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0月23-24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2011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在重庆市隆重召开。2011年恰逢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关键一年,  相似文献   

2.
大学组织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成熟的理性组织。大学的理性不仅源于高等教育本身是高度理性的社会活动这一内在规定性.而且源于人们对高等教育、大学活动及其规律的系统认识和把握。高等教育的复杂性使得探索和把握高等教育的规律尤为重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数量规模、质量水平均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高等教育的理论指导功不可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自1983年成立以来就担负起了组织、推动和引领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以服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重任。可以肯定地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加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高等教育决策咨询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有日共睹的贡献。而自2001年起每年一届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在发动国内外学者以及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生共同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现实问题。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变革.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即将落下帷幕,受论坛组委会的委托,我就本次论坛的举办情况做一总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有关省市举办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已走过十年了!一年一届,十年十届,我参加的次数在6次以上。正为这不平常的十年而深有感触时,收到《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的约稿函,函中开始的一段话,恰恰道出了我的感触,不妨照抄如下:  相似文献   

5.
特色·个性·人才强国战略--2004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4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以“特色·个性·人才强国战略”为主题,对高等学校的科学定位、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以及高等教育如何为人才强国战略服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广泛的交流。  相似文献   

6.
高度、思维、境界和视野——忆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有感21世纪的头十年对中国高等教育来说是何等的不平凡:高等院校建设突起,校新械新;大学生数量增加迅猛,圆了多少个家庭和青年的梦;教师能级提高快速,国际学术界身影活跃;毕业生投入各行各业,社会经济发展前所未有……这些都令我们教育界全体人士兴奋不已。  相似文献   

7.
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快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2010年10月9日在潘懋元教授从教75周年庆典暨"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研讨会上的讲话节选) 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8.
以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为主题的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内容主要涉及什么是高等教育强国,为什么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怎样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强国等几个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9.
2000年11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召开了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周远清同志众望所归地当选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第四届理事会会长。远清会长在就职演说中.道出了自己经过深思熟虑的一个想法:现在,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性的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作为群众性研究高等教育科学的学术团体,面对新的形势,要把大力加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作为自己的基本方针。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坚持过去推动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些有效做法。同时.也要根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的需要.加强一些宏观的、综合性的研究。以推动高等教育思想、理念的变革。服务于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和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承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的2012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于8月25—26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参加论坛的国内外专家学者达200余人。  相似文献   

11.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美国联邦教育部、世界银行、中国教育部以及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在重点研究比较分析了八国集团(G8)、澳大利亚、欧盟和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基本指标后发现,高等教育强国具备一些基本的特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65%以上;高等教育公共支出占GDP的比例在1%以上;留学生占本国高等教育学生规模的比例在3%以上;适龄(25-64岁年龄段)人口中的30%以上接受过高等教育;普通高校全职教师的65%以上拥有博士学位.根据这些基本特征,结合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描绘了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路线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论述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即坚持重点建设与带动整体发展的道路,建立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高等教育要坚持国际标准,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已成为高等教育大国.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又提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本文归纳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本质以及战略意义,指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我国政府富有远见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4.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在第60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大会”上,与会领导和专家汇聚一堂,总结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进步和成就,分析面临的形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探讨如何发挥高等教育功能优势,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助力。与会领导和专家普遍认为,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应深刻认识教育强国核心要义,以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为抓手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全面理解教育强国时代特征,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准确把握高等教育使命方向,助力推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5.
2014年在中国重庆召开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教育质量提升"为主题,研究了新建本科地方院校转型为职业院校的必然趋势,聚焦讨论了学术评价体制的重建、教育质量指数的构建、慕课为传统高等教育模式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这四大论题,进一步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厘清了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由规模增长到质量提高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奠定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础.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引领力量,世界一流大学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一流大学的发展应该走国际性与本土化相结合、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并重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从2001年至2010年,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相关省市联合召开了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每届论坛都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围绕国家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改革发展新使命、新要求而展开理论探讨、学术争鸣。每届论坛所形成的理论成果,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实践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汇集了国内高等教育研究的顶级专家学者,吸引了一大批高校领导和研究人员,实现了三支研究力量汇合,不仅扩展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群众基础,同时也提升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整体水平。特别是2003年增设的博士生分论坛,既培养扶持了高等教育研究的新生力量,同时也为论坛增添了新鲜的活力。十年来,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声誉不断提升,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峰会。十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为论坛的诞生、成长付出了心血和努力,给予了论坛极大的支持。在国际论坛已召开整整十届之际,他们围绕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研讨的主题,总结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成功经验,结合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畅谈了他们的感受、认识、思考与建议,为探索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整体水平,继...  相似文献   

18.
本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主要工作之一,也是亮点之一,就是每年举办一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并于第三届开始增设博士生论坛。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声望和地方政府的协办。参加论坛者除高等教育研究工作者之外。还有政府官员、教育管理部门领导、高等学校领导与干部.以及相当一批年轻的博士生。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将是未来很长一个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20.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要优化和完善高等院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把握改革发展的大局和方向,推进高等教育特色化内涵化发展,尊重差异性、依据不同学科和专业内容建立教育质量基准,增加国内国际认同感,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