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经伦商会社群创始人周经伦只有20岁,他领导的社群在中国第一届社群领袖峰会上获得"2014年度活跃社群"称号,同年他还入选"中华青少年财商领袖千人计划"首批百人名单。作为社群经济的"破冰者",他志存高远又善于反思,充满激情又不失理性,从他的言谈举止中,我们感受到一个充满活力的社群时代扑面而来!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7月29—30日,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托比网和AMT企源科技等联合主办的"2019中国产业互联网领袖峰会"在上海成功举行。此次峰会以"领袖"为落脚点,汇聚产业互联网头部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品牌商、产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投资机  相似文献   

3.
王婧  张亚飞 《情报探索》2013,(10):32-34
阐述了网络社会、数字鸿沟和黑客精神这三个概念对社群信息学发展的推动作用;简单讨论了社群信息学的概念,明确了社群信息学与社会信息学的关系及区别,概述了社群信息学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动物形象由各社群提供)中国社群增速分析问卷中社群最早发起时间为2004年,社群规模在几十到几十万不等,根据数据粗略计算中国社群平均增速为16人/天。不同性质、特点的社群,其人数增长率各有不同,其中发展较快的社群每天增加量近百人,证明中国社群的发展速度飞快,规模逐渐庞大。  相似文献   

5.
《软科学》2018,(1):122-125
基于网络平台收集的415份问卷,结合品牌关系和社会资本理论,研究在线品牌社群社会资本与社群认同、品牌忠诚的关系,并检验了平台属性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品牌社群的网络密度、信任互惠和共同认知主要通过社群认同正向影响品牌忠诚,社群平台是否具备社交属性对这一过程存在干扰作用。与社交型社群相比,传统型社群的网络密度和信任互惠更能正向影响社群认同,而共同认知对社群认同的影响则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6.
以信息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从社群经济的特点出发,把握社群经济的价值内涵。通过对社群经济形成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进行深入分析,从社群主体与消费者角度对企业社群经济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更好帮助企业发挥社群营销价值。  相似文献   

7.
刘新  杨伟文 《软科学》2011,25(3):135-139
探讨了虚拟品牌社群的互动关系及其价值,并研究了互动关系通过中介变量社群价值是如何影响消费者参与虚拟品牌社群的。研究显示,虚拟品牌社群中的互动关系不完全是消费者参与社群的直接原因,它们是社群价值形成的前定因素,而社群价值在互动关系与社群参与之间有不同程度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8.
江文华  徐健  李纲  李阳 《现代情报》2019,39(9):21-27
[目的/意义]从学者研究兴趣视角出发,探究图书馆领域研究现状,分析该领域社群结构。[方法/过程]从CSSCI数据库中下载"中图分类号=G250"的所有论文,通过Java程序处理数据,利用"机器+人工"进行作者消歧。使用普莱斯定理识别图书馆领域核心作者,利用学者科研成果提取作者的研究兴趣,构建该领域核心作者研究兴趣相似性网络,使用Louvain方法对该领域研究者进行社群划分。计算各社群研究兴趣模型,并计算各个社群间的研究兴趣相似性。[结果/结论]研究发现:1)图书馆学作者发文频次与核心作者研究兴趣相似性服从幂律分布;2)图书馆学领域核心作者按研究兴趣可分为6个社群;3)C1-C2、C2-C3、C3-C4社群间存在强相似性,C6社群与其他社群相似性较低。  相似文献   

9.
社群不仅是网民沟通交流的渠道,更是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重要方式。本文以微信社群为例重点阐述了适合社群营销的四类业务和社群用户增长的七种渠道。  相似文献   

10.
   鉴于发明者在创新活动中的“抱团”研发现象,采用GN算法,识别可再生能源行业发明者合作创新网络的社群结构,根据社群内部成员和社群经纪人网络位点的不同,通过相邻期社群动态追踪,划分社群结构动态配置,实证社群配置与社群创新能力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发明者合作创新网络存在明显的社群划分,不同类型的社群动态配置对社群发明者创新影响显著不同。总体为,动态与静态相协调的社群配置优于双动或双静的社群配置,具体为,“动荡”社群创新能力最弱,“纽带”社群创新能力最强,“独立”及“固化”社群介于两者间。以促进发明者创新,政策应该有利于创新网络动态及稳定的折中。  相似文献   

11.
Red Herring集团日前宣布将连续第三年在中国召开Red Herring全球科技领袖亚洲圆桌会议(ATRE)。此次活动将于4月24至26日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12.
基于提高知识员工组织嵌入度的实践社群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骆静  廖建桥 《科研管理》2006,27(2):133-139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都要依靠知识的载体--知识员工得以实现,吸引和留住知识员工显得异常重要。本文在提出"组织嵌入"概念的基础上,认为实践社群具备知识员工嵌入组织的粘性要素,并分别从"知识"和"学习"这两个粘性要素对实践社群提高知识员工组织嵌入度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最后提出企业应创建和培育实践社群。  相似文献   

13.
基于组织结构理论,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在线社群的结构特征角度着手,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探究在线社群成员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线社群的非正式化正向影响企业的双元创新;在线社群的集权化在社群结构非正式化与双元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线社群的复杂化在社群结构集权化与双元创新之间起到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Wiki构建主义的数字图书馆知识社群的挖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辉 《情报杂志》2007,26(9):94-97
人们对数字图书馆的研究都局限于技术方面,对数字图书馆用户的研究课题很少。我们主要针对数字图书馆社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数字图书馆Wiki社群是对于同一主题感兴趣的人或组织。传统的社群挖掘方法只利用超链信息,所得出的社群比较小或者没有意义。通过智能体的方法研究数字图书馆网络社群的浏览行为,一种基于分类方法的Web社群挖掘算法,指出网络社群浏览行为与社群的兴趣,从而构建了一种数字图书馆的社群模型。以实现对社群的准确定位,提高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罗辑思维"利用微信打造品牌知识型社群的典范,对比发现高校图书馆知识型社群构建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用户定位、优质内容、互动传播、规范保障等几个方面提出高校图书馆知识型社群优化构建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在网络舆情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网络社群的舆情体系。对网络社群内和网络社群间的舆情演化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就网络舆情热点信息和网民行为协同演化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网络社群的舆情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网上服务品质是维持网络知识社群经营成效的关键,然而,衡量网络知识社群服务品质的评估模式仍然相当缺乏。基于对网站服务品质相关文献的分析与整理,以考量网络知识社群的经营特性,将网络知识社群服务品质评估准则分为网站设计、可靠性、回应性、信任度、个性化、资讯品质六个衡量方面,并结合模糊理论与层级分析法,以群体协同评估的决策方式,提出一套完整的网络知识社群服务品质评估模式。最后,导入网络知识社群个案实例,以验证评估模式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校长专业学习社群理论为校长专业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探索空间,强调了校长同侪进行经验共享与深度学习的优势,体现了群体性、个体性、协同性与引领性的社群特点。校长同侪作为学习主体,他们与学习客体、学习环境的关系构成了校长同侪专业学习社群的理论框架。校长同侪专业学习社群实践策略包括自主学习的理论建构、同行互动的岗位研修、学校协同诊断、课题研究、区域联盟。该文为进一步完善校长专业学习社群建设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9月29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移动智能终端技术创新与产业联盟承办的I C T中国·高层论坛2017移动智能终端峰会暨智能硬件生态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此次大会以"打造智能生态,共建智慧社会"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国家部委及各地政府代表、院士大咖、行业领袖、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智能硬件商、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产业界代表,共同解读智能终端国家政策、市场格局、关  相似文献   

20.
正一般社会学家与地理学家所指的社群(community),广义而言是指在某些边界线、地区或领域内发生作用的一切社会关系。它可以指实际的地理区域或是在某区域内发生的社会关系,或指存在于较抽象的、思想上的关系。社群具有稳定的群体结构和较一致的群体意识;成员有一致的行为规范、持续的互动关系;成员间分工协作,具有一致行动的能力。这种新的组织形式,从网络开始,逐渐主宰我们整个生活。有了社群,互联网已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