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本对话是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文本互涉"的作用,从而让小学生的文本对话更深入。要依托相同结构文本、相近人物文本、相似主题文本之间的互涉作用,习得文本写作手法、理解文本蕴涵的意义、丰富文本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2.
"多文本阅读教学"是拓展阅读教学的新形式,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文本阅读,更为写作技术提供范本。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易于使课堂落到实处。语文教师要在课内精读中,做好仿写引领;在课外阅读时,做好读后感写作指导;让多文本阅读成为学生写作之源泉。  相似文献   

3.
2010年广东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探究题的考查角度仍然是以下三个方面:即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基于《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的要求、"微时代"的发展和当前语文"微写作"的教学现状,确定了"基于教材文本的初中语文随课微写作研究"课题,立足于部编初中语文六至九年级教材中的经典现代文文本,充分挖掘每篇文本中的写作资源,辅以训练点解读、训练点指导,训练文题,形成写作思维支架,设计与文本配套的"随课微写作"课程资源,在教学中一课一练,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写作能力是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实践能力。文本作为语文教学的载体,为学生写作学习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文本解读是写作学习的基础,写作则是文本解读的升华,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有效提升作文能力等语文水平。  相似文献   

6.
受作者中心论、文本中心论、读者中心论等多种文本阐释观的影响,语文文本解读的标准一向比较模糊。要正确进行文本解读,就要坚持"一主三辅"的文本解读观,即要尊重文本的客观表述,尊重作者的写作意图,尊重编者的选文目的,尊重读者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7.
童志荣 《文教资料》2008,(17):117-119
新课标实施以来,由于对新理念的误解,或教学中操作失当,过分突出对教材的"重组",有些教学游离于"文本",任意"生成",造成了语文教学在"散乱的活跃"中失去它本该有的价值的局面.作为语文教师就应立足文本,紧扣文本,通过语言文字、插图、音乐及音响等创设出可感可触可想的情境,展开学生、教师、文本有效的对话,让学生多读多悟,让课堂教学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真正充满语文味.  相似文献   

8.
当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有不少教师忽视了文本的整体性,肢解文本,破坏了文章的整体感,把鲜活的课文讲解得支离破碎、味如嚼蜡。而实际上,语文阅读教学最应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文本整体  相似文献   

9.
曾广夏 《考试周刊》2014,(18):44-45
<正>语文教学,重感悟,重熏陶,重朗读,突出人文性,带领孩子走进文本。语文教学带领学生入情入境,走进文本,关键是走进去还得站得起来,站在高处,"鸟瞰"文字,这样不仅能够知道作者写了什么,而且可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一、"鸟瞰"文字,品味写法重感悟,也要重应用。很多文章,文采很好,通俗易懂,教师除了要深入钻研、解读文本,带领学生感悟文章的妙处之外,还要带领学生时不时地跳出文本,站在高处,试着从写作意图、写作手法的巧妙方面加以赏析。小学语文是个大综合,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语文教育领域,"写作背景"(也称"时代背景")的问题被放大成了一个能左右教学质量的问题。例如,在谈到古典诗歌的解读时,复旦大学葛兆光教授在他所写的《汉字的魔方》一书中,明确指出"背景分析"不是一把万能钥匙,因为"以历史的背景"去分析,容易"曲解诗歌的意义"。他对"背景分析"基本上持否定的态度。这实际上反映了当下人们的一种心态:文本有"自足性","背景分析"应驱逐。这样看来,"写作背景"在语文教学中似乎有些问题。在文本教学中介绍"写作背景"真的过时了吗?我们真的可以把它从语文教学中完全驱逐出去吗?1.历史:"写作背景"曾经长期占领语文课堂"写作背景"在语文教学中曾经很重要。在新中  相似文献   

11.
从目前写作教学实际来看,学生乐于作文,视作文为"快乐"的少,而惧怕作文,视作文为"负担"的多。本文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师如何从四个方面充分利用语文课本中的"点",通过文本的阅读训练,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真正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继1~11期王君老师青春语文"文本特质与课型创新"之主题型、语用型、写作型、诵读型、思辨型、积累型课堂教学策略的精细研究,本期聚焦"跳板型文本"探究。"跳板型文本"是青春语文文本特质研究由单篇教学向群文教学的过渡,也是打通整书阅读与多书引读的桥梁。相信抓住"跳板"、立足"垫脚"、侧重学生整本书阅读"开启"的思考和案例,会给语文教学吹来一缕清新之风。  相似文献   

13.
正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阅读教得好,更不必有什么专门的写作指导。"的确,平日的语文教学无非主要在进行经典美文的阅读教学。叶老还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的确,现行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写作素材,是中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的借鉴,用好文本资源,利用文本资源指导学生的写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途径。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两大板块——阅读  相似文献   

14.
<正>语文的学习即对文学的学习,语文教学即文本教学。叶圣陶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据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很长一段时间,教师为了提高阅读能力,把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千疮百孔,自以为分析讲解到位了,殊不知文本应有的美在琐碎的讲解中荡然无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文本教学出现了种类繁多的尝试。有些老师为了追求从前台到后台的角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学生能从文本中找到"小我",看到"大我"。这种情感上的共鸣能让学生很快地进入情境,在阅读中提升认识,找到写作的途径。因此,文本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阅读与习作"联姻",巧借文本资源,有效引导练笔,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挖掘现有的文本资源,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为学生自主写作开辟广阔天地,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多元化的文本解读曾为语文教育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对语文文本的过度诠释会影响语文教育的价值导向以及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的确定,导致语文教学深难度的失衡。基于阐释学的视角,立足文本解读的本质,从文本、学科、教育三个层面探讨文本解读的边界,可以揭示文本独特的规定性及其对文本解读的规范,为文本解读的教育回归与语文教学回归指明方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写作是小学语文中的重要构成模块,是语言输出的表达方式。语文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文本资源的优势,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学习作者的表达思路,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学习的根本任务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学习语文,离不开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离不开文质兼美的文章、课例,更离不开触景生情的写作。叶圣陶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教"、张志公的"带着写的问题上阅读课"等观点都精辟地阐述了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一、体会文本的表达方法在多文本阅读过程中,教师  相似文献   

20.
在多主题文本中发挥教师的优势利用和指导职能,能改变语文教学中教师盲目个性化解读文本等现象。多主题文本确定主导主题的三大原则:尊重"第一文本",包括写作背景、作家生平、作品整体;尊重学生理解水平;尊重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