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看报,一当发现一篇写法独特、意趣横生的报道,常会为之击节叫好。发表于90年10月30日《人民日报》上的《“狗不理”新探》一文,就是这样一篇值得推荐的好报道。一是言短:全文只有700字左右,围绕“狗不理”今天的盛况,交代得那么有板有眼有新意。它紧紧扣住“新探”二字,探讨在“疲软的阴影下”,许  相似文献   

2.
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对任何媒体来说都是一个巨大考验。四川芦山4·20强烈地震发生后.解放军报社旗下的中国军网第一时间全力投入抗震救灾报道.从4月20日至30日.共发布抗震救灾稿件7861篇.其中自采文字稿1046篇、图片676组(幅)、视频63条,推出“芦山大救援”大型网络专题、“子弟兵驰援芦山”视频专题、“四川芦山4.20强烈地震”图片专题和“地震灾后防病防疫工作”知识性专题.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进一步彰显了军队网络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来,我国报纸新闻结构发生了一次历史性的转变,一批构思宏大、气势磅礴的深度报道,以其全新的思维方式、表现技巧,深刻地记述了新旧两种体制的激烈碰撞,展示了改革大潮中芸芸众生心灵的困惑与振荡,以及矛盾交织的社会网络。国人震动,世界瞩目。兴奋,悚异,接着又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些报道是怎样产生的?《关广梅现象》开展讨论不久,英国金融时报记者跑到经济日报社问:“当年向雷锋同志学习是毛泽东发的号召,而今‘树’关广梅赵紫阳说  相似文献   

4.
报刊阅评     
沈独石 《新闻窗》2009,(5):65-66
贵州日报重点项目建设报道有特点 贵州日报在—版开辟“走进重点项目建设工地”专栏,8月31日至9月4日发表第一组5篇报道,反映厦蓉高速公路贵州段几个关键性工种的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5.
以深度报道、重点报道见长的经挤日报今年先后在一版开设了“旧闻新篇”栏目,在二版开设了“读者点题采访”栏目。 据该报有关领导介绍;该报过去抓了诸如关广梅现象、“小机”斗“大机”等好多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6.
去年12月19日,《武汉晚报》发表了我采写的通讯《一则报道的背后》。这则报道所提出的社会问题,在武汉引起广泛关注,《武汉晚报》为此展开了持续月余的讨论;报道揭露的厂长胡智慧,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这篇通讯,后来被评为1987年度湖北省好新闻一等奖,全国第九届好新闻二等奖。这是一篇在激烈的反批评中“逼”出来的报道。去年11月11日上午,武汉市江岸区艺文印刷厂厂长胡智慧,在厂办公室用半尺长的单刃刀将来访的4名青年杀伤,其中3人生  相似文献   

7.
齐鲁晚报3月30日在一版头条位置发表张明采写的新闻述评《“硬件”上去了,软件要跟上——写在“4·1”提速调图之时》,是一篇时效性、可读性较强的评述性新闻。这一稿件,既报道了火车4月1日开始提速的重要信息,又及早地评述了铁路部门在火车提速后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意义。可以说,这篇报道具有一定的启示性,对广大读者,对有关部门,都有思考之益处。新闻姓“新”。新闻的“新”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时间上的新近,二是内容上的新意。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  相似文献   

8.
在今年的抗洪抢险斗争中,人民日报连续发表评论。从7月7日《众志成城战洪灾》开始,到9月29日《学习抗洪英模 弘扬抗洪精神》止,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人民日报共发表评论36篇(不含“今日谈”、“人民论坛”专栏评论),其中社论2篇,任仲平文章1篇,短评1篇,其余32篇均为评论员文章。尤其是,从8月9日到9月8目,也就是在抗洪抢险斗争最为紧要的时刻,人民日报连续发表评论,每日一篇,有时两篇,篇篇掷地有声。这组评论经过报纸转载,广播电视转播后,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读  相似文献   

9.
《热血日报》创办于1925年6月4日,为八开四版报纸,它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日报。当时,五卅反帝爱国斗争正处于高潮,中国共产党为了更好地领导这场斗争,在上海创办了这份日报,并由瞿秋白负责。瞿秋白为该报题写了报头,并撰写《发刊辞》。该报到6月27日停刊,共出版24期。瞿秋白在该报上发表的社论、评论有22篇。从6月6日起,《热血日报》在第四版开辟了“小言”专栏,先后发表了37篇微型评论,其中瞿秋白以“热”、“血”、“沸”、“腾”、“了”、“顾”、“默”署名发表的评论23篇。 瞿秋白撰写的这些微型评论,短小精悍,短的只  相似文献   

10.
李娟 《新闻采编》2001,(6):31-32
“孙仲芳寻亲”系列报道是《扬子晚报》2000年推出的一个社会新闻系列报道,它在中国新闻奖评选中喜获一等奖。这一系列报道从2000年7月12日的长篇通讯《我要回家》开始,到2000年8月9日“孙家母子喜游黄浦江”结束,围绕孙仲芳寻亲这一中心事件,共发表新闻作品15篇,言论5篇,照片64幅,其中4条新闻上了头版。这一系列报道之所以能在中国新闻奖参选的近千件新闻作品中脱颖而出,充分说明了它是一组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的佳作。 以情写情,真情打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巨能钙事件”被炒得热火朝天,源于《河南商报》2004年11月18日的一篇报道。《河南商报》称:“我们发表这篇报道,目的只有一个:协助政府整顿混乱的保健品市场,保护消费的合法权益和人民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这篇报道发表以后,一些省市的药店纷纷将巨能钙撤下货架。如果巨能钙确实在食品安全上不存在问题,那么,媒体的行为侵权吗?  相似文献   

12.
今年第二季度以来,经济日报发表了不少社会效果较好的消息和言论:一篇《“漏油”目击记》发表后,一度“油耗子”猖獗的京石公路在一周内复归平静。一篇批评河南方城县古庄店乡克扣农民“三挂钩”油、肥的报道发表4天后,责任者受到查处,全多1.3万多农户得到平价油、肥票证。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第9届全国好新闻评选5月14日在辽宁本溪揭晓,共评出1987年度好新闻作品227篇(幅),其中特等奖3件,一等奖61件、二等奖74件、三等奖87件。被评为特等奖的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赵紫阳答中外记者问》、经济日报关于《关广梅现象》的连续报道和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的《市长办公会实况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崛起的“深度报道”,打破了报界以往单纯追求“新短快活强”而形成的格局,以令人刮目的力度确定了自己的地位。然而,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新闻文体的群体出现,揭开了中国记者高扬主体意识的序幕. 一、深度报道一出现便显示独特魅力当把近年来一些颇具影响的报道列举出来吋,我们发现,它们很难划入传统定义的新闻类別中去. 例如,《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关广梅现象》、《关于物价的通讯》、《吃的选择》……它们象通讯,象述评,也象报告文学。更确切地说,它们抽取了上述文体的部分因素,组合成一种新的形态。  相似文献   

15.
1987年,我国许多报纸在两个基本点的宣传报道中,运用了“对话式”、“讨论式”的报道方式,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从全国性的报纸来看,人民日报发表的《刘吉同志与中国科技大同学对话录》、7月中旬开始的《经济生活对话录》、《与农民对话录》等等;农民日报连续刊登的《温州对话录》;经济日报在6月中旬至18月初报道“关广梅现象”大讨论、《大杂院纳凉聊天实录》;中国法制报从7月下旬开展的《怎样为企业开创良好的法律环境》的讨论,等等,都引起强烈的反应。从省市的报纸来看,“对话式”、“讨论式”的报道也方兴未艾。南方日报从7月上旬开展了“如何对待婚姻大事”的讨论,福建日报8月初“就建立  相似文献   

16.
在全国人民同心协力抗洪救灾之际,首都报纸同力唱响了一曲抗洪救灾的“壮歌”。人民日报在编委会的统一部署下,发挥言论优势、版面优势和深度报道优势,及时、准确、生动地报道抗洪抢险消息。从7月1日到8月20日,共刊登抗洪抢险报道文字稿482篇,照片105幅,仅从8月13日到18日,就拿出21.5个版面,刊登消息198条,通讯22篇,评论7篇,照  相似文献   

17.
最近,《经济日报》关于大连“两机”的报道,引起了各级领导和广大读者的热烈反响,许多读者反映,这个报道引起的震动和产生的影响,不小于当年关广梅现象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新华社稿《沈阳10万“倒骑驴”》,是一篇颇有特色的报道。它通过对沈阳市“倒骑驴”运输市场的生存和兴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活。“倒骑驴”是一种三轮脚踏车,因为两轮在  相似文献   

19.
连续3年被沈阳军区评为先进单位的某仓库,连续七年被评为报道工作先进单位。这一切,均得益于被“笔杆子”们誉为“伯乐、益友。后盾”的仓库主任——刘贵臣。——伯乐。8年前的一个早春,任仓库副主任的刘贵臣,到部队与战士谈心时,发现有位农村籍战士在《前进报》上发表了一篇小稿,填补了仓库多年报道工作“撂荒”的空白。刘贵臣问政治处推荐厂这名战士,将其调任报道员,并为其订阅《新闻与成才》等业务书刊,后又送其到军区新闻报道骨干培训班培训,还参加了《解放军报》的函授学习。当年,这名战士即在军内外报刊见稿50余篇,荣立了…  相似文献   

20.
年年岁岁春相似,今年新春意不同。今年的“两会”虽然是例会,意义却非寻常。人民日报编委会充分认识到今年“两会”的重要性,春节前即组成了副总编辑任组长的51人的“两会”报道组,作了充分的准备。春节过后便立即投入了报道。 从3月3日至3月19日,人民日报开辟了“两会”专页,前前后后关于“两会”的报道共70多块版,发表文字稿和图片387篇(幅)。整个报道基调明朗,导向正确,重点突出,贴近实际,务实平稳,对“两会”的报道基本做到了及时、准确、全面、充分,为“两会”的成功召开,较好地发挥了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舆论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