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等教育的最高价值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整体论视野对素质教育进行考察,其知识、能力、素质不是并列的,而是部分与综合效应(全面发展的人)的关系。文化育人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模式,其实质是在知识教育中,通过文化价值等因素的介入,以文化的有机整体,实现"文而化之"。在教育内容上,文化育人意味着以文化整体观来认识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并贯穿于教育过程,在教育途径的选择上,文化育人注重知识内化,强调通过内化和升华,使之成为教育对象的一种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2.
从育人文化角度阐述大学文化的本质,教风、学风、管理制度和校园环境是大学育人文化的载体,指出良好载体在大学育人文化中的作用,并从加强大学教风、学风建设,实现大学以人为本的育人目标,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等方面对育人文化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3.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大学教育发展的新任务,赋予了大学教育文化育人的重要使命,文化育人应成为大学加强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大学需要深化对于文化育人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性的认识,深入探索推动文化育人工作的有效路径。在推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过程中,大学必须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基本方向和根本任务,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将大学人才培养推进到新高度。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有关省市举办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已走过十年了!一年一届,十年十届,我参加的次数在6次以上。正为这不平常的十年而深有感触时,收到《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的约稿函,函中开始的一段话,恰恰道出了我的感触,不妨照抄如下:“从2001年至2010年.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相关省市联合召开了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相似文献   

5.
《世界教育信息》2011,(11):75-75
近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北京召开主题为“国际视野一中国道路”的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纪念座谈会。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林蕙青,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出席了座谈会。2001年至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相关省市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改革发展新使命、新要求,连续10年召开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累计有来自世界各国、国际组织以及中国的30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形态,是培育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精神沃土,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天然屏障,也是文化强国和民族复兴的重要引擎.大学精神的弘扬、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迫切需要传承和创新红色文化.大学应在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发挥引领效应,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以社会实践服务为依托、以对外文化交流为契机,把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融入实现文化育人的具体过程之中,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文化育人视域下,师范院校大学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于整个教师教育过程之中,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人才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师范院校大学文化具有师范性、育人性、人文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等特征,目前师范院校大学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不足,为促进师范院校大学文化建设,必须积极探索师范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新路径,以使其更好地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协同育人”理念在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的运用旨在探索两者协同育人的价值,整合资源和力量,努力构建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这不仅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更是实现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远景目标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大学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积极发挥着文化育人的作用。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体系中三类很重要的文化形态,主要体现在器物文化是育人的基础,制度文化是育人的保障,精神文化是育人的动力。大学文化在发挥育人功能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大学器物、大学制度以及大学精神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以育人为本为工作方针,强调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何谓育人为本?简而言之,强调的是大学(广义上的高等教育,下同)人才培养的基本使命和教师教书育  相似文献   

11.
夏锋 《教育与职业》2013,(14):36-38
大学文化具有鲜明的育人功能,而要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必须依托渗透机制。在目标指向上,提升渗透机制的高度,实现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在作用路径上,增强渗透机制的深度,坚持切入点与着力点相结合;在适用程度上,把握渗透机制的力度,找准强化与弱化之间的张力。  相似文献   

12.
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容十分丰富,文化的生成需要历史积累,文化的培育和传播需要制度保障,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大学、政府及社会各方共同努力。现代大学应保持它作为文化先驱所具有的超越性的精神指引力量,应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弘扬大学文化强化育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办学历史、办学传统和学风校风在精神层面上的集中体现.大学的生命在于大学文化,大学文化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的人才培养等各项活动的开展.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在新形势下,积极传承、大力弘扬和深入发掘大学文化,对人才培养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大学的精髓,育人功能是大学文化的本体功能.大学文化通过价值导向、目标激励、行为规范和情感陶冶等四个方面的作用发挥其文化育人的独特功能.新时期,强化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就是要通过亮化大学精神文化,突出大学精神文化的育人主导作用;彰显特色丈化,展现特色文化的育人"品牌"作用;重建物质文化,拓展大学物质文化的育人熏陶作用;完善制度文化,发挥大学制度文化的育人引导作用;规范行为文化,强化大学行为文化的育人示范作用;融合多元文化,弘扬兼容并包多元文化的育人创新作用,来引导大学文化建设,塑造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5.
王诗叶 《海外英语》2014,(13):48-49
文章分析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挥文化育人功能的优势,同时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文化育人的实践困境,即:在教与学的价值取向上,"教"与"学"的异化亟待解决;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态度上,文化自卑与文化自负亟需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文化育人"意识缺场。最后,文章提出大学外语教学中文化育人的路径选择,即:培育文化自觉;强化文化内涵建设;强化母语文化输出以及与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进行协同教育等。  相似文献   

16.
大学不仅是传承、创新文化的客观物质存在,更是文化精神的意识存在。大学文化通过拓展教育视野,彰显知识魅力,整合教育资源,引导大学人的思想方向,完善其人格品质,培育其高尚情操。以文化关怀的广度研究当今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通过重拾大学精神家园的传统,用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引导大学文化的建设是当今大学完成时代使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大学文化的本质是求真育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学的本质是研究学术、追求真理、创造知识、创新价值观和培育人才,其最本质的是求真育人,大学文化要建立在这个本质特征之上。大学具有传承文化、选择文化和创新文化的功能,所以它有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责任。大学的文化建设重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学风建设及人格建设上。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大学文化首先要认同社会的主流文化。我们要在各种文化冲突和融合中,选择符合国情,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文化,创造中国特色的大学新文化。  相似文献   

18.
大学文化是育人为本的文化,基于提升学生学习在高等教育中的核心价值地位,大学文化的关注点必须更加聚焦于学生学习.以提升学生学习为出发点的研究视角,是一个离大学文化的育人内涵最为切近的角度.调查表明,大学文化建设在提升学生学习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促进了大学育人目标的实现.但其中呈现出来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面向教育本身,把提升学生学习放到大学文化建设中应有的重要位置,强调提升学生学习的大学文化新理念.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在追求效率的过程中倾向于把创新人才理解成少数尖端人才和高度专业化人才,把创新人才培养当成少数研究性大学的责任和使命。实践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行政逻辑强力推进,以量化的绩效考核为核心,大学则以工程式逻辑引导,用工业主义逻辑精密设计,体现了行政主导式和科学主义的倾向。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自由人格与理想信仰的培养比知识或技能的传授更为关键。大学教育改革,从深层次上来说就是教育文化变革,也就是超越"工程育人"的科学主义思维模式,推进到以"自由"价值取向的"文化育人"逻辑。另一方面就是改变行政主导式倾向,大学从"行政依附"走向"学术自治"。  相似文献   

20.
大学学科文化是在学科知识和学科组织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学科精髓与深层理念。在对教育本质问题的探讨过程中,大学学科文化育人的必要性日益凸显。而且,大学中不同学科文化通过学科文化主体、学科文化场域,以及包括知识理论体系、学科价值体系等在内的核心要素,在理想人格塑造、价值取向引导、思维方式养成与行为方式导向四个主要维度上对大学生既发挥着共同的影响力,又表现出明显的育人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