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脑数码技术在现代电影、电视艺术创作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对影视的生成机制、资料运用、特技运用、市场运作等方面已经并将继续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这使影视艺术的本体真实问题、审美问题、人文意义更具理论研究的实际价值。实事求是、全面深入地看,在商业利益与审美价值、画面效果与人物品格、技术手段与艺术情感之间的本质关系上,数码技术对影视艺术的影响既有利,也有不可忽视的弊端。因此,正确理解和适度运用电脑数码技术,会有利于我国未来影视艺术整体的审美价值和人文精神不断深化提高、充实丰富。  相似文献   

2.
周星驰电影是一种具有审美意义的喜剧类型。周星驰电影的审美意义在于把原本具有粗俗浅薄含义的"无厘头"改造成为了一种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表达手段;运用"陌生化"的艺术手段并产生了独特的审美效果;以喜剧的形式表达着悲剧性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儿童剧编写,要注重主题阳光向上,具有游戏精神,剧情简单集中,剧情时间合适,留下想象空间。儿童剧有利于让儿童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培养儿童的艺术素质,开发儿童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动画艺术的不断发展,动画影片以全新的视觉效果出现在银幕上,动画场景作为展开动画片剧情单元场次的特定空间和时间环境,是动画美术设计的基本元素之一,具有推动剧情、刻画人物和营造气氛的功能,而空间感的有效运用决定着故事主题风格和氛围,通过不同的空间形态让观众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使剧情更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空间元素在场景设计中的运用,对推动剧情发展、突出画面风格和交代时代背景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电影《与狼共舞》优美的电影配乐与剧情完美结合,使电影的剧情和主题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使影片成为一部永垂不朽的西部传奇。本文分析了电影《与狼共舞》主题音乐的功能和艺术效果,领略电影音乐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6.
艺术通感在古今文学作品中可以巧妙地揭示瞬间的艺术感受,它较多的用于诗歌散文,能起到独特的美学效果。在诗文中运用它不仅有利于开阔艺术天地,创造丰富多彩的生动的形象,而且也十分有利于调动人们积极的审美心理因素,进入艺术美的胜境。本文主要对艺术通感类型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音响节奏的有效运用是表现主义戏剧的艺术特色之一。在《琼斯皇》这部剧作中,奥尼尔通过对音响节奏,即贯穿全剧的鼓声(the tom-tom beating)的充分运用,达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本文试图通过对该 鼓声在剧情展开、主题表现及观众注意力调节方面所起作用的详细分析来鉴赏这位戏剧大师的作品。  相似文献   

8.
20世纪西方现代派作家们集中运用了荒诞这一艺术手法,随着世界的变幻和艺术的发展,荒诞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艺术思潮,并在20世纪50~60年代取代了丑的中心地位,成为又一新的审美范畴。荒诞的美学意义与荒诞产生的文化背景、成为审美范畴的缘由以及审美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质,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当前大学生审美素质不尽人意,存在审美取向混乱、审美品味庸俗、审美能力低下等问题,要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质,就应遵循超越性原则、开放性原则、中介性原则、情感性原则等原则。在目标上,要求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自由发展;在取向上,要求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对真善美的正向价值取向;在效果上,要求有利于实现隐性培养方式产生显性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体育与艺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关系,论述了将体育与艺术融合在一起的重要性,认为这样做,有利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大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等丰富的人文价值及开展体育艺术教育具有的重要意义。指出对大学生进行体育艺术教育,符合体育教学的时代需要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满足了高校体育多元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健康第一思想在高校的传播,也有利于高校体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陌生化”是德国著名戏剧大师布莱希特创建的戏剧理论,是指在戏剧创作和表演过程中,采用“间离技术”,突破观众与剧情之间产生的移情、内模仿或感情共鸣效果,使观众更理性地、冷静地分析判断剧情和人物.从而获得更深刻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2.
曹晖 《成才之路》2014,(34):I0009-I0009
音乐的运用在影视作品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烘托情境,渲染主题,表达剧情。运用得当的音乐可以成就一部影视作品,让作品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更具有生命力,加深观众对影视作品的理解和印象,是观众和影视作品之间有益的联系纽带和沟通桥梁。  相似文献   

13.
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运用民间歌谣的价值、原则及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运用民间歌谣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审美理解能力、审美想像与创造力.在此过程中,幼儿园必须遵循生活化、适宜性及审美性原则.除了可以采取主题单元活动方式外,幼儿园还必须注意在周围环境与幼儿一日在园生活及游戏中渗透民间歌谣艺术资源.  相似文献   

14.
电视剧<冷箭>是一部有着极强的悬念性、斗争性的连续剧,剧中的音乐创作者紧紧围绕剧情的发展过程,在紧扣主题的基础上,构成了与剧情相吻合的音乐艺术构想,创作出了以主题歌、主题歌发展的主题音乐为第一主线、以音乐音响、抒情音乐为次之主线的音乐形式结构,突出了主题歌音乐艺术在剧中的贯穿性发展,发挥着其他艺术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朱自清善于运用多种修辞艺术,尤其对通感艺术"情有独钟",其散文中的通感艺术准确而奇妙,感觉借移类型多样,达到出神入化的妙境。他的散文中所运用的通感艺术不仅能够突破语言的局限,加强事物的某种特征和性状,巧妙地揭示了自己瞬间的艺术感受,增强了文采的艺术效果,创造出优美的意境;而且也十分有利于调动读者积极的审美心理因素,进入艺术美的胜境。  相似文献   

16.
陌生文本 "陌生化"是德国著名戏剧大师布莱希特创建的戏剧理论,是指在戏剧创作和表演过程中,采用"间离技术",突破观众与剧情之间产生的移情、内模仿或感情共鸣效果,使观众更理性地、冷静地分析判断剧情和人物,从而获得更深刻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7.
在影像语言中,影像色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合理的影像色彩可以更好地表达剧情。一般来说,对影像语言的色彩主要有两种处理方法:其一即画面的色彩、人物的造型高度符合人们对该画面的色彩想象,通过符合典型想象而达到理想的效果;其二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完全打破色彩、造型的常规,通过一种陌生化艺术手法的营构,实现对剧情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清华大学新雅书院艺术通识课程“艺术的启示”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分析了高校艺术通识课程对非艺术类专业学生所产生的美育影响,提出了艺术通识课程在培养学生建立文化自信、形成创造性思维和能力以及帮助学生积累审美经验提升审美能力三个方面所发挥的有效作用,以此阐明艺术课程中所包含的美育价值及其实现的意义和目标。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审美研究不重视审美客体的知识,忽视文化规定的重要力量,这造成了审美研究渐渐高置于日常生活之上。从艺术人类学的立场重新分析、评估知识于审美研究中的作用,探寻艺术中渗入的社会生活意义,既能凸现艺术行为的文化内涵,也可由此了解不同文化圈的表达机制,从而有利于当下的艺术和美学建设。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普及,钢琴教育逐渐成为现代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提升学生音乐创作水平、有利于学生充分掌握演奏技巧以及保证钢琴演奏效果三个方面着手,对在钢琴教育中融入艺术审美特征的意义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在钢琴教育中融入艺术审美特征的策略提出具体建议,希望能为相关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