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招生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的考察,为此应建立专业性的民间考试机构,构建以统一考试为主,其他考试相补充的考试模式,并建立高校为主体的“自主招生,独立录取”的招生模式,全面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监控,服务社会的职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通过对高考科目改革的回顾与分析,进一步探讨与高考科目改革相适应的高校招生录取体制的改革以及对减负问题的认识,从而更有力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通过对高考科目改革的回顾与分析,进一步探讨与高考科目改革相适应的高校招生录取体制的改革以及对减负问题的认识,从而更有力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高校特殊类型招生是探索多样化人才选拔与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式之一。由于高校特殊类型招生的专业要求和招生录取方式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使其成为招生管理与监督工作的难点。在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的形势下,高校特殊类型招生如何规范操作规程、提高监督效力、建立健全科学、公平公正、合理的选拔制度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将我国的成人高考招生制度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成人教育招生制度相比较,可以从中借鉴有益成分,推进我国的成人高考招生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6.
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模式肇始于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并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中逐步完善。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模式所采用的标准是一个包括国家统考、高校综合测评和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在内的相互嵌套的综合评价体系。国家统考体现国家意志,突显统一考试的权威性;高校综合测评体现学校自主权,突出人才选拔标准的针对性;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彰显素质教育理念,突出学生评价的育人性。综合素质评价招生模式体现了国家、高校以及以高中为代表的基础教育的多元价值诉求,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推动教育治理体系的完善。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模式改革需要着力解决评价理论缺位、评价功能错位、评价主体越位的问题。加强教育评价理论研究,明确综合评价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厘清教育评价主体职责是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模式改革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全国范围全面考察梳理了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改革的演变脉络,提炼了各试点省市、试点学校的模式,并通过与自主招生的比较分析,揭示了综合评价招生的实质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试论高考招生改革与高校自主招生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高考招生改革的关键在于过去政府集中统一考试,统一录取向考录分离,高校自主招生转变。统一考试与高校我自主招生权并不矛盾,在统一考试的基础,实行考录分离,高校自主招生是招生改革的必然选择,当前,自主招生权存在下放不够,也存在高校在使用权利时自律不够的问题,我们应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实现高校自主招生的全面过渡。  相似文献   

9.
高考作为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强烈的导向功能。高考的公平性一直以来是公众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从教育公平的逻辑起点,审视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脉络,探讨高校招生考试评价模式改革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0.
如何在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中综合利用各类数据信息,已经成为各国教育政策制定者、管理者和研究者共同关注的议题。在数据技术支持下,美国高校从招生理念重塑、招生指标完善和招生公平保障等维度对本科生招录评价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具体包括基于业内数据制订招录计划、整合运行数据更新招录评价方式、依据学业数据评估学生素质、分析追踪数据识别申请人选、汇总监测数据调整招生政策等。这些改革创新对我国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启示包括:建立健全本科生招生数据管理制度,大力支持数据技术研发,加强招生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吸纳社会专业机构参与招生评价工作等。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区学院生成于20世纪90年代,是依托社区教育资源综合优势的新型教育实体,具有学历和非学历、职前职后培训以及文化知识和技能教育等各类功能。社区学院的发展对提升我国国民素质起到重要作用。国外社区学院发展各具特色。基于国外社区学院的办学经验,为我国社区学院办学提出几点建议:丰富办学功能,推进高职教育;灵活课程体制设置,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完善并推行相应的法规政策,保障其有序运行;采用宽进严出的考核制度。保证毕业生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教育心理学家》2012,47(1):42-50
Social-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ducted over the past 15 years provides compelling evidence that pervasive psychological threats are present in common academic environments—especially threats that originate in negative intellectual stereotypes—and that these threats undermine the real-world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non-Asian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and of women in math and science. As a consequence, common measures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including both grades and test scores, systematically underestimate the intellectual ability of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and of women in quantitative fields (Walton & Spencer, 2009 Walton, G. M. and Spencer, S. J. 2009. Latent ability: Grades and test scores systematically underestimate the intellectual ability of negatively stereotyped student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 11321139. [Crossref], [PubMed], [Web of Science ®] [Google Scholar]). We review evidence for these psychological threats, discuss their implications for the mean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common performance measures used in important admissions decisions, and address their implications for the effort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reate positive academic environments that allow all students to thrive.  相似文献   

13.
从1971年起,加拿大政府开始实施多元文化政策,高校招生民族倾斜政策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加拿大高校招生民族倾斜政策的实施,有效地增加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促进了教育公平的实现。在和谐视域下研究探讨加拿大高校招生少数民族倾斜政策的一些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高考民族倾斜政策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4.
《教育心理学家》2012,47(1):30-41
This article outlines shortcomings of currently used university admissions tests and discusses ways in which they could potentially be improved, summarizing two projects designed to enhance college and university admissions. The projects were inspired by the augmented theory of successful intelligence, according to which successful intelligence involves creative, analytical, practical, and wisdom-based skills. In the Rainbow Project, we found that, through our measures, prediction of 1st-year students’ university grade point average was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over that provided by SAT and high school grade point average; ethnic-group differences, relative to SAT, were simultaneously reduced. In the Kaleidoscope Project, we found that students admitted for the set of expanded skills performed as well as or better than did other students, without the ethnic-group differences typically obtained in such measures. Enhanced prediction of active-citizenship and leadership activities was also demonstrated through these measures.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在各国母语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因而对其都有较系统研究。比较中外作文教学在写作理念上、写作目标上、写作内容上、写作文体上及在写作过程上等的差异和不同,对我国的作文教学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文在分析印度高等教育体系与高等教育机构的财政资助来源的基础上,研究了印度大学的招生政策与录取条件、印度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方面的宪法和法律规定,针对我国现行高校招生制度存在的问题,借鉴印度的经验,论文提出在高校招生中引入多元化、开放性的评价机制、大力扶持和发展私立高校、取消招生指标以及将对平等的受教育权的保护上升到宪法层面。  相似文献   

17.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新课程理念内在规定性的具体体现。在新课改背景下,高考改革要促进高校多元选择学生,要利于基础教育并多元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基本途径是:将综合素质评价逐步作为高校选拔人才的重要内容,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引入高考,建立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的联动机制。改革招生管理体制,增强高校选才的主体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是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但现有研究集中于家庭背景与机会分配的对应关系,较少关注机会分配过程中的个人行动。对近五十年西方高等教育选择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学生的高等教育选择受到家庭、学校和教育体制的影响,是一个包括不同阶段的连续转变过程。质性研究策略有利于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对学生选择行动的作用机制以及特定人群的选择行动。理性选择理论无法对高等教育选择行动提供充分的理论解释,需与实践逻辑理论相融合,同时考虑社会结构因素的限制作用。借鉴这些研究经验,中国高等教育选择研究应丰富研究策略,突破单一理论解释;进一步整合与拓展选择阶段;关注家庭之外的影响因素;关注相关教育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外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等教育中介组织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联系高校、政府与社会的桥梁,也是协调三者矛盾的缓冲器,具有咨询、评估、监督、协调、服务等功能,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中介组织起步较早,已趋于成熟,而我国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发展还很滞后,不适应社会转型和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对中外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发展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深化了我国对于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中外民事答辩制度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对比方法粗略考察和评价了西方主要国家的民事答辩制度,分析了中国民事答辩制度的运行现状及其引发的诸多弊端,在民事诉讼的程序公正和诉讼效益之目标指引下,为中国民事答辩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