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基于某种需要,将某副对联的上下联增加或减少一些字词,使联意发生变化,营造新的意境,组成新的对联,这种制联方法叫做加减法。用加减法制作对联要求联意不做作,不牵强,字生趣,意通神。这种对联多含诙谐、戏谑、讽刺意味。1.加字又称续字。传说有一年除夕,王羲之连续写了多副春联均被珍爱墨宝之人揭走,最后只得撰一联贴于门上: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因联语不吉利才没有被人揭走,晚上王羲之又在上下联后各添三字,初一的早上,大家看到的春联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王羲之仅在联尾续上“今日至”“昨夜行”,联意即由原来的晦气变成…  相似文献   

2.
巧补对联     
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曾有人综其一生作了一副对联,令人叫绝。下面就是这副对联,但漏掉了二十个字,你  相似文献   

3.
巧解对联     
清代,以诗、字、画闻名的郑板桥虽然家中并不富裕,但常常拿卖字画得来的钱周济百姓。一次,郑板桥去扬州南门外的文峰塔游玩,走到南门街,看见一户人家贴了一副蹊跷的对联。这副对联的上联是  相似文献   

4.
下棋巧对联     
苏东坡和黄庭坚都是宋朝文学家,两人见面,常互相对对子,以此来增加谈话的兴趣。有一次,两人在松树下下围棋,苏东坡刚投下一子,忽然树上一颗松子掉在棋盘上。过了一会儿,又落下一颗。苏东坡盯着松子,随口说道:  相似文献   

5.
巧改对联     
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建了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人才。军校大门两边贴着这样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对联充分体现了军校的革命性质。可是,蒋介石背  相似文献   

6.
米芾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由于他的书法别具一格,慕名前来索取墨宝的人络绎不绝。佛印和尚是他家的常客。这天,佛印来到米芾的家里,外面下着小雪,天气寒冷。坐定后,佛印提出对对子,米芾欣然应允。  相似文献   

7.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四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母亲独自抚养他,非常不易.因为家境贫穷,母亲没有钱供他上学,便亲自教他识字.母亲还在院子里铺上一层沙子,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写画画,教欧阳修写字. 除了教欧阳修识字、写字,母亲还教他诵读古代文人的优秀著作,让他学习写诗.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欧阳修慢慢地长大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了,他就到乡里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还将借来的书抄写下来.欧阳修的记忆力很好,往往书还未抄完,他就能背诵所有的文章了.  相似文献   

8.
1962年10月下旬的一天,舟山群岛秋高气爽,海风习习,郭沫若同夫人于立群等一行来到了普陀山。郭老饶有兴趣地游览了普济寺、法雨寺,参观了“九龙殿”,又提出要上佛顶山。陪同的工作人员觉得佛顶山山高岭陡,担心已七十多岁高龄的郭老上不了,便借来  相似文献   

9.
慧童巧对联     
解(xiè)缙(jìn)九岁时,有一天午后,他跟父亲到江边去游泳。他父亲随手把脱下的衣服挂在一棵老树的枝桠上,顺口出了一上联———“千年老树当衣架”,要他对下联。解缙看看一望无际的江面,想了一想,高兴地对(责任编辑:赖庆安)(插图:李琳)江面,想了一想,高兴地对父亲说:“下联有了!”于是他面对江水,高声朗诵了起来:“万里长江作浴盆。”你看,“万里”对“千年”,“长江”对“老树”,“作浴盆”对“当衣架”,多么有气派,又多么工整,好一副对联!董(qǐ)小时候,有一次,他跟父亲的朋友乘船,这位老伯伯特意出…  相似文献   

10.
古往今来写春的章可以说不下万千篇了,但为什么只有朱自清的《春》脍炙人口,备受推崇呢?这除了《春》的语言是诗的语言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选取了春的典型景物,通过对春的典型景物的生动描写,使章意境浓如诗,美如画。  相似文献   

11.
加减巧算     
在进行加减运算时,为了又快又好,除了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巧算方法。加减法的巧算主要是运用“凑整”的方法,把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看作所接近的数进行简算。进行加减巧算时,凑整之后,对于原数与整十、整百、整千……相差的数,要根据“多加要减去,少加要再加;多减要加上,少减要再减”的原则进行处理。另外,可以结合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性质进行凑整,从而达到简单的目的。例(1)307+201-398-99;摇(2)9999+999+99+9。你有好办法迅速算出结果吗?我这样想,(1)是一道加减混合运算,每个…  相似文献   

12.
清朝康熙年间,一天,有一个书生来到某渡口。渡船停在岸边,却不见船夫,书生很焦急。正在四下寻视,忽见不远处柳树下泊一渔舟,书生便去求渔夫送他过江,并说愿出三倍船价。渔夫见他彬彬有礼,身背书囊(náng),  相似文献   

13.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联独特的艺术形式,无所不包的丰富内容,一向为大众喜闻乐见,要是能巧妙地把对联艺术引入课堂,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还可以增强语文课的知识性、生动性和趣味性。本文从巧借对联学汉字、巧借对联学修辞、巧借对联学课文三方面,谈谈如何变对联为语文教学所用。  相似文献   

14.
刘建春 《师道》2009,(7):55-55
对联是中华艺术之瑰宝,用途十分广泛,既可抒情,又可述志。在历史教学中恰当借用对联,能收到事半功倍、相得益彰的效果。寓“联”于教,方式不少——可用作导语,可在课中穿插,可用于小结等等。  相似文献   

15.
《家教世界》2015,(5):48
从前有个老进士,他的儿子也中了进士,于是他好得意,准备第二天大宴宾客,进行庆祝,并亲自撰写了一副对联,贴于大门外。上联是"父进士,子进士,父子进士",下联为"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夫人"。由于这老进士平时为富不仁,仗着自家有财有势,经常欺男霸女、鱼肉乡里,百姓对他无不恨之入骨。其中有个秀才见了这副对联,顿时计上心来,决定要捉弄一下老进士以解心中恶气。于是,他趁黑夜把这副对联的"士"字下面一横加长,把"夫"字添了一撇,"人"字加了两横。第二天,老进士请来的宾客都来了,大家一见这副对联,  相似文献   

16.
课文《狱中联欢》中有很多对联。因为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对联,所以我特意用一节课的时间跟学生讲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我先让学生去找自己喜欢的对联,再给学生讲解对联的特点。为了让学生巩固有关对联的知识,学完《詹天佑》一课后,我设计了一个语文实践活动。我对学生说:“詹天佑是  相似文献   

17.
每逢老伴生日,我都想送点礼物给她,借以表达一点爱心。可每回都遭到她的谢绝,说什么老夫老妻不兴这一套。再过几天,又是老伴的生日了,我犯了愁,一想到恩爱夫妻几十载,患难与共,什么表示都没有,实在过意不去!  相似文献   

18.
课文《狱中联欢》中有很多对联。因为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对联,所以我特意用一节课的时间跟学生讲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我先让学生去找自己喜欢的对联,再给学生讲解对联的特点。为了让学生巩固有关对联的知识,学完《詹天佑》一课后,我设计了一个语文实践活动。我对学生说:“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他的事迹非常感人。让我们来写副对联歌颂他。同桌可先讨论一下,想一想应当怎样写,最好能押韵。”  相似文献   

19.
对联是我国独特的文学形式,它典型集中地运用对偶手法,形式精巧优美。作为中学生识记一些对联,尤其是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对联,既有助于掌握对偶修辞的特点,又能帮助我们了解作家,拓宽知识。诗仙李白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李白是我国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一生大半过着浪游生活,“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郭沫若题江油李白纪念馆),”写下了不少游历名山大川的诗篇。在马鞍山采石矾醉后捞月失足落江而死,因此就有了采石机太白楼,楼上题…  相似文献   

20.
巧慎加减号     
双休日,聪聪和明明做完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俩又被一道有趣的数学游戏题迷住了……题目是这样的:在1,2,3,4,5,6,7,8,9这9个数字之间任意添上“+”、“-”,使这9个数字既不重复也不遗漏,经过运算后结果为23,有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