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本文在2011年全国重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围绕三类重点资源,构建了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丰度指数,对各地区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水平进行了比较准确的刻画.通过建立这一度量标尺来反映地区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综合情况,以期为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统筹规划和优化布局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是增强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整合湖北省现有的科技资源,构建一个开放共享、优化高效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对推动湖北科技进步,促进湖北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分析湖北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利弊得失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湖北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是构筑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础。云南省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对“十一五”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运行服务阶段关键问题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我国特有的科技资源整合共享措施,属于科技创新支撑体系的一部分。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平台在"十二五"期间全面转入运行服务阶段,这意味着其运行模式出现了转变,一些新的问题在新的阶段显现,需要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本文基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最近几年的主要进展,对平台投入、运行服务模式和运行保障等几个影响平台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建议和措施,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在运行服务阶段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随着Web 2.0环境下社交网络的普及,科技文献学术影响力的动态综合评价越发复杂且重要。[方法/过程]文章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获得时间权重,并运用熵权法计算不同时间窗口下的指标权重,同时将传统计量指标及Altmetrics指标数据进行融合,构建双重赋权动态综合评价模型。[结果/结论]以2005—2017年"PLoS Genetics"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该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科技文献自发表后生命周期中各阶段时序影响力的变化进行分析,发现Altmetrics环境下的文献学术影响力先增后降,符合传统文献计量老化规律。从长远来看,被引频次是文献学术影响力的主要决定性指标,PDF下载量与HTML浏览量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在线网络指标对学术影响力的贡献度,应从正式的学术交流与社会网络关注两方面协调提升文献的综合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国外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经验启示与借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美国、日本和韩国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情况,分析我国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借鉴国外经验,搞好广东省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网络发表科技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促进网络发表科技论文发展角度出发,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通过分析网络发表科技论文及其所附载体特征,构建网络发表科技论文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专家估测法、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进行评价分析,利用MATLAB和SPSS软件处理所采集的数据,通过应用研究来验证体系构建的可行性,使构建的网络发表科技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体系客观而科学。  相似文献   

8.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运行机制初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迎接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我国把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举措。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应以共享机制为核心。以价值链、流程再造以及治理结构为逻辑线索,构建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及其政策措施优化组合,有助于从根本上突破原有科技资源运行的“小循环模式”,使其融入“大循环”,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9.
科技基础条件作为重要的科技资源,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文章根据《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精神,结合云南实际,突出资源整合、能力提升、高效利用、共建共享的要求,从指导思想、建设原则、目标和任务、建设重点、保障措施等方面,对加强云南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牡丹江市科技资源富集机构的系统调研,基本掌握了驻该市科研院所和高校等拥有科技资源的现状及利用情况,分析了该市在科技资源配置与布局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提出了整合地方科技资源的对策、建议和具体措施,为地方科技资源整合及平台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科技评估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可以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研究机构设置及学科布局,提高管理水平与效率,其本身的质量和科学性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许多拥有悠久科技评估历史的国家,在其科技评估实践中,普遍建立了适合本国的科技评估标准,确保本国科技评估活动的质量。中国科技评估尚处于初始阶段,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本文在分析国外科技评估标准和特点,总结中国科技评估标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科技评估标准在中国运用的可能性,并结合发达国家科技评估标准特点,尝试建立适合中国的评估标准,为中国科技评估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日本自2002年全面开展政策评估,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政策评估体系。本文通过介绍日本政府政策评估的制度建设、评估模式及其在管理中发挥的作用,结合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以及评估机构开展政策评估的实践,总结认为,日本的政策评估本质上是用于改进行政主体的管理,特别是改善管理目标和途径的一个重要手段。结合中国当前的科技评估(主要是科技计划评估)工作现状,提出全面认识评估作用、加强评估体系建设等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结合科技创新自身特征,从科技开发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3个维度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5年广东省总体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但3个维度发展各异,科技开发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支撑能力略有上升但波动起伏较大。针对广东省科技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从加强科技投入、加强基础性研究、加大人才引进力以及推进技术市场培育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创新人才、创新主体和创新环境要素构成体系的基础上,引入耦合协调模型,利用2004年和2014年截面数据,对23个中国科技创新城市进行创新要素耦合评价。结果显示,样本城市整体耦合协调水平不高,多处于高度和中度耦合协调阶段,极度耦合协调阶段和低度耦合协调阶段的城市极少;样本城市的区域特征明显,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的城市位居前列,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表现乏力;以上海、北京和深圳为代表的部分城市具备创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优势,可在政策方面有所侧重,有效推进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5.
结合上海市研发产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包括投入类评价指标、产出类评价指标、辅助类评价指标等三大类共15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调研,获得浦东新区247家研发企业的相关数据,并应用评价指标体系对浦东新区研发产业以及生物医药行业的研发产业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论文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对整个研发产业进行评价分析,也可以对具体行业的研发产业进行评价分析.根据评价分析,可以对具体行业的研发产业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6.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家高新区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为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国家高新区创新水平提升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国家战略意义。本文在国内外开发区创新水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家高新区发展实际,构建了国家高新区创新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就构建原则、指标选取等相关问题作了重点说明,为国家高新区创新水平的提升提供了一个发展方向上的指引和评价与管理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从经济、科研和制度三个方面,分析军民科技资源共享的基础条件,研究军民科技资源共享过程存在的现实困境。采用博弈理论方法,构建军民科技资源主体间的资源共享博弈模型,结果表明某一科技资源主体的预期共享收益(效用)不仅要高于其不共享科技资源时的收益,还与另一科技资源主体共享资源量、共享概率有关,并受到该主体对共享资源的吸收、利用能力影响。基于博弈分析结果和共享困境,从共享观念、法律制度、平台、标准体系、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一系列的有效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8.
效率可分为价值形态效率和非价值形态效率,研究军民融合效率必须从非价值角度或从投入品和产出品价格相对不变情况下的价值角度出发。对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效率风险相关概念、根源等基本问题进行界定,从竞争与垄断、生产规模、分工、多元化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军民融合资源效率风险的关系和发生机理。为了规避军民融合资源效率风险,需遵循军民融合发展规律,健全融合管理机制,净化军民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企业科技投入、科技活动、科技产出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科技统计指标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数据表明我国企业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是创新人才和创新经费投入的主体;企业是创新活动开展、创新机构建设和对外合作的主体、企业是专利申请与拥有、技术贸易和科技奖励的主体。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科技管理新范式下以结果为中心的韩国R&D评价制度,分析韩国当前科技项目评价体系结构、机制、体制及其制度背后的动因,从中得到引入以结果为中心的评价模式是现阶段研究开发事业良性循环的保障、细致入微的法律制度是科技评价的依据和评价结果客观公正的保障、选择适合的评价机制与体制和合理设置管理机构是促进研究开发事业发展的保障等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