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乳名     
审美教育就是通过人对美的感受.引起感情的激荡,形成感情的共鸣,在愉快中受到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存潜移默化中培养出高尚的审美情操,获得知识的满足和愉悦。  相似文献   

2.
美育,即审美教育,也叫美感教育,是一种形象教育、情感教育。它借助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等美好事物陶冶感情.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从而不仅在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上得到了提高,而且在人的精神面貌上也受到了教育。  相似文献   

3.
梁萍 《教育革新》2006,(3):54-54
音乐审美教育是指在音乐教育中,通过广泛的音乐审美实践活动(如欣赏音乐;演奏、演唱优美的歌曲、乐曲;在音乐声中跳舞、畅游等),使受教育得到直接而具体的关照、激发、净化感情,进而用感情对真假、美丑进行审美判断,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化、陶冶和锻炼。它主要是凭借形象思维,通过感情的共鸣、激荡,在愉悦中受到教育。通过这种审美教育,培养美的心灵,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使人们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表现和创造力得到提高,进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创造才能是多种能力和品质的总和,其中创造性思维和创浩相象县两种丰兽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审美教育就是通过人对美的感受,引起感情的激荡,形成感情的共鸣,在愉快中受到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高尚的审美情操。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辅德”、“启智”、“健体”、“促劳”的功能。笔者通过多年技工学校的教学实践,深深感到职业教育与审美教育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一、通过语文教学中的篇章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语文教学要在整个审美教育的渗透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只有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语文教学尤其有条件做到这一点,因为语文教材广…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能够引起学生感情的激荡,形成情感的共鸣,在愉快中受到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高尚的情操,形成健康的人格和深厚的精神底蕴。  相似文献   

6.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任务,除了要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美的启迪,感情上得到美的陶冶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将前人积累下来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成果加以迁移,  相似文献   

7.
美育是指人在感受美的过程中引发的感情上的激荡起伏及所产生的感情上的强烈共鸣,并且使人在愉悦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中学语文教学,是智育与美育的双重过程,应该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美的教育、受到美的熏陶、孕育高尚的审美情操.因此,语文教学应充分渗透美育教育,有效凸显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任广生 《文教资料》2008,(36):111-112
语文审美感情与其他审美活动中产生的审美感情具有共同之处,但是语文的审美感情和其他方面的审美感情相比又有特殊之处,它的独特性源于语言文字作为激发审美感情的刺激物的特殊性.与语言文字及其表现感情的特殊性密切相关,语文审美感情的产生要较多地凭借生活经验.语文的审美感情活动较多地借助于想象.语文审美教育活动中情感的培养必遵循以情动情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语文,天然地承担着审美的功能,审美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在感情上得到美的陶冶,思想上受到美的启迪,还要引导  相似文献   

10.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文化学科,它包含很多文化知识,同时也担当着审美教育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一边领略文字的魅力,一边体会丰富的感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学的熏陶,培养情操,提升审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由此可见,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审美教育是指运用美学理论和美的现象,在审美关系中实施教育,以陶冶人的感情,启迪人的智慧,使人们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能力。生活中处处有美,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的美育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正确的审美观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水平,陶冶他们的性灵,净化他们的感情,激发他们创造美的才能。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审美教育呢? 1.选好入口,诱发感情 审美教育即美感教育。美感美感,感情是关键。美感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对一定的客观事物进行评价时的情感体念。人是有感情的,或是对美好纯洁  相似文献   

13.
审美教育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人物、景物的赏析,使学生在对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深有体会的基础上,由情入理,把握作品的思想、观点,体会文章的美,使心灵得到启迪,思想受到“教化”,进而从“感文”发展到“感心”的高级阶段。同时,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美的启迪,感情上得到美的陶冶,还要引导学生借鉴美、模仿美、表现美,得来的审美经验加以迁移,按自己的审美理想去创造美。这是审美教育的归宿。在教学白居易的《忆江南》时,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此诗,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驰骋想象,力求把抽象的文学符号…  相似文献   

14.
语文,天然地承担着审美的功能,审美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审美情趣是语义教学的重要目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在感情上得到美的陶冶,思想上受到美的启迪,还要引导学生深入发掘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将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审美成果加以迁移,唤起学生对审美情趣,使学生获得深切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5.
张德举 《文教资料》2009,(8):153-155
审美教育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人的感情,使人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促使人追求人生的情趣和理想境界为目标的教育.地理环境的自然美和社会美是地理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本源.没有地理环境美,也就没有地理美育.地理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能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及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一位教育家曾指出:“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德国著名诗人席勒也曾说过:“若要把感情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变成审美的人。”可见,审美是人本身的需要。学生爱美、求美之心非常强烈,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任务。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审美对象中择取审美表象,并与联想与想象融为一体,从而形成新的审美意象,使学生在美的教育中受到美的熏陶、感染.产生审美的情趣,激发美感,提高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通过有目的的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把学生吸引到作品中去,使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唤起感情的共鸣,受到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从而达到发展学生语言的目的,培养学生乐于读书的情趣。  相似文献   

18.
审美教育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教育,主要作用于人的感情。在语文课本里有大量的文学作品,文学是形象思维的产物,这就有利于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情操的教育。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审美教育呢?  相似文献   

19.
审美教育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教育,主要作用于人的感情。在语文课本里有大量的文学作品,文学是形象思维的产物,这就有利于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情操的教育。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教学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20.
杨鹏  高玫 《教育艺术》2002,(3):28-29
新颁《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 :语文课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使之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即在语文教学中要进行审美教育。所谓审美教育 ,就是在教学中通过形象、情感去熏陶感染学生 ,丰富和净化学生的感情 ,塑造学生的灵魂 ,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爱好和追求 ,使之成为具有高尚情操的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当前 ,随着教育观念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审美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日益受到有识之士的青睐 ,成为不容忽视的一课。而中学语文教学的性质和内容 ,决定了它具有丰富多彩的美育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