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维是盛唐著名山水田园诗人,能诗擅画,又精于音乐,常将绘画、音乐之理入诗,塑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这种意境在其写景诗中尤多见。本文着重从他独特的观物方式--无我之境、把绘画技法融于诗而达到完善的意境,以及王维诗在艺术技巧方面以虚求实、以动求静、物我交融的境界构界特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一、案例说明这是笔者执教的一堂高三语文复习研讨课,复习的内容是写景抒情诗歌的写景手法和抒情手法。教师在列举了一些有名诗歌和高考试题并分析了它们的写景手法和抒情手法后,本想让学生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一些例子,来巩固课堂  相似文献   

3.
王维是盛唐著名山水田园诗人,能诗擅画,又精于音乐,常将绘画、音乐之理 入诗,塑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这种意境在其写景诗中尤为多见.本文着重从他独特的 现物方式——无我之境、把绘画技法融于诗而达到完善的意境,以及王维诗在艺术技巧方面 以虚求实、以动求静、物我交融的境界构思 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黄艳 《中国教师》2009,(Z2):249-250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作时如果通过对某种景物的描绘,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会使文章具有一定的深度。本文谈谈指导学生把握景与情的关系,恰到好处地通过景物表达情感。  相似文献   

5.
隋炀帝接收南北文化的双重熏陶,北方文化的贞刚和南方文学的清绮共同影响他的诗歌风格。其写景抒情诗风格多样,或境界阔大,或诗境蕴藉,或民歌色彩鲜明。艺术上精挑意象,锤炼语言,打造诗歌意境,同时注重借鉴民歌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6.
朱自清散文之所以能取得很高的艺术成就,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营造了优美的意境。而强调立诚,真挚蕴藉地抒情;观察细致,工笔细描的手法;文风朴实,韵味独特的情致则是其意境创造的主要手段和方法。朱自清散文以其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独树一帜,为创建崭新民族风格的白话散文,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材的中高年级选编了大量的写景抒情类散文。教学写景抒情类文本,就要紧扣文本之景和作者之情的连接点,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沉入文本想象画面、品析语言并迁移运用,以促进学生语言生长,从而提升写景抒情散文的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8.
史秀荣 《辅导员》2014,(5):17-18
对景物的描写可以说基本贯穿小学的中高年级写作训练当中,到了高年级,对写景类的文章则有了更高的要求:写景物不仅要有观察、描写的方法,更要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把作者的感受、体会、心得、情感等融入文章当中,因此我们要学会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景力‘法。清代王㈦维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带着情感去看一切景物,那种滋味一定会让你忍不住落笔成文。景中如果有情,那么文中也一定有情,有情的文章自然便是好文章。  相似文献   

9.
杨青栋 《现代语文》2013,(11):90-91
中国古代文学光辉灿烂,成就辉煌,诗、词、曲、文、赋成为我国古代文学的主流,历代文人名士留下了无与伦比的艺术成就。其中,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及许多写景抒情的著名诗文,质朴自然,意境高远,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有清水芙蓉之美,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成为我们学习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0.
萧纲的写景诗与传统意义上的写景诗不同,萧纲写景诗富有灵动而又静谧的意境,且意境构造呈现逻辑与反逻辑性交叉的动态过程。细究可见,萧纲写景过程有意构造情景和谐的画面,且多与空灵境界的升华休戚相关,并表现为主动靠拢的特征。基于此,萧纲写景诗风格与其宫体诗艳丽之风完全相反,于锤炼字句、情感表达上摆脱了绮靡之风,笔力干脆,表现出铿锵之气,意境开阔且富有想象力。  相似文献   

11.
戴望舒诗歌的基本格调是忧郁的,但也有为时代激流而写的那些感奋的、甚至壮烈的诗;诗人始终坚持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出发,立足于自己的切身感受,用真情实感打动读者,泛滥的情感在这里被化成了可感的经验与审美意象。  相似文献   

12.
元初画家赵孟頫(1254-1322年)倡导"古意"影响一代画风.本文从赵孟頫个人处境出发,研究其在特定环境下受到的种种压力和文化冲突,用以解释赵孟頫倡导"古意"的合理性.本文认为赵所倡导的"古意"是文化冲突的产物,也是赵孟頫的文化策略,是那个时代解决文化冲突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13.
古诗内容高度概括,语言极为精炼,寓意含蓄深沉,特别是古诗意境更令学生费解。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古诗的线索、景象、情感、诗眼、典故、通感等入手,使学生眼前浮现诗中景象,灵犀与诗人情感相通,置身于意境中的学生必能理解诗意,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4.
从诗歌鉴赏的角度来看,诗歌意境是一种中介性的社会情感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真情实感,对现实生活新鲜、独特的美的感受,对诗人所描绘的一幅幅山水画和风景画,以及诗人的凝练美和音乐美的语言,分析了《有待集》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16.
当今漫画热持续升温,然而,漫画作品应有的意境反而渐行渐远甚至缺失。通过分析当今漫画意境缺失的主要原因,同时以我国经典漫画作品为例,提出从情感表达、意象建构、思想内涵三个方面对当今漫画的意境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17.
景是境产生的基础,境是景的升华和开拓。好的艺术作品需要由景上升到境,这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也是意境产生的奥妙所在。  相似文献   

18.
宋代是中国古典园林成熟期的开始阶段,在特定的政治背景和经济环境的影响下,在重文轻武的形势和隋唐文人园林萌芽的熏陶下,宋代园林艺术在思想、建筑、植物、叠山和理水等方面有了极大的发展,诗画情趣和意境逐渐成了宋代园林最显著的特色。以艮岳为代表的皇家园林和以沧浪亭为代表的私家园林可以称得上宋代园林诗画情趣的典范,宋代园林为元、明、清园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相对于诗境而言的文境 ,是文学创作所精心构筑的一个独特的深层世界。论述了文境与诗境的异同、文境鉴赏的特征及文境的深层艺术创构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和风格。对其诗词的吟咏和欣赏,应该通过审美感知, 进入诗词的意境,进而领会其思想,感受其品质,既可得到艺术熏陶和诗美享受,又可加深对毛泽东文艺思想和美学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