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于活性炭的Ru-Pd双金属催化剂,研究了其催化对氯硝基苯加氢反应的性能,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组成、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H2压力等对加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反应的条件下,对氯硝基苯的转化率可达到99.0%以上,生成的对氯苯胺选择性达到98.4%;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后,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没有明显的下降.  相似文献   

2.
以Salen配合物为催化剂,探究催化氧化安息香的清洁工艺条件。在室温条件下,由水杨醛、乙二胺反应制得席夫碱并与金属醋酸盐合成[M(Salen)](M=Mn,Co,Ni,Cu,Zn),同时使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XRD和XPS进行表征。以所得5种金属配合物为催化剂,探究对安息香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以空气为氧化剂,Co(Salen)为催化剂,优化了反应工艺。在优化条件下,探究了其他金属Salen配合物的催化性能,并用活性炭和分子筛固载Co(Salen),进行催化剂回收套用实验。实验表明,Mn(Salen)的催化性能最好,在催化剂含量为原料物质的量的6%,以DMF为溶剂,室温下反应60 min,苯偶酰的收率可达到80%以上。催化剂经分子筛吸附后可回收套用3次。该方法在室温下反应,节省能源,降低成本,符合绿色化学要求,为苯偶酰的清洁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呋喃加氢催化剂的制备过程及方法进行分析。探索雷尼镍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并将其用于呋喃加氢制四氢呋喃的试验中。在对催化剂活性考察的同时,辅以催化剂用量的考察,溶剂的选择及助剂的添加,研究上述诸多因素对加氢实验的影响.从而选择出了催化剂的最佳用量,理想的溶剂和助剂。原料的转化率和反应的选择性是考察催化卉j催化性能好坏的的重要标准。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反应工艺条件下,可以获得较高的呋喃转化率和四氢呋喃收率。  相似文献   

4.
对制备间苯二胺的传统工艺及一些新的工艺方法,优缺点进行了归纳比较。分析了液相催化加氢催化剂、有机溶剂、温度、反应器压力对生产间苯二胺的影响,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报道了以硫酸氢钠作催化剂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的研究结果,确定了酯化优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醇酸摩尔比为5.5:1,柠檬酸用量为21.0g的情况下,催化剂用量为1g,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116-126℃为最佳反应条件,收率达95.5%.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利用C_20~+混合烯烃为原料,雷尼镍作催化剂的加氢反应工艺条件的研究结果。当催化剂用量为原料的10%时,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工艺条件为: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加氢压力4.0Mpa,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5h,所得产物收率可达85.1%。经IR分析为目标产物,且已达到精制石蜡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微波辐射条下下,Sncl4 5H2O催化环已醇脱水制环已烯的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微波辐射时间和功率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为2g,环已醇用量为10mL,微波辐射功率为600W,辐射时间为10min时,环已烯收率达68.4%.  相似文献   

8.
利用含聚乙氧基链的季铵盐型离子液体与有机溶剂构成具有高温均相,低温分相功能的离子液体/有机两相体系,以1-十二烯为底物研究了在此离子液体/有机两相体系中三苯基膦三间磺酸钠(TPPTS)与RuCl3配合物催化的加氢反应.在优化反应条件下:十二烯/催化剂=1000(摩尔比),膦配体/RuCl3=5(摩尔比),反应温度80℃,压力2.0 Mpa,时间2 h,产物十二烷收率可这98.7%.含有催化剂的离子液体经过简单相分离即可循环使用,经过10次循环催化活性无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
微波促进杂多酸催化双氧水氧化环已酮制备己二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微波促进杂多酸催化剂催化双氧水氧化环己酮制备己二酸的反应,考察了5种催化剂以及催化剂用量、反应原料、微波辐射功率和辐射时间对己二酸产率的影响.反应的优化条件为:3.5ml环己酮、0.5g钨酸钠、0.5g磺基水杨酸、15ml30%双氧水,在微波辐射功率为400W下反应50min,其产率达72.37%,产物经红外光谱表征.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Ni/膨润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催化剂的热分析(TG-DTA)和氢程序升温还原(H2-TPR)分析,并将其应用于硝基苯气-固相催化加氢合成苯胺过程中。结果表明,Ni/膨润土催化剂在300℃,常压下进行硝基苯催化加氢为苯胺反应,硝基苯的转化率在6 h内均能达到99%以上,苯胺的收率达到85%以上。热分析表明,经350℃焙烧2 h后可获得的催化剂的活性成分为Ni O;H2-TPR分析表明,催化剂上的Ni O被还原为Ni金属而起催化作用。对催化剂的活性测试部分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气-固相催化加氢实验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相比液相加压反应,改进后的实验安全性更高,更加直观,且易于理解与操作。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Ni/膨润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催化剂的热分析(TG-DTA)和氢程序升温还原(H2-TPR)分析,并将其应用于硝基苯气-固相催化加氢合成苯胺过程中。结果表明,Ni/膨润土催化剂在300℃,常压下进行硝基苯催化加氢为苯胺反应,硝基苯的转化率在6 h内均能达到99%以上,苯胺的收率达到85%以上。热分析表明,经350℃焙烧2 h后可获得的催化剂的活性成分为Ni O;H2-TPR分析表明,催化剂上的Ni O被还原为Ni金属而起催化作用。对催化剂的活性测试部分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气-固相催化加氢实验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相比液相加压反应,改进后的实验安全性更高,更加直观,且易于理解与操作。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微波辐射条件下,SnCl4 5H2O催化环己醇脱水制环己烯的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微波辐射时间和功率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为2g,环己醇用量为10mL,微波辐射功率为600W,辐射时间为10min时,环己烯收率达68.4%。  相似文献   

13.
微波辐射SnCl_4·5H_2O催化环己醇脱水制环己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微波辐射条件下,SnCl4 5H2O催化环己醇脱水制环己烯的反应。考察了催化利用量,微波辐射时间和功率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为2g,环己醇用量为10mL,微波辐射功率为600W,辐射时间为10min时,环己烯收率达68.4%。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硫酸氢钠催化下,肉桂酸和环己醇的酯化作用,得出最佳反应条件是:酸醇物质的量比为1:4,反应时间为1h,催化剂用量为0.5g/0.02mol酸,肉桂酸的转化率为96.7%。  相似文献   

15.
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Fe2O3催化合成乙酸苄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纳米固体超强酸So2-4/Fe2O3为催化剂,乙酸和苯甲醇为原料合成乙酸苄酯,并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醇酸摩尔比1:5,催化剂用量为0.7g(苯甲醇0.1mol),反应时间2.0h,是最适宜的反应条件,酯收率可达85%.  相似文献   

16.
以固体超强酸 Fe2 O3 —SO2 -4为催化剂合成苹果酯 ,考察了催化剂的活化温度、催化剂的用量、反应物摩尔比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合成苹果酯的最佳条件为 :乙酰乙酸乙酯的用量在 0 .1 mol的情况下 ,用固体超强酸 Fe2 O3 —SO2 -4为催化剂 ,催化剂的活化温度 5 0 0℃ ,用量 1 .75 g,反应物乙酰乙酸乙酯与乙二醇的摩尔比 1∶ 2 ,苹甲酯的收率为 89.7%。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以乙酰乙酸乙酯和乙二醇为原料,以纳米Y2O3为催化剂,在微波辐射作用下直接合成苹果酯的新方法.实验考察了微渡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醇酯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经正交实验设计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是:微波辐射功率400 W,微波辐射时间9 min,醇酯摩尔比为1.2∶1,催化剂用量2.0 g,在此条件下,苹果酯的收率可达95%以上.结果表明,微波技术用于苹果酯的合成,方法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产物收率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用CuCo2O4作催化剂催化酯化苯甲酸到苯甲酸乙酯,考察了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催化剂的催化酯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的用量为苯甲酸摩尔量的5%mol,在75℃条件下反应7h,苯甲酸乙酯产率可达到59.1%.  相似文献   

19.
固体催化剂SnCl4/C的制备及其催化酯化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固体催化剂SnCl4/C,并通过乙酸苄酯的合成考察了该催化剂对酯化反应的催化情况,结果表明,固体催化剂SnCl4/C对酯化反应有很好的催化活性。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当酸的用量为0.20mol,醇酸物质的量比为1.4,催化剂用量为1.0g,带水剂甲苯为15mL,反应时间为2.5h,反应温度为100~110℃时,酯化率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20.
以L-脯氨酸离子液为催化剂,对乙酰乙酸乙酯和乙二醇合成苹果酯的催化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考察了酯醇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带水剂种类和用量及催化剂重复使用等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乙酰乙酸乙酯)∶n(乙二醇)=1.0∶1.4,催化剂用量为2.0 g/mol乙酰乙酸乙酯,带水剂环己烷为40 mL,110℃下反应3.5 h,苹果酯收率达到88.9%.反应结束后,通过简单的萃取操作,可使催化剂回收和重复使用.循环使用4次,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