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雪琪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0):107-108
对凯瑟琳.安.波特的短篇小说《绳》进行主题分析。其中,在夫妻争吵的背后,彰显了宣泄、交流、理解、宽容和爱之于婚姻生活的重要。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上半叶,美国南方女作家凯瑟琳·安·波特以其中、短篇小说风靡美国。她以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敏锐细腻的观察,简练犀利的笔法写出了为数不多,但篇篇强劲有力、风格独特、寓意深远的作品,给人诸多启迪。本文选取了波特较具代表性的作品《偷窃》,从人物刻画、场景设计以及结构组织三个方面探讨了作者独创性的文学风格,并试图揭示故事背后深刻的主题寓意。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劳伦斯的短篇小说《菊馨》和《马贩子的女儿》的艺术特色来说明劳伦斯短篇小说的主题和文本特征。他的短篇小说在内容和风格上与他的长篇小说有诸多相同之处,都充分表现出他的个人生活的深刻烙印,他敏锐强烈的人生直觉足以展示他内心感受和思想的艺术灵性。但就他的短篇小说而言,由于篇幅短小,结构灵活,使得他的思想个性和艺术才能得到了更集中充分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作为美国著名的小说家,凯瑟琳·安.波特的中、短篇小说用其尽善尽美的语言文字对真实的人类生活进行阐释。文章对波特的短篇小说《绳子》从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变换叙述、修辞手法和开放式结尾来浅析她的语言和艺术形式,从而得到小说所揭示的生活含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主题、写作手法、人物刻画等方面分析雪利·杰克逊的短篇小说《抽彩》 ,告诉人们一个震撼而又难以置信的残忍故事 ,揭示了传统陋习———迷信给人们带来的可怕后果。  相似文献   

6.
蔺红喜 《学语文》2003,(6):19-20
《心中的鹰》作为一篇借物抒情的散文 ,我认为文章的主题不仅仅是对过去那种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的留恋和回忆 ,也不仅仅是对鹰击长空的这种高亢旋律与精神的赞美与崇拜 ,和对人类只为个人私欲而破坏生态环境、杀鹰行为的怨恨与谴责 ,而且是更强烈地反映出了作者对猎人小战士那种自我牺牲精神、奉献精神的赞美与歌颂。首先 ,从作者对小战士的描写看 ,作者用的是赞美、歌颂的笔调。瞧—他的外表 :“皮肤黝黑、非常年轻”,“小个子战士”。看—他的动作 :“跑起来也无声无息、像敏捷的鹿儿”。由此可见小战士在作者心目中的形象。她爱屋及乌…  相似文献   

7.
《死者》是英国意识流小说大师乔伊斯的著名小说,讲述了发生在都柏林圣诞节期间的故事。本文从细节描写和象征手法两个方面分析了《死者》中的死亡主题,并揭示了都柏林人道德、精神的麻痹状态和无力自拔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徐曼 《文教资料》2010,(19):33-35
D.H.劳伦斯的短篇小说以细腻的笔触、简洁明快的抒情风格,生动展现了现代工业社会大背景下,普通人思想与情感的渴望、矛盾与挣扎。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劳伦斯的短篇代表作《菊花香》的小说主题,进一步探讨故事中的典型意象,解读其中的象征意义,尤其是贯穿始终的菊花,色彩鲜明,暗香涌动,如生命的终结,亦如生命的新生。  相似文献   

9.
10.
《斜塔上的实验》是一篇写伽利略生平的人物传记的节选。文章通过“摆动挂灯的启示”“孩子学生时代”和“比萨斜塔上的实验”等故事,展现伽利略的精神风貌和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内隐记忆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国内隐记忆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已有的研究证明了人类存在一种全新的记忆形式-内隐记忆,揭示了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及内隐记忆的特点,发展了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内隐记忆研究现已成为心理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有些方面的研究已引起国外学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大学通识课程“不通”问题反思及其改进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识课程是我国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但近年来的实践并未改变通识课程"不通"的现状,其症结在于以专业教育为本,通识课程只起点缀、装饰作用。事实上,大学培养的首先是本科生,是以人和公民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然后才是专业人才。以人和公民的发展为目标的本科生教育是由通识课程支撑的通识教育来完成的;进而再以"通识"的素养去判断、选择、追求自己的专业教育。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技术》是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现代教育意识和实践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这门核心公共课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运用混合式学习方式,使传统学习和e-leaning的优势互补,可以改善该课程的绩效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人类知识的特性与学习方式的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的知识可以分为有形知识和无形知识,有形知识和无形知识的特性提供了学习方式的创新理念,建构出一种符合创新理念的学习方式-小组行为学习。小组行为学习是获取与传递无形知识和有形知识的有效模式,在教育教学和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必须配以科学的管理,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从汉维修辞理论和方法对比,汉维语音、词汇、语法、辞格对比,汉维语篇修辞对比以及汉维修辞对比研究对教学的启示等五个方面对20世纪国内汉维对比修辞研究的概况进行了综述。指出了汉维对比修辞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尚待加强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主题式教学是围绕单元主题,通过多个文本比较来拓展教学深度和广度,充分实现课程主题思想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中小学教材古诗词篇幅和课堂教时有限,而课外阅读多有要求,主题式教学密度高,容量大,有利于沟通学生课内和课外的古诗词学习,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对促进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和效益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开放教育学习模式的优化,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客观要求。本文从微观上入手,分析研究开放教育学习模式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探索一套比较科学的学习过程和实习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Kosslyn等人提出的表象加工子成分为理论依据,采用经典实验范式对40名13-15岁听障学生的表象保持加工特点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听障学生与健听学生的表象保持能力没有显著的群体差异,但健听学生的表象保持能力没有显著性别差异,而听障学生群体中男生的表象保持能力显著好于女生;(2)识记数目、呈现时间会对听障学生的表象保持成绩产生显著影响;(3)助听效果在看话水平的听障学生表象保持能力显著好于助听效果为较适及以上的听障学生;听力残疾程度在一级(90dbHL)或一级以上的听障学生表象保持成绩要显著好于听力残疾程度在一级以下的听障学生。  相似文献   

19.
以主述位理论为指导,采用对比分析和功能的研究方法,对中英科研论文的摘要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对不同科技论文摘要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20.
《云寺》是一部饱含现代艺术气息的新诗集。其意象描写既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传统,又注入了现代艺术生命力。赋予了新的表现形式。和移情于物、借物抒情这种客观化自我享受式的审美观照不同,《云寺》更能充分发挥主体的创造力。诗人通过情感的介入、灵魂的体验,将外在事物的实在与诗人的主观性融为一体。凭借智性的、启发性的、创造性的意象同时把握了自我与事物。诗篇中一个个鲜活灵动的启发性意象,都是具有一般普遍性式样的意象构图,它们以联想的意蕴唤起观赏者的联想,进而产生和创作者相近的、类似的或扩大的审美感觉。赏读《云寺》尽可以得到超越物外、超越理性超越自我的审美享受,像饮味道醇厚的美酒一样令人沉醉不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