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有一种不容易觉察到且与学校管理目标相悖的教职工心理现象--"为他"心理.它表现为部分教职工,甚至一些学校副职、中层领导,认为自己的工作都是为了校长或领导集体而干.这种心理尽管侧面反映领导干部个体或群体在学校管理中存在一定威信,但是更为重要地是它阻碍学校组织目标实现的负面效应,必须进行疏导和纠正.  相似文献   

2.
学校是教师进行校本研究的重要工作场所,校本研究的落实要尊重教师个体的发展愿望,创设便利条件,充分发挥教师个体创造力和教师群体合作力,形成一种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研究氛围并凭借着群体间持续不断的互动学习与实践,使个体价值与群体绩效得以最大限度的显现。  相似文献   

3.
论情感管理在学校人际关系中的地位和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和精神交往过程中,由个体的个性进行调节,并以情感上的满意与否为特征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体或群体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学校管理中的人际关系是指学校内部组织成员之间,以及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长之间,为了实现学校管理目标所形成的信息传递、思想沟通与情感交流的关系。学校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它受社会的发展、学校组织的变革、学校成员的角色关系特点、个性因素及所属群体、集体等影响因素的制约。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对人际关系进行管理。人际关系的管理是指根据一定的科学原则,对人际关系进行调控,以达到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正>学校管理是一项艺术,要想在管理上有效实现新的管理模式,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慢工程,也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学校管理面对的是两个不同的群体——教师和学生,而且每个人的发展是动态的,在开展管理活动时,不仅要发挥群体效应,还要关注个体。这就需要分工合作,让每个人都成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这就是所谓的  相似文献   

5.
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教师管理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所以,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个体发展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增强办学活力,是当今中小学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分类理论指出,在个体心理融入群体心理的过程中,可以以群体特征,即群体的信念、态度、感受和行为来规范自身,最终产生群体认同并形成群体特性。由此可以推知,组织凝聚力的形成实际上就是个体心理向群体心理的融入过程。鉴于此,学校行政管理应当遵循相应的个体心理规律来进行,以收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解析教师非正式群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正式群体是群体的一种存在形式,是由于某种特殊关系和需要而自发形成的个体的集合。教师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是一“柄双刃剑”,如果引导得当,会对学校管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果放任自流不能有效控制,则会对学校正常的工作及教育教学管理起到消极阻碍甚至破坏作用。因此,对教师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区别类型、区别对待,利用非正式群体进行人性化管理;利用共同目标将非正式群体纳入学校管理;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协调发展,构建多元化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魏晓宇 《中学教育》2021,18(6):61-71
教师知识共享是涉及个体、群体、组织多层次行为的动态过程,旨在实现个体、群体、组织知识之间的深度循环.研究从动态性的视角揭示知识共享的行为与过程.研究认为,教师知识共享的过程包括展示、阐明、对话、整合四种行为.展示和阐明发生在个体层次,促进个体间隐性、显性知识的转移.对话发生在群体层次,实现个体知识转化为群体公共知识.整...  相似文献   

8.
胡红 《小学语文》2012,(12):57-60
一、团队教研的由来 1.历年校本研修的困惑。校本研修足以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切入口,以满足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为日的,充分发挥教师个体创造力和群体合作力的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发展学校的研修:良性的校本研修能够形成一种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氛围,凭借群体间持续不断的互动学习与实践,使个体价值与群体绩效得以最大限度的显现。  相似文献   

9.
人是社会的动物,社会是以群体的形式组成。群体可以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阶级,也可以小到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学校。学校群体是以众多的个体(即教职工和学生)集结而成。要管理好一个学校,就要涉及到许多群体心理问题。作为学校领导者,必须懂得如何运用群体心理中的良好效能,去调动群体成员的积极性,促使学校每一个教职工都能团结一心,行动一致地搞好教育与教学工作,为祖国培养合格人才,实现群体组织目标。并通过有效的管理,使学校群体提高到集体水平。本文主要围绕中学管理中的几个群体心理问题,谈些个人的看法,希望能对目前的中学管理,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群体与个体的动态平衡态势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与个体的动态平行态势是群体与个体这对矛盾统一体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的最佳状态,群体与个体只有处于动态平衡态势时,才能体现群体与个体各自所具有的本质属性,否则,将会导至这一矛盾统一体的不正常的相互牵制,从而对社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探讨群体与个体的动态平衡态势以及如何保持这种平衡态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群体与个体的动态平行态势。动态平衡态势作为一种客观现象普遍地存在于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最早对动态平行态势引起注意是从研究化学反应开始的,是说任何一个可逆反应都存在一种动态平衡,如果这种动态…  相似文献   

11.
消极型教师群体是指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等一系列的与学校交往的过程中,因个体的某些需求或利益没有得到满足继而对管理者产生不满甚至怨恨的一些教师自然形成的一种群体。他们往往以消极的心态用个体或群体的形式抵制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管理行为,使学校内部产生各种离散现象,教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讨论了新升格高专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职业倦怠表现、影响因素和危害.在此基础上,从政策与社会认知、学校组织管理和教师个体层面,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校长,下学期能帮我调换一下年级吗,我实在不想待在这个办公室里了。”“主任,下学期能不打散我们这个办公室的人吗,我们大家都喜欢在这个集体里。”学期开始或者结束,学校管理者常常听到类似这样的声音。这些表述看起来好像是一种近乎自私自利的需求,似乎有点不顾及学校大局的意味,但这一吁求的背后其实是教师对于办公室团队是否认同的反应。教师是个体的,但同时也是群体的。一个人离开了团队群体的认同,他便形单影只,成了孤家寡人。一个群体如果不能充分团结和关心每一个成员,这个组织也常常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而个体成员与群体组织之间能否有效融入,其核心便在于这个群体组织是否有健康和谐的组织文化。那么,作为学校的基层管理者,办公室团队文化如何建设呢?  相似文献   

14.
愿景管理是通过教师群体以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行为准则为基础,建构起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从而激发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达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实现最优化、人性化、持续化的一种管理理念。实施愿景管理,学校应将教师个人愿景融入共同愿景之中,在教师个体发展耦合专业共同体的运行之中,实现教师个人发展,从而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5.
黄亮 《文教资料》2011,(7):119-120
政治模式认为,协商与谈判是化解组织冲突的途径,高等教育组织在一系列动态的冲突、协商谈判、妥协与决策的活动中完成组织的决策活动。决策过程的动态性是组织中相关利益个体或群体之间不断博弈的结果,而这种政治博弈并不是单回合的博弈,利益群体所形成的联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高等教育组织中,组织博弈的结果是实现双赢乃至多赢,从而保证管理决策的顺利进行。作为一种理论,政治模式为教育管理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可供分析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6.
组织是由人组成的,其各种活动是由人进行的,人的心理活动或状态对组织的各个系统有重大影响。因此,心理学将组织的概念定义为:组织是个体、群体、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及其社会环境交互影响的复杂机体,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心理体系。学校组织作为一种特定的组织系统,它是由学校领导、教职工和学生及所处的内外环境等因素互相影响、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复杂系统。教师作为学校组织构成的因素,无论是作为个体还是群体存在,他们的心理都会受到组织传统心理气氛、组织定势及组织状况的影响而变化;同时变化了的个体或群体心理反过来又会增强或削弱组织的心理功能,从而会影响组织的变革和发展。本文拟就学校组织变革、发展的必然性以及它与教师心理的相互影响、制约谈点不成熟的看法,谬误之处敬请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17.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主要靠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去实现。教师个体素质的提高,群体的互补协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条件,教研室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组织基础。一、教研室机构的性质、地位、任务教研室是学校组织、管理、研究教学与学术的基层行政组织。在组织教学方面,它负责落实本教研室承担的教学任务;在管理教学方面,它负责贯彻执行涉及本室工作的各项计划、规章制度,并检查实施情  相似文献   

18.
管理要有目标的指向。管理是一种手段,一个过程,通过有效管理实现预期目标,才是根本。树立学校奋斗的近期远期目标,才能在管理过程中有效调动个体潜能,目标是管理的向导,动态的管理过程,必须与动态的目标确立相吻合;旧的目标实现了,马上确立新的目标。有目标的管理.才会把学校工作稳步推动向前。  相似文献   

19.
第五章企业文化的群体起源与影响因素1 企业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第一,这里的群体是作为一个企业组织的群体;群体文化是一个群体为了应付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形成的一种能够传给群体新成员的观念。第二,企业文化起源于群体文化。2 企业文化的形成企业文化的形成与群体的发展分不开,它寓于群体发展的三个阶段:群体组建、群体形成、群体成熟。3 企业文化是一种群体动态文化企业文化形成的理论是群体动态理论。由以下四个方面的理论组成:①关于个体需要与群体利害关系的理论;②关于个体处事风格的理论;③关于领导因素的理论;④关于学习的理论。4 企业文化形成的影响因素第一,外部因素。①世界性文化因素;②民族传  相似文献   

20.
《职业技术教育》2008,(6):36-37
实施单位:浙江省长兴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核心理念:“教师校本培训: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 理论依据:教师职业是一种特殊专业,教师是不断成长的个体和群体,教师应成为研究者和人师,教师专业化是一种理想目标和一个动态过程,教师职业应从封闭走向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