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电影剧本创作在中国早期电影所处的地位极其微妙,然而它的发展演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早期无声电影运动。中国无声电影文学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在中国电影文学史上走过一段短暂而艰辛的开拓和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曲玮婷 《教书育人》2010,(4):109-110
无声电影是对在有声电影发明之前的所有电影的统称。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馆里放映了《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等短片,电影由此诞生。在中国,于1905年拍摄了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最初的电影都只有影像而无对白和声效,也就是现在所称的无声电影。  相似文献   

3.
中国早期电影尤其是无声电影时期,女性形象在影片中多是被当做一种视觉奇观和情节剧中特定的消极形象存在着。二十年代银幕内外的女性角色和身份一直处于一种失落状态,直至二十年代末期,女性角色才开始成长为有主体性身份的人物形象。这一形象转变与电影中表现的公共空间——城市和乡村密切相关,也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女性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4.
文学性,是电视剧创作的基础。中国有着悠久而灿烂的文字文明与文学成就,与韩国电视剧比较,中国电视剧的创作具有较强的文学性特征。而韩国电视剧剧本创作是从属于电视剧生产工业的一个环节,主要功能是设定故事框架。韩国“边写边拍”的制作模式使优秀编剧的核心作用及其影响力贯彻整个电视剧制作过程始终。通过对中韩两国电视剧剧本创作的比较,可以为电视剧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艺术和文学分别借用不同的情感符号体系,来展示人类在不同世代的情感本真存在。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之下文学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是文学依然新鲜活泼地存在着。纯文学作为一种历史性的文化现象在当代逐渐被颠覆和消解,并不能说明文学行将消亡。从纯文学到大文学正是人类学意义上文学精神的自我回归,中国未来的大文学必然会在民族集体记忆的基础上接受外来文化以及不同世代生活经验的刺激而发生微妙的变化。但无论怎么变化、演绎,也无论它是出自精英文学作家之手,还是出自草根民众之手,只要它自由地、自然地、本能地、本真地敞开了斯时斯地的情感(性情),那么,它都是既有中国品位又有时代气象,且与其他民族文学相互情意沟通无碍的中国大文学——多元共存的人类大文学生命实体中必要的生命元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无声电影是对在有声电影发明之前的所有电影的统称。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馆里放映了《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等短片,电影由此诞生。在中国,于1905年拍摄了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最初的电影都只有影像而无对白和声效,也就是现在所称的无声电影。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受封建男权思想的压迫和桎梏,其追求自由突围之路颇显独特.闺内夫妻之间诗词吟咏,稍有违礼即受到封建文学批评家的严厉声斥.明清之际,随着经济发达,江南文人望族日增,女性文人增多,她们开始在家族内部进行酬唱应和,向封建统治者发出信号强烈的挑战之声.随后,女性文人走出闾巷里中,结伴组社,甚至跨地域组建文学社团,其视野亦由以往之闺中而转向广阔社会,从而实现中国古代女性文学追求自由、抒写真情的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8.
作为后现代文学的风云人物,彼得·汉德克的创作历经了以早期"说话剧"的语言游戏来否定戏剧传统,到反传统叙事,再到寻求自我的"新主体性"文学。试以彼得·汉德克的三个创作时期为主线,结合其阶段性的代表作,廓清其文学创作的主要特点及对当代文学发展的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9.
由学原作改编的歌剧剧本有其特征:歌剧与学结合的内在依据、歌剧剧本的结构原则、歌剧剧本写作对学原作的删减与增添。  相似文献   

10.
中原大地是中国杂技艺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河南濮阳素有"杂技之乡"的美誉。历史悠久的濮阳杂技在不断的协同创新中,形成了特有的艺术风格,也走出了一条集教学、创作、表演于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新路,对探索中原杂技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欧洲各国华人数目在大量增加,华侨社会的结构也起了根本性的变化,知识分子占了很大的比例,其中有爱好文学、以写作为专职的,因此欧洲的华文文学,便自然而然地诞生了。"欧洲华文作家协会"于1991年3月在巴黎成立,如今的欧洲华文文学,已进入成熟、稳定阶段,前景一片光明。"世界华文作家协会"成立于1992年,今天的整个世界之上,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文文学。分布在海外各地的华文作家,有两个共同点:其一是都有完整的中华文化背景。再就是因为长居国外,多少受到一些住在国文化特色的熏陶。他们具有一种揉和了中国儒家思想和西方基督教文明的特质,他们更习惯以这两种特质的混合观点来看人生,看世界。海外华文文学代表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一是对内,也就是对我们中华文化本身的。其二是对外,也就是对全个世界,对人类文化整体的。  相似文献   

12.
新编广东汉剧《金莲》是广东汉剧院继大型客家题材戏《黄遵宪》之后的又一力作。在新编广东汉剧《金莲》中,金莲的形象不断被挖掘,变化、丰富,大大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妇女解放、个性解放、人性解放,完完全全塑造了一个与以往不一样的潘金莲,是一个从"恶"的嬗变到灵魂自赎式的潘金莲,赋予潘金莲一种现代品格。该剧对传统广东汉剧从形式到内容都有新的探索,在选材和立意开掘的视角上都体现出求新的高度。本文主要从该剧的剧本创作、音乐创作、表演与舞美三个方面作评析。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有三次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作品的热潮:第一次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第二次在建国后的50年代,第三次在1978年以后。“五四”时期,域外儿童文学译介促进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形成。上世纪50年代,在泛意识形态影响下只有苏联和东欧的儿童文学作品能译介进来。改革开放后,出版的大量东西方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使我们懂得了儿童文学应有的本体特征、美学内涵和地道的品质与真谛,中国儿童文学才汇入世界儿童文学的潮流。  相似文献   

14.
影片《听风者》和以往注重故事悬疑惊悚、情节紧张激烈的谍战片有所不同,它借谍战的外壳演绎深刻的人性,着重表现人物之间细腻丰富而又复杂纠缠的情感。在情感的询唤下,男女之间的舍弃与付出被抒写得淋漓尽致,同时为了让剧情完美地铺陈下去,相关各方人员均受到感性的惩罚。  相似文献   

15.
自唐伊始,民间信仰习俗中就确立了以龙王为主导的海神信仰。宋代,又出现了湄州林氏女飞天的故事,并持续受到历代统治者赐封,成为沿海民众普遍崇奉的妈祖,并取代龙王成为中国海洋信仰的主神。民俗信仰是民众生活的抽象反映,从龙王到妈祖海神信仰的变化彰显了中国海洋社会的嬗变过程。  相似文献   

16.
从人物品藻到中国文艺品评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物品藻是汉魏六朝的重要文化现象.它对中国文艺的影响深远复杂.人物品藻主要有两种方法:品第和品题.这两种方法都被文艺批评所借鉴,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品第和品题的文艺批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文学研究面对文化研究的冲击所作的调整入手,分析新世纪的文学研究如何在自身传统与外来影响的交织中重新定位和进行价值立场的重建,从而构建中国文学研究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朝鲜族文学要走向世界,必须要分两步走:第一步,以具有自己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优秀作品,冲到中国文学这个层面上来.第二步,是在这个平台上,与中国文学(汉族文学),包括其他兄弟民族文学的比较中,能够反映和代表我们中华民族文学整体水平的作品,才有机会走向世界.想依附于其他国家文学或其他民族文学,直接走向世界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文献、文献学、美学文献和中国美学文献学等问题提出了系统的新看法。文献研究是一门真学问、大学问,也是学术研究领域的一项公益事业,知识结构不全面和私心太重的人是做不好文献研究的。皮朝纲先生不仅倡导建立"中国美学文献学",而且数十年来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和持之以恒,开拓出禅宗书画美学研究的新领域,尤其在禅宗书画美学文献研究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中国美学文献研究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一是要全面梳理传世的历代文献,从中打捞和挖掘被遗漏的美学文献;二是要继续加强地下考古文献的研究和利用;三是要继续加强域外流散文献的收集和利用;四是要继续加强现当代美学文献的收集和整理。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儿童文学资源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一部分,它本身所包揽的古代神话、寓言、传说、童话等儿童文学的经典篇目都具有适于当代社会发展的人文和社会的和谐精神,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传统的东西却不能放弃.尤其是在我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合理地继承和利用这些瑰宝.它对我们当代的儿童教育事业以及处理好我们所要创建的和谐社会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身心和谐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