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计思路】《狼牙山五壮士》(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一文跌宕起伏,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掩护转移是课文的重点部分。  相似文献   

2.
《狼牙山五壮士》(六年制九册13课)记叙的是一个真实的战斗故事:1941年秋,日寇纠集三、四千人的兵力,进犯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狼牙山区。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把敌人诱上狼牙山顶峰,英勇歼敌,最后英勇跳崖,表现了五位壮士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和为了人民甘愿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相似文献   

3.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五壮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并英勇跳崖的故事。笔者在旁听侯秉琛执教的《狼牙山五壮士》课堂后,获得丰富的教学体验。本文是总结笔者在侯秉琛执教的《狼牙山五壮士》课堂中受到的启发,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五壮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并英勇跳崖的故事.笔者在旁听侯秉琛执教的《狼牙山五壮士》课堂后,获得丰富的教学体验.本文是总结笔者在侯秉琛执教的《狼牙山五壮士》课堂中受到的启发,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五年制第八册16课《狼牙山五壮士》,记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勇猛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在完成掩护任务后他们英勇地跳下了悬崖。文章赞颂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抗战到底的坚强决心和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壮烈精神。这篇作品主要从五个方面表现了五壮士的豪壮之气。  相似文献   

6.
《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一个真实的故事: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勇猛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在完成掩护任务后,他们英勇地跳下了悬崖。文章赞颂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抗战到底的坚强决心和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壮烈精神。本文的教学重点应紧紧抓住描  相似文献   

7.
《狼牙山五壮士》是对学生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安全转移。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并予以痛歼,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歌颂了五壮士爱憎分明、坚强不屈的优秀  相似文献   

8.
《狼牙山五壮士》是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七组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五个战士,为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诱敌上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江西电视台播了一部涉及抗日战争内容的电视剧《亮剑》。这部电视剧里表现了八路军英勇顽强打击日本鬼子的英雄形象。我被剧中八路军战士不怕牺牲、勇敢打仗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并且在看的时候我也想到了一些问题。我注意到其中有一个细节,我们的八路军战士还没上好子弹  相似文献   

10.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我被五壮士那悲壮的行为深深感动,不由得心潮澎湃,热泪盈眶。《狼牙山五壮士》讲述了1941年秋,五位抗日英雄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将敌人引上了狼牙山顶峰,在子弹打光后,他们用石头砸也要继续战斗,最后英勇跳崖以身殉国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吕锟 《小学生作文》2023,(Z1):82-85
<正>写作引路在课文《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自然段中,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利用狼牙山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次地打了下去,其中,班长马宝玉沉着冷静地指挥战斗,副班长葛振林大吼一声,好似向敌人喷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铆足了劲儿掷出手榴弹,胡德林、胡福才两个小战士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作者在本段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既再现了当时的战斗场面,又展现了五位战士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习情感设疑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方法和手段。问题设计的好坏体现了教师对教材驾驭和了解的程度 ,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如在教《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 ,我在板书课题之后设计了这样的导语 :同学们请看课题这六个字 ,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个激动人心的壮烈场面 :五位八路军战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 ,血汗交织的脸上透着坚毅 ,他们昂首挺胸 ,眺望远方 ,迈着艰难而又坚定的步子向着悬崖的边缘走去 ,顿时 ,在那陡峭的狼牙山顶上 ,山谷中响起了这样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声音…  相似文献   

13.
放假前,学校推荐了两本好书,其中《抗日英雄小故事》这本书尤其吸引我.书中记载了许多抗日战士的英勇故事,如:巾帼英雄李林、狼牙山五壮士和死也不能倒下的吉鸿昌等,他们都是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而牺牲的,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解放事业的艰辛和不易.  相似文献   

14.
这张褪色的黑白照片是在30多年前我们一行四人途经沁阳时,与抗日战争时期被誉为“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宋学义同志的合影(中间坐着的老者是宋学义,左二为作者)。1941年8月,为了抗击日军的大规模“扫荡”,宋学义等五位八路军战士奉命掩护大部队转移。在与敌人的浴血奋战中,五壮士视死如归,最后摔断枪枝,英勇跳崖。后宋学义、葛振林被老乡所救而幸存。全国解放以后,宋学义光荣复员,回村支援农业生产,当了党支部书记兼民兵营指导员。那是1967年一个阴冷的冬日,我们四位同学徒步串联,来到了英雄的家乡———沁阳县(现为沁阳市),有幸与宋学义同志…  相似文献   

15.
冼星海     
正(1905~1945)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名言解说】在抗日战争中,冼星海创作的音乐,曾鼓舞着无数八路军战士英勇杀敌。这时,他的音乐是战鼓,是号角,给人们带来无比的勇气。同事,它也是甘甜的清泉,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给人们带来最大的快乐。【名人简介】冼星海,中国作曲家。广东番禺(今广州)人,生于澳门海  相似文献   

16.
《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从课题看“壮”字不仅是课题的核心,而且是贯穿全文的一根红线。课文处处扣紧一个“壮”字,着意描写五位战士为掩护群众和连队安全转移,与日寇浴血备战,最后英勇跳崖,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讴歌了他们为革命利益和群众利益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教学时,可抓住这根红线,按课文详略,有重点地进行导读分析,把课文的思想内容、人物的精神品质串连起来,使人物形象更加完整高大,课文中心更为突出鲜明。  相似文献   

17.
《狼牙山五壮士》记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五位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在完成任务之后英勇跳崖的故事。教学时,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应引导学生掌握下列学习方法: 1.写文章,要围绕文章中心确定重点。课文突出五壮士的英雄气概的部分是重点。  相似文献   

18.
为了让学生了解伟大祖国的英雄儿女是怎样保卫祖国四化建设的,学校请来今春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受到嘉奖的一位解放军同志,向学生讲述了解放军战士为保卫祖国疆土不受侵犯,十五位战士反击越寇一个营,两位受伤战士打死二十七个敌人,一位战士牵制十几个敌人等英勇杀敌的英雄事迹。解放军同志还向学生介绍了炮兵战士怎样运用在学校学的数学知识,测量计算好炮兵的射距离,把炮弹准确地打到敌人阵地上……  相似文献   

19.
词语探微法。语文教学中抓住重点字词,深入分析,往往能开启学生心智的大门。如《狼牙山五壮士》为什么不叫《狼牙山五烈士》呢?抓住“壮士”与“烈士”的词义差别,让学生展开讨论,使其明白五位中还有生存的战士,不是全部壮烈牺牲,所以不能用五烈士一词。   情境渗透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作者描写的情境,运用录像片、电影、幻灯再现出场面,使学生耳濡目染,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形象。   质疑法。“疑”是学生心里的火花,“问”是追求知识的动力。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质疑问难得到启发,从解疑入手的。因此教学时,首先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20.
黄芸 《小学生导读》2016,(Z1):87-88
梦梦的爷爷曾经是一位英勇的八路军战士,梦梦可喜欢听爷爷讲抗战时的故事了。这天晚上吃过饭,梦梦正在听爷爷说八路军的故事,可听着听着梦梦就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梦梦揉揉眼睛,他居然穿越到了70多年前的抗战时期。咦,哪里传来了枪声?有枪声的地方一定有八路军,不如我就去那儿寻找八路军,梦梦想。梦梦循着枪声的方向跑去,不一会儿,就看到了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