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是了解一国文化最好的工具之一。本文选取了泰语习语中有关动物的习语,列举出与牛、狗两种动物相关的习语,以对泰语习语定义的正确理解为基础,对泰语习语中有关牛、狗两种动物习语从其喻义上来进行比较,从这些有关动物的泰语习语中来探究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文章从习语中记载的动物文化现象为出发点,研究泰国民族文化的内涵,从而对我们更好的了解泰国文化,促进中泰文化交流、中泰跨文化交际教学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泰语教学和泰国的中文教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它的兴衰和发展,实际反映了两国关系的发展史。从公元1至15世纪,两国的交往主要靠"重译",即通过第3种语言转译。直至公元1578年明朝政府在四夷馆中开设暹罗馆,中国才有了官办的泰语教学。20世纪成立的南京东方语专是近现代中国泰语教学之滥觞。泰国的中文教学始于阿瑜托耶王朝时期,二战以前泰国华校亦是照搬中国学校的办学模式。二战以后泰国政府限制中文教学,致使泰国通晓中文的人才出现断层。中泰建交后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发展,催生了中国的泰语教学和泰国的中文教学的迅猛发展,具体的调查数字说明中泰双语教学的蓬勃兴旺,由此反映并进一步促进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泰汉语言中以"狗"比喻"人"的熟语较多。由于泰国和中国有不同的文化,所以以"狗"来比喻"人"的熟语的来源与使用也存在不同之处。对泰汉以"狗"比喻"人"的熟语分析研究是为了能总结出泰汉语言以"狗"比喻"人"的俗语的异同点,从而加深中泰两国在文化上的理解,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也期望能对学习汉泰语言的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黄迎丽 《考试周刊》2013,(27):22-23
中泰两国地理相近,血缘相亲,和平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文化交流历史悠久。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经过泰国华人的传播和推广,中国文化元素在泰国各个方面尤其是佛教建筑中发扬光大,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在中泰文化交流和中泰两国间的关系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共同利益"和"地缘政治"等国际关系研究中流行的理论,远不足以解释中泰双边友好关系竟能持续千年的"奇迹"。中泰千年友好关系的基础,是两国人民相似的文化与价值观。这种文化和价值观塑造了两国人民和平、友好、宽容和仁慈的民族性,也是数百年来两国朝野相互秉承善意和泰国社会善待华人移民的基本原因。这种文化的相似性也将最终决定今后中泰关系的基本走向。因此,增强对这种文化相似性的认识和促进相互理解,将是推动中泰双边友好关系的最有效动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泰国华侨华人的人口构成,中泰民间关系主要体现为在泰潮人与潮汕侨乡的天然联系;由于在泰潮人移民历史悠久、融入程度深、参政程度高,从而奠定了“中泰一家亲”的坚实社会基础.新中国成立后30年的新移民断层及其对中泰民间关系的社会基础造成的严重影响,致使改革开放后侨乡与海外的关系逐渐由三代以内直系亲属之间的交往演变为三代以外直系亲属及旁系亲属的交往,老一代移民的回馈行为亦呈现出“黄昏之恋”的浓郁色彩.随着潮人第一代移民群在泰国的式微和在原乡影响力的下降,侨乡进入“断乳”后的转型发展期,潮泰关系逐渐为“走亲串友”式的新型民间关系所取代.新时期中泰两国均应加强对潮泰之间的官方友好交往、民间经贸活动和宗教文化交流的引导和支持,培育民间关系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泰国华文教育的发展过程,比较了其与东南亚其他国家在华语文化传承、语言播衍方面的不同特点。认为中泰佛儒文化的交融,泰国和睦包容的民族政策和人文环境,是泰国华文教育稳步发展的主要原因。中泰两国在语言文化交融中也出现了某种意义上的过度与越界,"适度交融"和"过度交融"构成了泰国华语教育的表征,并以其双重特性共同影响着泰国华语教育的行进步履。  相似文献   

8.
中泰两国14-18世纪的文化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暹罗在阿瑜陀耶王朝和吞武里王朝这两个重要历史时期,中国与泰国在文化艺术和经济贸易等诸多方面的相互影响、友好往来,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古代泰国发展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指导当代中泰两国的交往。  相似文献   

9.
成都大学2008年在四川省首开泰语专业,为了更加符合学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更好地培养职业化的高素质应用型外语专业人才,满足中泰双方对泰语人才的需求,外国语学院大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3+1"(国内三年+国外一年)的培养途径,实施"泰英中"三语人才培养,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泰语专业知识,同时也不忽视英语、汉语的学习,亦即三语并重。经过近年的探索与实践,泰语专业建设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和国际合作教育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提高了学生整体综合能力以及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和科研水平,进一步深化了与泰国高校、政府、企业的合作,为学生的实习与就业创造了机会,增强了学校的影响力,增进了中泰两国人民的理解、友谊与合作。该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同行专家的充分肯定,泰语专业已建成成都大学的品牌专业。  相似文献   

10.
中泰两国友好关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两国的友好交往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当前两国在政治、经贸、人文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强,双边关系由战略性合作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新水平。中泰两国能够保持长期友好关系持续稳步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泰国的视角看,有泰国皇室领导人、泰国华人、泰国地理位置三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一、泰国概况 面积:51.21万平方公里 人口:5453.6万人(1988年) 宗教:泰国在吉蔑族安哥越王朝时期,已接受了印度的佛教文化,成为佛教国,又称黄衣国。90%以上的居民信奉佛教。 语言:泰语为国语,但几种中国方言也十分流行,潮州方言最为普遍。 首都:曼谷,545万人(1986年) 二、泰国移民条件和赴泰探亲旅游手续 (一)泰国移民法对接收外国移民规定 对前往泰国定居的移民。泰国严格控  相似文献   

12.
李灵珠 《家教世界》2013,(8):270-271
随着中国东盟成立,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我国尤其是广西等多数地区兴起了学习泰语的热潮。近年的泰剧热,以及泰国从小学开始普及汉语教学,对具有泰语语言能力的汉语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在多数的泰语课堂上,教师们过多注重的是泰语语言和语法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汉语及中国文化在泰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必要性。本人针对这一状况,阐述在泰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的必要性,望能引起相关人士的共鸣。  相似文献   

13.
中泰两国是邻邦,有着友好交往的悠久历史.但二战后的冷战格局却将中泰阻隔近30年.从70年代初开始,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面临着重要的转变,主要因为国际环境和地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美关系缓和,中苏交恶,美苏竞争加剧,苏联支持越南在东南亚地区推行地区霸权主义的扩张政策.中国与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出现了战略与安全方面的合作需要.1975年,中泰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泰合作和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相似文献   

14.
被称为微笑国度的泰国与礼仪之邦的中国有着天然的文化纽带。近年来,随着开放脚步的加快,中泰两国的贸易迅速发展,相互投资逐年提高,中国赴泰旅游者成倍增长。据泰国旅游部估计,中国每年到泰国旅游的人数达百万人,仅  相似文献   

15.
文化作为软实力,在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中泰两国文化交流历史源远流长,本文对成都文化与泰国文化的相似性、差异性、互补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促进中泰两国文化交流的措施,以促进成都国际化功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泰语四音格词内容丰富、数量庞大、涉及面广、种类繁多,在泰语词汇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本文选取佛教类、动物类、水类和颜色类泰语四音格词进行分类研究,阐释了泰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揭示泰国的文化内涵,包括佛教文化、动物崇拜、水文化以及颜色隐喻。该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泰语学习者对泰语四音格词的理解与把握,另一方面有助于泰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泰语四音格词中蕴含的泰国文化。  相似文献   

17.
泰语干扰和对泰汉语教学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指出泰国汉语生语中受泰语干扰比较明显的几种语法偏误现象 :量词、否定词误用 ,定语、状语后置等。也以用“你几岁 ?”问成年人年龄为例 ,说明泰语和泰文化对汉语在语用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泰汉语教学对策 :坚持汉、泰语对比的教学原则 ;适当增补汉语语用学和汉文化知识等教学内容 ;掌握泰语及其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8.
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同时反映文化,理解语言应该了解文化,通过语言可以理解文化。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泰语中的词汇、句子及语言习惯,阐述泰语所体现的宗教文化、等级观念及泰国人礼貌的价值观。旨在激发泰语学习者学习文化的意识,避免因文化背景而导致的交流误会。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7,(7):26-27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愈来愈广泛,随之而来的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也与日俱增。面对陌生的国家和文化,不同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往往会成为我们与之交往的绊脚石,所以,了解交往目的国的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从德语中礼貌交际用法入手,从中德两国人民对待礼貌这一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行为方式的不同表现形式,阐释跨文化语言交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盟合作中广西泰语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中国—东盟合作的背景下,通过对广西泰语教育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广西高职院校在发展泰语教育中要与国内外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泰语人才,充分利用中泰两国资源开展实习实训,共同建设国际化专业教学团队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