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新媒体的跨越之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中国新媒体(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IPTV等)出现了新的趋势,新技术的应用不仅使中国的网络新闻传播业呈现出新的面貌;而且推动着2005年新媒体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网络媒体集三大传统媒体诸多优势为一体,形成新时代的数字化媒体,网络媒体利用自身的技术特点及传播优势实现了新媒体资源的优化重组、个人信息及情感需求的满足,在新闻传播功能、传播方式、传播的社会影响等方面发挥着强大的新媒体优势作用,为突发性新闻报道带来新的契机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传媒行业的产业力量正逐步从传统的单一媒体向新兴传媒集中,互联网行业已经成为了当前标志性新兴传媒产业,纸媒转型是当下发展的必要方向。结合纸媒的内容优势和原有的人力创作优势,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的传播介质融合,最终促进媒体最大程度上获得受众的认可。笔者从纸媒与新媒体发展的逻辑方式、思维模式、内容突破和网络技术四个方面论述了网络技术浪潮下纸媒与新媒体融合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网络媒体的出现,是人类传播技术革命性的转折。但是新技术不是新媒体的专利,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是可以共存共荣合作共赢的。  相似文献   

5.
试论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迅速,新媒体广告收入逐年增加,传统媒体尤其是广播媒体市场被分流。为适应新的传播环境,满足网络时代的受众需求,广播媒体加快了与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融合步伐,揭开了广播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序幕。本文通过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现状以及对下一步发展趋势的探究,阐述了在新形势下广播媒体必须与新媒体融合才会有更大发展审问的卿..点。  相似文献   

6.
网络媒体的出现,是人类传播技术革命性的转折.但是新技术不是新媒体的专利.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是可以共荣共存、合作共赢的.  相似文献   

7.
<正>在新媒体、新技术的改变和影响下,传统媒体的话语权被稀释和挤占,广播等传统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受到了挑战。社会舆论的发起已经从传统媒体分散到了网络媒体,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借助互联网技术,从传统媒体延伸到了网络媒体和新媒体。广播媒体必须认清形势,与时俱进,遵循传播规律,创新传播理念,坚守和壮大新闻宣传主阵地,在多元开放的新传播格局中办更加专业的新闻广播。多元化是网络时代舆论的基本特征传统媒体的新闻工作者近年来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压力,固有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发展丰富了公众信息传播的手段,给公众参政、议政提供了全新而便捷的渠道,同时也为党和政府科学执政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早在去年初,党中央就提出"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努力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切实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充分发挥媒体凝聚力量、推动工作的积极作用。"要"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就必须尊重新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的特点,掌握媒体运作规律,把握受众需求和心理,这对习惯了传统媒体运作方式和传播特点的公众以及媒体管理者提出了全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贾冽 《采.写.编》2016,(3):154-15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媒体、传播媒体等新媒体飞速发展,新媒体逐渐成为人们进行信息交流与传播的主要渠道,同时新媒体的发展对于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的市场威胁,对于地市传统媒体而言,在其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进行优势融合与贯通,进而运用到融媒体中。融媒体作为一种新型媒体,其优势及运用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针对地市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运用,分析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进而提出了融媒体的优势及运用。  相似文献   

10.
关于手机媒体性的传播学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主要从传播学角度探讨拥有庞大用户群和多媒体性质的手机的媒体性、传播形式及它和网络媒体之间的关系等基础问题,以期建构起对于手机的初步的传播学认识.笔者认为,手机具有媒体性,在传播形式上,它融舍了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传播模式,但手机媒体目前不足以成为独立的"第五媒体",也不是网络媒体的简单补充和延伸,而是网络媒体新的发展形式.  相似文献   

11.
科技发展带动了媒体传播能力,现代人通过不同终端,可以随时随地浏览所需信息。由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媒体带来的新媒体时代,不仅扩展了传播内容范围,还扩展了传播运用范围。随时代演变过程中,新媒体传播也渐渐演变成一种新传播艺术。基于此,本文将探讨艺术学视域下新媒体与传播学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现代技术的不断变革,推动了很多行业的发展,而传媒行业也引入一些新的的传播工具和传播技巧。其中,新媒体凭借极强的互动性和迅速的传播速度,逐渐挑战传统媒体的地位。事实上,新媒体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与移动技术,服务于信息时代发展的网络媒体与手机媒体。作为一种社会进步的产物,新媒体新闻传播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2008年新媒体转播奥运会的实践,是迄今为止中国网络媒体规模最为庞大的一次传播实践,也是传播手段最为多样化的一次实践。新媒体成功把握住了奥运会给予的机会,向受众全方位展示了中国网络媒体的实力和魅力。不仅超越了以往的媒体传播历史,创造了新的辉煌,而且在重大事件实战报道、如何通过新媒体塑造国家软实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彭沂 《青年记者》2012,(18):86-87
严格意义上说,第四媒体又称为互联网媒体或者网络媒体,是指国际互联网被人们所利用的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那部分传播工具性能. 关于第四媒体概念的界定,不得不指出,很多学术界人士认为除了第四媒体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媒体——第五媒体,又称“新媒体”.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者们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一些传播学期刊上设有新媒体专栏,但所刊载文章的研究对象也不尽相同,有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等,还有一些刊物把博客、播客等也列入新媒体专栏.  相似文献   

15.
网络媒体的出现既为电视媒体提供了新的平台,也带来严峻的冲击与挑战,在这个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解决所带来的问题,是促进电视传播良性发展的关键。本文就网络新媒体的传播与发展给电视媒体带来的影响做了一些分析,并且提出了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林 《新闻窗》2013,(2):10-11
进入数字化和多媒体的传播时代,以网络媒体为主的新媒体自出现后,就使整个新闻传播生态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然而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多次正面交锋后,大众媒体的生态格局并没有像部分预言所形容的成为网络媒体的一统天下。相反的,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泾渭分明的界限正在逐渐消失,同为信息提供者的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相互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两者间的媒介融合也已凸现威力。本文主要对媒介融合的发展态势进行阐述,分析并研究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对接方式,为传统媒体提供一些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在中国日渐普及,有关网络传播新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网络媒体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它的出现给传播领域带来全方位的深刻变革,成  相似文献   

18.
<正>信息时代为传统媒体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推动了新媒体的诞生。近年来,网络媒体蓬勃发展,通过强大的信息技术把多种媒体形态进行了融合,着实凸显出了新媒体的变革。但传统媒体依然保持着较强的发展势头,两者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愈来愈明显。一、传播方式与传播介质的互补与融合网络媒体以其自身独特的发展优势在当今社会迅速崛起,极大地挑战着传统媒体的地位。但我们也要看到,网媒异军突起的同时,传统媒体也在与其共生、共繁荣。究其原因,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在瓜分媒体天下  相似文献   

19.
随着手机和网络媒体为象征的新媒介的产生,陈旧的媒体形式发生了转变。新媒体和陈旧媒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性,新媒体在某些特质上更为繁琐。文章对于新媒体以及媒介特质方面的根本性进行剖析,从而渗透出在新媒体状况下所产生的转变,对于广告传播形式在新媒体状况下的作用做出了讨论,其目的是有利于了解新媒体、新媒体状况和它所引领的广告宣传形式,也为了在未来局面中的广告宣传供应策略理念。  相似文献   

20.
倡导互动的网络媒体 随着因特网的飞速发展,基于因特网信息技术的网络媒体似乎在一夜之间改变了信息的传播途径,冲击着传统媒体的固有的传播方式,真正称得上是媒体传播的一场革命。最近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上,众多关注新媒体发展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士,纷纷对网络媒体发展现状、趋势及前景的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家对网络媒体的重视。 在网络中,传播者和受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