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有关汉语知识和文学知识方面的专业,是高职院校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高职院校开设的汉语言文学涉及的知识面广,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重点一般以汉语言文学的理论知识为主,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教学不够重视,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认识不够。教师主要围绕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理念与实践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会讯     
2009年8月14日-17日,“全国电大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类和广告专业教学工作研讨会暨师资培训会”在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召开,中央电大副校长李林曙、内蒙古电大副校长李建军出席会议,中央电大文法学院负责人和汉语言文学、广告专业课程责任教师、各省级电大教师代表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通过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广告专业新的课程设置规则,探讨了毕业论文写作改革等问题,对相关课程的地方电大责任教师进行了培训。会议对电大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类和广告专业学科建设和教学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专业揭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教育及教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教师职业素养。本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4.
正王天佑,男,1972年11月生,山西吕梁人。2001年,毕业于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99—2000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进修语言学专业研究生课程;2012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导  相似文献   

5.
<正>文学院始建于1958年,是集宁师范学院成立最早的系部之一。它现有汉语言文学、新闻学、语文教育3个专业。文学院设置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艺理论、新闻学6个教研室,共有教职工47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1人;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26人;双师型教师15人;校学术委员会委员3人,学科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9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任课教师有着从事师范类专业教育的丰富经验,已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文学院十分重视教学工作。目前,语文教育专业已建成了8门校级优秀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1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005年,中文系被评为校级教学优秀部门。2011年,基础语文教学团队被评为校级教学团队。2012年,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校级教学团队。汉语言文学专业已建成2门校级精品课程,1个校级教学团队,并建有校级国学研究与传播基地和语言文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地方性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人为本,把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特征,创建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培养专业素养,提升职业能力,强化人文素质、服务教师教育"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新理念。  相似文献   

7.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设置最多、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但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民族院校面临着诸多困境,然而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民族院校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为此我们期望通过对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的思考和改革实践,突破困境,实现办出特色、更好地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愿景.  相似文献   

8.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言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凸显。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语言、网络流行的使用越来越严重,如何在新媒体环境的冲击下,优化教学环境,合理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下面文章阐述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现状,阐述新媒体环境下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针对当前现状,探索有效的专业教学策略,提升汉语言专业教学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大高校都开始建立各种社团来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文学社团的建设也紧跟时代潮流。但由于社团建立目的的单纯性,并没有使文学社团建设规划到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视阈下,片面简单的研究下,没有让社团建设达到一个较好的水平。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文学社团以其为参照,对教学有着十分大的帮助。本文就从教师、学生、课本的角度研讨,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视阈下的文学社团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培养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其主干课程体系应是该专业内在规定性的体现,是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培养语文知识和能力形成发展的根本保障。而现行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结构与中小学语文课程的知识能力培养目标存在着本质差异,其原因在于“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对“中小学语文“课程功能、内涵及研究范畴认识的误区。文章通过对这些误区的分析,提出更改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称谓和重建该专业主干课程体系的主张,以满足中小学语文教师知识和能力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社会逐渐呈现出多元文化现象,多种文化相互碰撞,文化的更新转型日益加快,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受到极大的影响。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继续做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工作,成为诸多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围绕着多元文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这一中心论点,浅析了多元文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教学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中文系前身为胜利油田师专中文系,迄今已有20多年办学历史,现有在校生360人。中文系设有汉语言文学(本科)和秘书(专科)两个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制4年,培养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汉语言文学及相关专业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包括高级涉外文秘、教育、汉语言文学三个方向。秘书专业学制3年,培养较系统地掌握文秘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本专业及相关专业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13.
“汉语言文学兼音乐学”专业的培养目的是为乡村基础教育初中阶段培养具有较强适应性的教师。本专业在业务学习方面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兼具音乐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掌握基础教育初中语文和初中音乐教学的职业技能,以及教师的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声乐课作为音乐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在培养过程中应承担何种教学责任,以及应以何种教学模式来培养,是文章主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长线专业。这个专业包括基础科段(专科)和本科段两个学历层次。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省高教自考开考的最早科目之一。自1984年下半年开考,至今已有19个年头了。下面就这个专业的学习问题和自学朋友们谈一点看法。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激发兴趣参加自学考试的一个重要原则在于学以致用、学用结合,选考汉语言文学专业也不例外。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像其他某些专业着重于对知识的了解,对技能技巧的掌握,操作性、应用性非常突出。而汉语言文学专业则显示出较强的系统性与理论性。学习者在掌握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5.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前身为徐州师范大学中文系,是学校建制最早的系科之一。目前,文学院拥有汉语言文学(下设师范、非师范、高级文秘三个专业方向)、汉语言和对外汉语三个本科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江苏省首批特色专业。经省教育厅批准,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2002年开始一本招生。文学院目前共有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艺术学、戏剧戏曲学等10个硕士授权点,其中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  相似文献   

16.
<正>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现有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学和戏剧影视文学3个专业,汉语国语教育和汉语言文学为校级特色专业,汉语国语教育专业为学校"十三五"应用型专业"扶特"专业和学校申报硕士授予权单位的首批专业点。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1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6人(在读博士6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24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学科组专家3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  相似文献   

17.
汉语言文学专业包括专科和本科两个学历层次。其中的专科是我省高教自考开考的最早的科目之一。自1984年以来,已有近15年的开考历史,获专科毕业文凭的自考学员9719人。在专科基础上,我省又开考了汉语言文学本科。到目前获本科毕业文凭者已有571人,其中149人获汉语言文学士学位。 汉语言文学是高教自考的长线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跨世纪的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实际工作者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文秘人才。这些人才的具体要求是:①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理想,有道德,热爱本职工作,立志为我国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做贡献;②系统牢固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具有独立分析、评论各类文章和作品的能力,有较好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掌握文化教育科学理论,具有从事文化教育和文秘工作的能力。本科还要掌握一门外国语,基本能阅读外文专业书籍。  相似文献   

18.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26(9):F0002-F0002
王彤,女,1964年8月生,河北沧州人,1985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00年6月获北京大学西语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文学硕士学位。中国西班牙、葡萄牙、拉丁美洲文学研究会会员。主讲“外国文学”、“比较文学”、“莎士比亚戏剧研究”等课程。四川省省级精品课程“中西文学比较”主讲教师,“比较文学”重点建设学科成员。  相似文献   

19.
人文科学系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2):F0002-F0002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共设汉语言文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育、初等教育 (支)、五年制初等教育(文)、文秘、公共事务管理等六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745人。有专兼职教师7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32人,讲师18人。人文科学系办学历史较长(其中汉语、语文教育20多年,初等师范教育50多年),教学、管理经验丰富,专业科学  相似文献   

20.
中文系简介     
咸阳师专中文系创建于1978年,是学校成立最早的系科之一。建系之初,设有“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制三年。1992年,又增设了中文秘书专业,学制两年。 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要求毕业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对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和最新成果有所了解,能阅读一般的文言文;能分析和评论各类文学作品;会讲普通话;能正确运用规范汉字,有较好的口头和文学表达能力,以胜任初中语文教育和教学工作。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写作、逻辑学、中教法等。还开设有马列原理、教育学、心理学等公共课以及名著阅读课、美学、语言学概论、文学心理学、林甫研究、庄子研究、部门美学、中西文学比较,公共关系学等选修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