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管监视装备是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核心之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三十八所(以下简称38所)是中国电科集团公司以空中平台、军民两用雷达、核心部件为完整产业链运行的产业实体,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着力发展民用雷达产业,是我国较早进入空管雷达领域的国家骨干研究所之一。2011年以来,38所着力开展L波段远程空管一次雷达、机场场面监视雷达、MLAT多点定位系统等新型空管监视装备的研制工作,积极推进空管监视装备的国产化、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谭久宏 《科技风》2014,(18):104-105
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是一种航空监视技术,在无雷达覆盖地区可提供ATC监视等应用服务。西南地区。西南高原地区由于大面积高山、高原和极其复杂的地理生存环境,空管系统地面台站的配套设施建设难以保证,至今还未能完全实现雷达监视信号覆盖。根据《中国民用航空ADS-B实施规划》,西南地区将优先在西藏区内各航线建设ADS-B监视系统,逐步实现ADS-B间隔运行,提高航班安全运行能力和管制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能够适用于当前空管自动化的雷达数据分析系统,该系统将提供一套实时的雷达数据在线监测及统计,通过接入空管自动化协议转换器进行入网在线监视。系统主要采用C#进行设计,通过SQLSERVER数据库进行数据统计及查询。  相似文献   

4.
朱峰 《科技风》2014,(14):73-73
飞机平视显示器(以下简称HUD)是一项航行新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地面导航和飞行姿态信息集成显示在平视显示器上,驾驶员可保持平视状态注视平视镜上的飞行仪表和导航数据跟随HUD指引飞行。机场实施HUD运行后,能够在安全前提下降低最低着陆和起飞标准,从而减少低能见度条件下航班大面积延误和旅客滞留现象,提高机场航班正常率。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的地面气象观测中,一直未能实现冻土的自动观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章基于微型雷达技术实现冻土自动化观测方法,在不改变气象部门沿用的业务规范和观测方法的前提下,设计了一种基于超声波雷达测距原理的冻土自动观测仪,并进行了外场对比观测实验,结果表明:冻土自动观测仪能精确测量冻土深度。各项指标符合中国气象局《冻土自动观测仪功能规格需求书》的要求,进而验证了基于微型雷达技术实现冻土自动化观测方法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冻土观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机场的航班和保障资源,设计并实现了机场航班动态可视化系统。该系统基于MVC三层架构,可视化展示部分利用ECharts技术实现。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航班的计划、延误、取消查询,进离港航班执行情况展示,停机位等资源使用情况统计。本文对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的关键技术以及主要功能进行了细致描述。  相似文献   

7.
<正>point随着航空运输量的持续增加,场面活动及管理越来越繁杂,为了提高低能见度条件下机场场面运行安全和效率,本文提出了虚拟模块和间隔气泡结合应用于场面控制。通过虚拟停止条创建虚拟模块,显示在场面移动雷达上,为管制员提供更结构化和安全的工作方式。通过间隔气泡监视调控飞机间的最小间隔,使机场运行更加高效安全。两者的组合应用可以提高机场低能见度条件下运行安全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蔡光辉 《科技风》2011,(11):236
近几年,随着民航业的快速发展,繁忙机场的运行管理问题受到了普遍的关注。我们不仅要保障飞机在场面上安全滑行,还要尽可能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因此机场场面安全滑行问题对繁忙机场的运行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交通流量的急剧增长导致机场场面滑行网络效率的降低,从而造成航班延误。本文通过分析进离场飞机的场面滑行过程,指出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三类滑行冲突和基本的滑行道容量测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机场是民航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要实现大型机场安全高效智能管控,场面精确感知是基础支撑.传统场面监视雷达探测假目标多、虚警高,而诸如超宽带定位、差分 GPS 等定位技术难以通过波音、空客等制造商的适航改装严苛要求.因此,国际民航组织推荐使用基于航空器应答信号到达时间差解算的多点定位系统进行场面活动精确感知,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高级场面活动引导与控制系统概念,实现了场面冲突主动预警、航空器动态路径规划与自动引导,解决了复杂环境下跑滑运行管控难题.我国民航关键技术长期依赖进口,系统价格昂贵、升级维护困难,处处受制于人,亟待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此外,随着我国机场规模日益扩大,超大型航站楼不断增多,造成机坪不可视区域增大、布局复杂程度加剧,导致指挥难度加大.欧美国家基于开阔跑滑环境提出的高级场面活动引导与控制系统,难以适用于我国复杂机坪环境的安全高效管控,亟需通过创新理念,突破欧美现有系统局限,实现技术引领.  相似文献   

10.
长春空管4号系统由天线合装的一部近程一次雷达和一部单脉冲二次雷达,管制中心自动化系统组成.本文简单介绍了长春空管4号系统二次雷达MSSR询问机的功能、组成及作用.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6,(17)
针对当前缺乏面向航班延误波及分析的精确航班运行模型、以及延误波及分析算法复杂度过高的不足,提出一种航班运行时间Petri网模型及延误波及分析算法。该模型对库所和变迁分别赋予时间区间约束,可精确描述航班机场过站时间以及航班飞行时间等关键性航班特征;同时,利用线性逻辑推理能力对所建模型进行约简,分别导出变迁和变迁序列的顺序激发规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实时性的航班延误波及分析算法。考虑飞机起飞源机场不同的初始延误水平,建立相应模型并分析航班延误波及,结果表明,所给模型和算法能够有效预测航班在下游机场是否延误并快速给出延误水平。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能适用于当前空中交通管理的雷达数据分析系统,该系统通过设计协议转换器对来自传统雷达HDLC格式数据进行网络数据转换,实现了雷达数据的便捷接入。与此同时,通过C#进行PC机上程序编写,对来自协议转换器的雷达数据进行误码分析及统计,系统可应用于民航空管雷达数据分析与自动化接入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大连机场航班量日益增加,为了更好地保证航路和终端区的飞行容量,需采用多雷达覆盖或者最新监视技术的应用,提供不低于雷达间隔标准的空管服务,改进飞行流量管理,因此引入监视新技术——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技术(ADS-B)。  相似文献   

14.
在通用航空的领域中,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系统(A D S-B )技术使用十分的广泛.本文将对A D S-B、广域多点相关系统(WAMLAT)和雷达的组合监视的方式进行研究,分析自动相关监视广播系统的相关情况,对监视构型、ADS-B备份选择、ADS-B 数据的分类、监视与导航性能等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提高空中交通监视的能力,实现空中交通监视所需的导航精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针对机场场道检测中存在的难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探地雷达机场场道检测处理流程,并对流程中的关键技术和方法进行了介绍。将该检测流程及相关方法应用于机场场道可以实现无损检测,为场道技术维护人员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黄耀鹏 《科技风》2014,(24):116-116
提出一种能够应用于空管自动化系统(telephonics)的雷达质量分析系统,该系统将借助telephonics系统本身特有的维护命令,在后台RDP服务器上进行雷达质量维护命令的定时执行,并与此同时提供一个Windows平台的监控终端,实现对进后台RDP处理完毕的数据文件进行分析处理。平台监控软件通过visual2010进行C#开发设计。  相似文献   

17.
揭阳潮汕机场使用的气象雷达是由德国Gematinick公司生产的C波段速调管全相干多普勒气象雷达。从使用情况来看,整套系统的软件无论在功能上还是稳定性上,都是比较先进的,特别是处理回波信号的Rainbow软件,以及维修终端的检测软件Rives,都做得非常出色。但发射系统却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该雷达采用很多新技术,新产品,在长时间、高电压、大电流的工作状态下,暴露出一些元器件不稳定的问题。另外我们也发现环境温度对该系统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跑道侵入成为威胁航空器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型机场的复杂构型也是导致跑道侵入事件容易发生的潜在因素。同时,为了响应民航局关于提高航班正点率的号召,离港航班由以前的统一使用一个道口进入跑道起飞改为现在可以使用多个道口进入跑道起飞。这给航班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跑道侵入事件发生的概率。通过研究此风险,并制定出措施,将能有效避免由此带来的跑道侵入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3):I0016-I0018
到2015年年底,所有英国航空公司从伦敦城市机场起飞的航班都将以垃圾为燃料。但在这些垃圾成为燃料之前,它们将在"伦敦绿色天空"被加工处理。  相似文献   

20.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SAR)技术作为地质灾害变形监测的有力手段近年来逐渐被广泛应用。InSAR技术的实现离不开相干性好的地面控制点,以消除大气等环境因素和地形对干涉测量产生的误差。本文为满足InSAR技术对地面控制点的定位精度要求,调研了不同波段哨兵卫星传感器发射电磁波的特性,研究开发了雷达信号增强系统,并开展了室内测试与室外验证工作,结果表明雷达信号增强系统可增强雷达后向反射信号,从而辅助雷达影像定标、配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