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对研发投资周期性特征相关理论综述的基础上,结合20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2006—2009年深圳中小板的216家企业为样本,考察了我国上市企业在金融危机期间所采取的研发投资策略及其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深圳中小板上市公司在金融危机期间仅有22%的企业采取了减少研发投资(顺周期)的策略,这支持了机会成本效应理论(;2)现金流量比较充裕的企业在金融危机期间会采取研发投入的逆周期行为;(3)参与研发合作的企业在金融危机期间会采取研发投入的逆周期行为;(4)研发强度大的高新技术企业在金融危机期间会采取研发投入的逆周期行为;(5)产品竞争激烈的企业在金融危机期间会采取研发投入的顺周期行为。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2007-2016年中国家族企业的科技创新数据,利用多项logit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从研发投入和成果应用两阶段这一新视角,研究了家族管理权强度、所有权强度对企业科技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研发投入阶段,不同控制权强度抑制资本投入;在成果应用阶段,不同控制权强度促进成果应用效益;相对于所有权强度,家族管理权强度对企业科技创新影响更强。本文认为,政府应重点加强研发投入方面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随着家族企业传承高峰期的来临,许多企业在二代继承者的带领下实施创新并获得成功.为了考察代际传承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文中基于社会情感财富理论,以2008—2017年我国处于代际传承阶段的299家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探讨二代继承者的涉入程度对于家族企业创新的影响,并研究二代继承者个人特征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二代涉入对于家族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二代继承者的受教育程度可以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二代继承者的海外工作经历可以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而二代继承者的海外留学经历与企业研发投入无关.文中的研究丰富了有关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与创新的文献,且对于我国家族企业的传承与创新具有一定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吸收能力理论,通过研发合作,企业可以提高其自身的创新效率。本文以深圳中小板上市企业为样本,研究了研发合作是否促进了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竞争性研发合作和非竞争性研发合作的作用效果是否存在差异?实证结果表明,竞争性研发合作和非竞争性研发合作在研发投入与专利产出之间都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并且,非竞争性研发合作的调节效应要强一些。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用我国中小板上市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2010—2016年的面板数据,探讨了供应链集中度、产权性质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集中度的两个维度,即供应商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存在差异,客户集中度能够显著促进研发投入强度,而供应商集中度对研发投入强度产生负向影响。进一步地,考虑我国存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在非国有企业中,客户集中度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同时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供应商集中度对研发投入强度的负向影响;而国有企业中,供应商集中度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本研究从企业供应链的视角探讨了影响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因素,重新认识了供应链集中度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研究结论对企业如何看待供应链集中度以及如何评估供应链集中度对企业研发活动的影响,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创新激励政策、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投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深圳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2008年~2011年四年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税收优惠、研发补贴、金融支持、产权保护及人才激励五项创新促进政策的实施效果,并研究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相关性问题。研究发现税收优惠及人才激励政策显著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挤出效应---政府的研发补贴显著地减少了企业研发投入;金融支持政策效没有显著地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风险投资从总体上对企业的研发投入没有非常显著影响;有风险投资的企业研发产出高于无风险投资的企业;风险投资的持股比例对企业的研发行为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2015年之前上市的创业板及中小板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从研发投入强度和专利申请量两方面研究天使投资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1)天使投资参与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并且对发明专利申请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申请量没有显著影响;(2)天使投资存续时间越长,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越大,发明专利申请量也越高,但对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申请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根据家族企业发展过程的现实情形,基于家族企业治理的相关理论,引入冗余资源这一情境因素来进一步分析非家族高管涉入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通过对2008—2020年家族上市企业的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非家族高管的涉入增加了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不同冗余资源对于企业的创新投入具有异质性的调节作用,未吸收冗余促进非家族高管涉入与企业的研发投入的正向关系,而已吸收冗余则会产生负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9.
利用创业板及中小板上市公司数据,以每轮投资规模和投资时间间隔衡量阶段性投资,研究风险资本的阶段性投资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每轮投资规模与投资时间间隔均与研发投入强度显著正相关;(2)在对样本进一步细分后,发现对于不同投资阶段,阶段性投资对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即对于早期投资阶段,每轮投资规模与研发投入强度显著正相关,投资时间间隔与研发投入强度显著负相关;而对于后期投资阶段,每轮投资规模与研发投入强度没有显著相关性,投资时间间隔与研发投入强度显著正相关。说明风险资本不仅通过阶段性投资缓解了企业创新活动中的融资约束问题,还通过调整投资时间间隔来调整监督强度,促进企业的创新活动投入。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12-2015年间中国上市家族企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家族企业的所有权程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考察了独立董事、政企关系以及区域市场化程度对二者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家族企业的所有权程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倒U型的关系,家族所有权通过研发投入的中介机制对创新绩效产生影响;独立董事的数量和结构均负向调节家族企业的所有权程度影响研发投入的关系;政企关系对于家族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区域市场化程度正向调节家族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高市场化程度越会削弱政企关系对家族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调节作用。通过发现研发投入的中介机制以及独立董事、政企关系和区域市场化程度的调节机制,本文为家族所有权程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以及影响因素做了新的理论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