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芳 《教师》2015,(3):99
非语文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因为主题的潜在暗示,而容易使我们走向语文主体迷失的结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立足语文,坚守住底线保持非语文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语文性。  相似文献   

2.
正十多年的课改,语文教师在教学理念与行为上都有了较大转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提升,但"伪语文""非语文"的因子依然不时充斥着语文课堂。对此,我们不禁要叩问:语文教学到底教什么,学生究竟学什么?笔者以为,语文教学必须坚守本色,返璞求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真",是语文教学的"根"。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是一种内潜性很强的观念性活动,学生接受文本绝不是一个被动的印入过程。提倡心根语文的特级教师刘云生说:千重要,万重要,吃透教材最重要。这个法,那个法,不懂教材没得法。特级教师薛法根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作为语文教师,只有读懂什么,才能教什么,因此,要追求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我们首先要紧扣  相似文献   

4.
田俊萍 《学语文》2013,(1):27-28
一提到初中语文教学,家长、学生甚至老师都说过语文这门课没有什么可学的,也没什么可教的,教不教、学不学区别不大。笔者甚至在某段时间也产生了这样一种困惑,日常教学中偶开玩笑说:"谁要我的语文课,反正多一节少一节也无所谓。"实际我心里很明白语文教学的地位很重要,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更要突出语文的本色。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是一种内潜性很强的观念性活动,学生接受文本绝不是一个被动的印入过程。提倡“心根语文”的特级教师刘云生说:“千重要,万重要,吃透教材最重要。这个法,那个法,不懂教材没得法。”特级教师薛法根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作为语文教师,只有“读懂什么,才能教什么”,因此,要追求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我们首先要紧扣文本,吃透教材。那么。如何才能“吃透”教材呢?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是学科教学中历来受人诟病最多的,面对每况日下的学生语文素养,大学教授指责者有之,知名作家非难者也不乏其数.作为万千奋战在中学语文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在专家学者的高深理论指引下,在语文教学这片园地里辛苦劳作,却似乎没有摸出点门道来,反而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迷失了自我,步入了"教师越教越不会教、学生越学越不想学"的怪圈.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改革已进行了几十年.但是纵观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感觉步子并不大。虽然我们倡导教师要个性化地教.学生也要个性化地阅读.但总觉语文教学未能根本改变。一篇篇美文教得支离破碎.学生兴趣不浓厚且各种能力提升较慢.教师用课时不少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师在教教材.而不是在用教材教:是我们的眼光只是面向眼前,面向考试的多.却较少思考学生如何适应时代与未来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正>读了李光烈老师的《让学生爱上语文》,心中很有感触。我想,要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语文学习,首要的条件是语文教师要热爱自己的语文教学。李光烈就是一位热爱语文教学的好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教学的第一线。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教学既要研究教什么,确定教学的内容,又要考虑怎样教,注重方式方法。这就涉及到如何处理教材,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说:"教材处理,简言之,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教什么’‘选什么教’‘教什么最好’。"~①作为语文教师要始终有"课程意识"和"文本意识",对教材的艺术处理往往彰显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在当前过分强调"怎样教"而忽视"教什么"的现实教学情况下,如何做到不迷失、不盲从,始终立足课程、紧扣文本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常常思考的问题。纵观我们目前的语文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教得很辛苦,收效却不大。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主要战场,这个战场的胜负决定了我们语文教学的成败,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就必须提高语  相似文献   

11.
在网上和许多同事聊天的时候,往往听他们抱怨说不知语文该教什么,怎么教。实际上,他们大多和我一样,教学也不过才几年,还处于教学的摸索阶段,为何会发出如此感叹呢?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现在才产生的,早在我们还是高中生时,我们就不是很清楚我们的语文到底学了些什么,只知考试时要记书中注释,要掌握文学常识,要背诵,总之,就是要记。...  相似文献   

12.
当新课改中“小组讨论”、“表演”、“课件演示”等花哨的教学手段“乱花渐欲迷人眼”时,当浮光掠影的课堂教学背后不断地暴露出学生基础的薄弱时,我们不禁困惑了,迷失了……语文究竟该怎么教?听了于永正老师关于“简单语文”的讲解后,我的心中顿时豁然开朗,原来,语文也可以简简单单地教!  相似文献   

13.
俞学雷 《小学语文》2012,(11):19-22
当下小学语文教坛,各种教学流派与课堂风格纷纭叠出,一派繁荣景象的背后,与真知灼见和朴实有效的语文课堂并存的,自然会有一些鱼目混珠泥沙俱下的现象存在。一线语文教师迷失自我,越教越难教,越教越不会教的现象存在。正本清源,回归本色,将言语、儿童和乐学视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三原色,不失为是一帖疗治当下小学语文课堂诸多病症与乱象的良药。  相似文献   

14.
写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而田字格就像一根拐杖,帮助学生走好汉字书写之路。在写字教学中,田字格的使用要得法得当,尤其是低年级的写字指导,不能因受到田字格的影响,而迷失了写字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当新课改中“小组讨论”、“表演”、“课件演示”等花哨的教学手段“乱花渐欲迷人眼”时,当浮光掠影的课堂教学背后不断地暴露出学生基础的薄弱时,我们不禁困惑了,迷失了……语文究竟该怎么教?听了于永正老师关于“简单语文”的讲解后,我的心中顿时豁然开朗,原来,语文也可以简简单单地教!  相似文献   

16.
吕晓斌 《学周刊C版》2011,(11):113-113
一、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迷失 一直以来.语文教学是一个争议颇多的领域。语文教育专家指出:“实践给我们留下的是一个又一个遗憾和打击.一个原本内容生动,充满情趣的学科,反倒使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我们习惯地为语文教学画定太多封闭的怪圈.我们在这怪圈里疑惑徘徊……”语文教学是怎样营造所谓的“怪圈”呢?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是学习各门学科必须掌握的基础工具。因而,语文教师“教活语文课”有着重要的意义。钱梦龙老师早就告诫我们“一定要把学生教活”,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也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教活语文课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活”堪称语文教学法之精髓。可以说,语文教师教活语文课是使语文教学走出低谷的治本之举。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也和其它学术问题一样,是在自由争论和实践中向前发展的。语文教学上各种问题的争论,究其终极,往往归结到语文教学的根本问题——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即为什么要教学语文的根本问题上来。这几年我们正进行着一场决定语文教学成败关键的争论。有一派主张语文课应当作为工具课来教。但是多少年来,有的把语文课教成政治课,有的教成文学课,而且似乎占了上风。人们在事实面前辨明了是非。这一  相似文献   

19.
教育要让人学会思考,不是学会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当然承载着这样的教育使命,但大部分语文老师在繁重的教学中迷失了方向,忘记了语文教学回家的路,忘记了语文教学的思维,忘记了语文教学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张波 《教学随笔》2013,(22):161
信息技术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可以促进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更新,也形成师生角色的新转化。它不仅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更能提高教师的教学综合水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实现教懂、教准、教活、教精,使学生达到乐学、善学、勤学、活学,从而使教学进入最佳状态。因此,我们要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运用信息技术不断探索,不断更新,让它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