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后窗     
  相似文献   

2.
后窗     
杂志的内容结构中,世界史的比例应缩小,可用之于操作和实在触摸的就是国史。国外的无非拾人牙慧,国内的至少有实现钩沉的可能。现在是回归时代,杂志应的是回归的社会心理,而此种心理恰恰是五·四的补充,西风东渐到现在是人人都说ok的时候了,而麦当劳被斥为垃圾、非洲人不被看做是前些年广义上的老外,国外开始明显地表示对中国的古老好奇崇拜,而看不起洋泾浜鄙视不知道自己祖宗etc,这些都是回归。我想,无论创意也好,暗合也好,如果说《国家历史》是应运而生的话,那就该是应这个大运的。而杂志的取向,也应在这方面有所知察。——读者评《国家历史》  相似文献   

3.
后窗     
《误读中国1000年》触及了一个我有所耳闻,却又不甚了了的领域,西方人眼里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样子?中国人眼里的西方,又是什么样子?自从希罗多德时期,西方人就开始幻想东方的丝之国。从此以往,东方帝国在西方产生了无数的意象,激起了一批批商人、游客和传教士前仆后继地来到中国。  相似文献   

4.
后窗     
读了《创四川》专刊,不得不为以往对四川的浅见而感到惭愧,我对四川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川菜、变脸和诸葛孔明这些简单的符号之上,不曾想,它竟然是中国的一个缩影、一个镜像。它不但有秀美的山川,更有悠久灿烂的文明;它的成长历程是民族大融合、文化大融合的过程,中华文明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5.
后窗     
郑和从南洋带来的海风散尽后,帝国庞大的疆域上只余下腐朽的味道,影像里传播的那段历史,变态与杀戮总是主题,明王朝的末日遥远而朦胧,"1573"的时代似乎只来自于广告词,且只对嗜酒者才有意义。然而,《国家历史》的九月刊给读者呈现了一个别样的没落王朝——它日趋孱弱的躯壳下若新苗般汲取着养分的初生市民社会和道德标准放行商业后得到解放的读书人。九月刊让读者了解了自然经济瓦解之初的中国士绅阶层,他们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挣扎,却一改郁郁而终的苦闷形象,选择拥抱生活。我想没有什么比还原一段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真实生活更精彩了吧?  相似文献   

6.
后窗     
8月刊的《国家历史》的封面选题是"汉奸们",旨在梳理近几十年的汉奸史。这个选题本来引起了我的很大兴趣,正如贵刊在前言里写道:"大多数汉奸身上,都能找到两面性,甚至多面性……如何认知这一问题的复杂性?简单的道德判  相似文献   

7.
后窗     
可能是因为身在其中,抑或是时间上没有拉开足够的距离,作为一个上海人,对上海的认知反而是模糊而平面的,满街霓虹,步履匆匆之间,无暇思索这百年洋场的前世今生。4月刊提供了上海滩新旧交替的历史切片,纤毫毕现地还原诸多历史细节,重温那新与旧,左与右的祸福沉浮,庄谐泪笑。红色高棉的个案无疑发人深省。"从劫到觉"的幸运是"一条仍然艰难的道路",但愿这条路不要太长……——上海读者季风评四月刊《新上海,旧上海》  相似文献   

8.
后窗     
在股市风雨飘摇、人心惶惶的今天,《国家历史》11月刊200年经济危机,制造者与拯救者带我们回顾了200年来的一次次经济危机,米老鼠、罗斯福、凯恩斯和李普曼等几条线索,展现了  相似文献   

9.
后窗     
如果不是512大地震,羌族,这个静静地栖居于高山深壑中的古老民族,也许仍不会为大多数人所知。因为他们的历史实在太久远,构成与演变太复杂,而今天的生存环境又太封闭,并且成员也所剩无几。但在中国的历史上,羌却曾经是一个强大而人口众多的民族。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这个多元  相似文献   

10.
后窗     
边界从来都是是非之地,本期的《南海,南海》从多方面深刻剖析了近年来不断升温的南海问题的来源。南洋好像自古就没能成为统治者所重视的地方,但也从来没有离开过人们的视线,她的存在,对她的争夺,她的发展都与中国息息相关。是的,南海现在的意义已然不同于过去,从她的身上折射出的是整个大国的动向,中国的海洋观在伴随着南海在一步步的变化。这启发我们继续思考,海域之广,发生改变的也绝对不仅仅是南海。——北京读者Fay评《国家历史》6月刊《南海,南海》  相似文献   

11.
后窗     
2009年第一期《解放》气象很大,从一个个城市、各种人群在解放时期的生存状况,展示大变局时期的百态,从细微之处见历史,特别是其中的旧闻,显示出普通人的苦难悲辛,  相似文献   

12.
后窗     
保罗·维纳在《私人生活史》导言中写道:历史,这一他者的旅行,应当有助于我们走出自身,至少有助于提供一种合法的方式,以在自身的范围内去适应自己。以此观照,《国家历史》杂志与此十分契合。以全新的方式还原历史,注重历史细节,提供  相似文献   

13.
后窗     
个人觉得中国人从哪里来是《国家历史》改版以后最成功的一期,整体让人眼前一亮:选题涉及到自然历史的范畴。尽管这在国外比较平常,但是在中国,仍然是比较新鲜的主题。真正的大历史应该是包括了各种主题的历史,但是基于各种原因,我们曾经将历史研究的范畴大大缩小,以至走入了一个纯粹学院历史学,被现实社会所边缘。实际上,不仅是自然历史,《国家历史》以往各期中有关科学技术史、个人史等文章也是有益的尝试,这些努力无疑是拓宽了传统历史的边界,让历史走出阁楼,重新成为时代进程的记录者。但愿《国家历史》今后的文章能在重现历史故事场景的同时,带给人们更多对时代背景的理性冷静描述和剖析。如此一来,读史使人明智的古训就能得到更多彰显。——成都读者评《国家历史》10月刊  相似文献   

14.
后窗     
我的祖辈是在清朝时期来到东北的。据老辈们讲我家的祖训是穷的可交,富的可为。这句话正是这篇文章的精髓。他们到东北通过跑马占荒、辛勤劳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家乡的穷亲戚和路过这里的逃荒者都投奔到他们的圩子(就是村子)。在他们的帮助下,都做到了耕者有其食,过上了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  相似文献   

15.
后窗     
正后窗观景,妙不可言。二十层大厦,家家有露台,只看一角,便可知住宅里发生什么事。勤劳的家务助理,清晨七八点钟,已将衣物洗涤干净晾出,密密麻麻,常常挂满小小袖珍新生儿的小和尚衣、小裤子,可爱无比,十分招摇。有时候下半日雨,衣物还未收进去,这一家就比较懒。公众假期,男户主坐摇椅上,怀中伏看小女儿,一摇一摇,其乐无穷,诚人生至高享受。低一层楼,一位老太太在打太极。  相似文献   

16.
后窗     
博客:http://gjls0799.blog.163.com网易专区:http://history.163.com豆瓣小组:http://www.douban.com/group/guojialishi/新浪杂志频道:http://mag.sina.com.cn读者QQ群:5752092 49378122 (敬请赐稿或提供线索,联系我们)文化是深邃的,无形的,日本对中国文化解读的方式确实令人惊奇,无厘头的方式耐人寻味。可谓商业的逻辑造就了日本很多著名的企业。——网易网友lichangyong评《日本:三国志新闻》  相似文献   

17.
后窗     
《海外英语》2012,(7):21-21
最经典的场景,最生动的对白,最地道的表达,尽在“影视对白”。跟着明星学英语。本期影片:《后窗》。  相似文献   

18.
后窗     
以前看甲午海战,只是悲愤。以为原因在于洋鬼子卖给我们的炮弹装了太多沙子。后来知道甲午海战之前,日本从天皇到百姓节衣缩食购买军舰,而中国慈禧太后把不多的海军军费造了颐和园。有不少研究者一直执着于甲午海战中中国的阵型,认为中国本来可以取胜。我以为这终究不过是捡起芝麻丢西瓜。甲午海  相似文献   

19.
后窗     
倘若是傍晚,月光就在画幅的右上角从容地盖上一枚浅浅的印章。房后是几株柳树,后窗就成了一方流动的画屏。春天,发芽的柳条被春风梳理得柔软舒展,轻轻摆动。夏天,密密匝匝的柳叶簇拥成团团绿云,托起了知了们的歌唱。秋天,抬眼便能望见几丝白云在疏朗的天空悠悠远去。(不正是绿的游魂吗?)冬日里,没有一片叶一丝绿,只有参差交错的黑线条在宣纸似的天空潇洒成一幅水墨画——倘若是傍晚,月亮就在画幅的右上角从容地盖上一枚浅浅的印章。我常常沉醉于这流动的画屏。尤其是夏天的早晨,阳光穿透绿云飞进后窗时,我会激动不已。是的,阳光是飞进来的而…  相似文献   

20.
后窗     
看到这个封面,《我的家乡在地震》,我就不由得有流泪的冲动。我想起那片青山绿水,想起那里纯朴宽厚的人。短短几十秒,大地颤抖。大山移动。哀我生民,从来多艰。美好家园瞬间成为人间炼狱,一片废墟,无数生灵在瞬间失去生命,无数个家庭破碎,孩子失去父母,双亲失去稚儿。那不是我的家乡,我们只是去途径过。第一次真正明白同胞这个词的含义。手足同胞,心脉相连。所以我们感同身受,如同失去自己的家乡一般痛苦。但我也为这片多难的土地而感动。那一位背着死去的妻子去太平间的男子,那一位说要冰冻可乐的少年,那一位举手行礼的三岁幼童……在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