师说》是韩愈写的针砭时弊的论说文。现选入高中一册语文课本中。据我看到的解说这篇课文  相似文献   

13.
少年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我国文学史上千古传诵的名篇《师说》中的片语。《师说》的作者是谁?他正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  相似文献   

14.
韩愈的《师说》与刘开的《问说》,都是劝戒人们要虚心从师不耻下问的上乘之作。引导学生对这两篇“说”进行“同中求异”“辨异求同”地研读,就能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自觉地探新求异的思维能力。一立意、命题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是为了抗流俗的不正之风,批驳错误之观点,不畏人们的耻笑,为建立  相似文献   

15.
<正>韩愈的《师说》是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其论证思路清晰,说理透彻,反驳有力,可谓是真理斗士挑战社会流弊的一篇檄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逻辑思维训练向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短板。高中是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逻辑思维训练显得尤为必要,学习如何驳斥谬论是逻辑思维训练的重要方面。郑  相似文献   

16.
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一《师说》一文中最后一小节"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书中注释第22翻译为"六艺的经文和传记都普遍学习。六艺,即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传,传记,解释六经的著作。通,普遍。"笔者觉得这个解释很值得商榷。尤其是  相似文献   

17.
《师说》是有"文起八代之衰"之誉的一代大家韩愈的散文名篇,其内容汪洋恣肆、纵横捭阖,给人以石破天惊,振聋发聩之感。其文气浩瀚、缜密自然,具有不朽的艺术价值,是一篇敢于抗颜的战斗檄文。要学好这样的名篇,笔者结合平时教学实践,认为在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三大意识,即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和批判意识。一、自主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特别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新课改的一个重大课题。文章通过对韩愈所作《师说》中的"传道受业解惑"这一教学任务的评议,并与新课改下的"三观"进行对比,希望启发教育一线的工作者。  相似文献   

19.
《师说》中的比较句式,在高中文言文句式教学中,是应当引起重视的。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对《师说》中的几种比较句式作简单分析和归纳,以益于学生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两篇传统的经典论文入手,对传统文化中的师道与学之精神作了现代的阐释。于《劝学》中思考当下教师与学生对学之精神,认为学不仅是学习的态度、方法、情感;更重要是人生品质与精神准则和生命的诉求。同时在《师说》中阐释了师之德性立场与现代意义,主张以德性、悟性、心灵三维来全面启发与唤醒,进而完成对教师价值与理想学生精神的现代建构。总之,劝学与师说对学生与教师的双向主体上进行了学与教上做了一些现代的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